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际日语的语言规律

2015-05-30 01:41曲彦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日语

【摘要】我们用日语交流时,必须根据日语的语法规律及文化背景,来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如果只注意到语法规则却忽视了来自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即使使用的是“敬语”,也会给对方留下失礼的印象。因此能否恰当地使用“敬语”不仅取决于语法正确与否,还取决于是否遵守了文化习惯。在日语中,把日语的“语法规则”和实际使用时必须遵守的“文化习惯”合起来,称之为日语的语言规律。本文就“文化习惯”,谈一下如何根据“日语的语言规律”进行交流。

【关键词】日语 文化习惯 语言规律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94-02

一、表达方式取决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说话场面

交际日语的最基本的语言规律是根据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地位,亲密程度,说话场合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个规律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是“敬语”。“敬语”就是针对社会地位高的听话人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这里所说的“社会地位”不单纯是指具体的某组织内部的排行先后,还指在社会上默认的上下关系。这种“社会地位”有时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过某些特殊的身份高于其他身份的时代。在过去的日本社会里武士在农民之上,而过去的中国社会里皇帝和贵族的地位高于平民。除了出身贵贱外,还有过根据性别来区分上下关系的时代。但是,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几乎不再以身份来决定上下关系。因此,语言习惯也自然随之发生了变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社会地位” 都已经消失。比如还有一种是由“年龄”之差来决定的“社会地位”。日本和中国一样,人们普遍认为年长的要比年少的“地位”高。此外 ,在学校里,教师要处于学生的上位。日语中,用(目上の人)这个词形容被认为是“社会地位高的人”,使用“目下の人”这个词来形容被认为“社会地位低的人”。不只有“社会地位”决定交际日语的表达方式,在现代日语中,与“社会地位”相比,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的亲密程度更会影响表达方式的选择。

在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是家属或朋友等有亲密关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而且,说话人的话语中即使含有决定听话人行为的语句也不算失礼。然而,当面对关系疏远的人时,如果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或使用决定对方行为的词句,就显得非常失礼了。这种方式的区分是随着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初次见面时一般使用“敬语”。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和亲密程度的增加,“敬语”的使用度则逐步降低。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使用“敬语”。就是因为这些亲属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关系。像这样“敬语”的使用程度随着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是日语的最难学之处。除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社会地位的上下关系是决定交际日语的表达方式的重要因素之外,还有根据说话场合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情况,在正式场合下,说话人要比平时多使用“敬语”。然而,交际日语中,有时在对待并不尊敬的人且关系不太亲密时,也可以使用“敬语”。反之,即使是对待很尊敬的人且关系极为亲密时,也可以不用“敬语”。因此,“敬语”的这种说法在这些情况下就带来了许多不便,学术用语中常用[待遇表现]这个词代替“敬语”的说法。

二、说话人的言辞中不应该包含决定听话人行为的词句

如果听话人是[目上の人],就更应该严格遵守这个规律。不用说是向听话人“请求”或希望听话人“允许”的场合,即使是为听话人考虑想要进行“劝导”,“邀请”,“提议”的时候,无论你使用多么有礼貌的表达方式,如果含有决定对方行为的言辞,也会被认为没有礼貌。例如,在[先生,切符をかいましたら、みに いらしてください。]一句中,虽然使用了尊敬语[いらしてください]、但给人的印象也是在指示老师应该采取的行动,所以会显的失礼。当然,父母对孩子,以及教师对学生,或者医生对患者作指示,指导的场合,可以使用含有决定对方行为的言辞。

三、拒绝他人时不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

日语里拒绝他人请求的场合,一般不使用“不去”,“不做”,“不行”,“不喜欢”等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会被认为是“没礼貌”的人。这是因为在日语里,如果使用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不仅表示拒绝对方所言的内容,同时还带有“我并不认为你我的关系很重要”、“我并不想与你交往”的含义。因此,除了对方是一家人等非常亲密的场合外,日语里拒绝他人时通常使用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人们常说日语暧昧或日本人讲话不直截了当,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日本人不使用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但是一旦了解了日语的语言规律,也就会明白其实日本人也是有明确的“拒绝”意向的。

这一切表现,在日语中称为“暧昧表现”,体现了日本人的一种心理。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日本人在人际关系中对他人情感变化特别敏感。一般,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日本人相互间都非常关注对方的情感变化,存在一种顺从、附和的倾向。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才一直遵守的一种社会文化规则,那就是“内外有别”。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具有明确的“内外有别”的意识。他们以自己为中心在周围划圈,区别“内”“外”,并对处于圈内的人以亲近,对处于圈外的人以疏远。

参考文献:

[1]周小霞.浅析日语委婉表达及交际心理[J].企业导报 ,2012(22).

[2]蔡忠良.浅谈日语的暧昧表现及形成的原因[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21.

[3]林小燕.日语的敬语与交际[J].科学与财富,2010(10).

作者简介:

曲彦杰(1976.3-),女,山东诸城人,汉族,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

猜你喜欢
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清浊塞音发音探究——以VOT和GAP为中心
如何翻越日语学习道路上的第一座大山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成人教育日语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与指导
民国时期日语教材初探——以《高等日本语读本》为例
日常日语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