浅议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和应对

2015-05-30 00:16俞刚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大学生

【摘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延伸和扩展,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应通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基金项目】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2014-D-07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57-01

一、民粹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思潮

民粹主义又称平民主义,虽然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它强调平民的价值这一核心要素是始终不变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延伸和扩展,借助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便捷性,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平民性和直接的政治参与,更加热衷于消解和颠覆以官员、专家、富豪为代表的社会精英,政治参与效果表现为更大的对抗性和非理性,因此网络民粹主义比传统的民粹主义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二、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传承社会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积极的影响,但下文就其消极影响展开论述,其主要表现有:

(一)干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

网络民粹主义对涉及社会精英的网络公共事件有着条件反射般的强烈反应,无条件地支持平民,对社会精英则大加鞭挞甚至攻击谩骂,而对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往往视而不见,网络民粹主义所推崇的平民主义价值观将平民的认可视为政治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反对一切政治权威,将弱化社会公众对主流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大学生富有理想主义,有着较强的叛逆性和独立性,疾恶如仇,好为中下层平民遭遇的社会不公鸣不平,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将助长了大学生对社会精英和权威的不满和对抗心理,干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

(二)激化大学生非理性的政治情感

网络民粹主义基于以民为粹的核心理念,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往往逾越了主流价值观和法律制度所认可的范围,破坏了网络的理性思维,而且这种情绪化的非理性表达出现了极端化的趋势,大学生年轻气盛,思维活跃,但由于涉世未深,情绪变化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作为网民的大学生在群体心理的压力下,为保持和群体观点的一致,极易为网络民粹主义释放的极端化情绪所挟持,失去理智思考的能力,激化产生非理性的政治情感。

(三)诱发大学生偏激的政治参与行为

网络民粹主义对现实社会的猛烈批判不只是为了发泄自身的不满,也带有社会动员的性质,网络民粹主义不会满足于只是游荡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而是千方百计地想从虚拟世界转向现实的社会政治运动,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制力较弱,行为方式带有冲动性,在网络民粹主义滋生出的极端化情绪的操控下,易诱发大学生偏激的政治参与行为,盲目卷入到受网络民粹主义蛊惑的群体事件中。

三、应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策略

(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源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它是底层大众的现实诉求在虚拟世界的折射,正如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说的:“互联网好比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我们若不喜欢镜中所见的映像,问题不在于去矫正镜子,我们必须矫正社会。”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现实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有效解决,应大力加强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让平民大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针对现实社会中服务于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制度不健全的事实,利用网络互动交流的优势,拓展网络政治参与的空间,从而畅通理性表达民意的渠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依法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

对于网络民粹主义的潜在破坏性,必须依法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法律是整个社会必须遵守的强制规范,通过网络法制建设,一方面保证公民合法的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明确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权力和义务,并对暴力性、煽动性的网络言论进行规范和管制,对危害社会稳定的网络行为严加约束和惩治,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推动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核心机制,承担着把政治体系的价值和信仰系统传输和分配给社会成员的任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支持和认同”,为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民粹主义对其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围绕“民主”、“自由”、“法治”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科学分析民粹主义和民主、自由、法治之间以及民粹主义和民本主义、群众路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开放、民主、理性、宽容的公共精神,形成科学的政治认知和理性的政治情感;此外,网络民粹主义推崇道德优先,将平民大众视为社会道德的化身,针对这一特点,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网络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自觉规范网络行为,提高网络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增强网络信息辨识能力,对网络资源善加利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2]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J].社会观察,2009(12).

[3]陶鹏.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审视和治理思考[J].理论导刊,2013(9).

作者简介:

俞刚(1979-),男,江苏吴江人,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