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材料,让说明更精彩

2015-05-30 07:55罗小军
初中生学习·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河街城楼古城墙

罗小军

谈到说明文,有同学简单地认为,就是写文具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写变形金刚之类的日常玩具,或是写花鸟虫鱼之类的自然之物。如此想法,真是严重out了。要知道,一篇漂亮的说明文,怎么离得开漂亮的材料呢?那么到底哪些材料,能让说明更精彩呢?

一、精选名胜类材料,让说明底蕴深厚。如果老师让你写一种建筑,你会想到什么呢?你也许会想到自己的家吧?从卧室写到书房,再从客厅写到餐厅。你也许会想到校园吧?从教学楼写到教室,从走廊写到操场。这样的材料,你自己都觉得没有意思,又如何能吸引读者呢?若是转换一下视角,写一写那些名胜古迹,或许会是另一番风景。如美丽的衡山、神奇的泰山、古朴的凤凰城、壮观的黄鹤楼,都是不错的说明材料。说明文佳作《信河街的七十二条半巷》,便是成功的典范。文章里有这样的精彩片段:

温州信河街有七十二条半巷。一条街聚齐了七十二条半巷的城市,是不多见的。庆年坊、三牌坊、白塔巷、天窗巷、珠冠巷、蛟翔巷,还有半条“无名巷”。其他七十多条小巷都互相贯通,唯独书堂巷东首有一条只进不出且没有名称的“死巷”,这就是七十二条巷之外的半条巷。这些精美的明清建筑,交错连通,就像江南水乡密集的河网,最后流入信河街。

初识“信河街的七十二条半巷”这一标题,你定会欲罢不能。也正因为选取了这一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说明材料,文章自然也离不开对建筑风格与历史传说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对巷道进行具体说明,不仅信河街的面貌跃然纸上,字里行间还洋溢出文化的芬芳。如此说明文,谁不喜欢?

二、精选时代类材料,让说明新颖夺目。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吸引眼球的事物实在太多,大家自然不必拘泥于那些陈旧的说明对象。想一想,仅仅是那些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便绝对让你爱不释手或“垂涎三尺”了。何不写一写你心中的这些时尚产品呢?如透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展示电子用品的尖端技术;透过微信、微博等沟通平台展示互联网的无穷魅力等。说明文佳作《我叫ipad》里的这些文字,就挺有吸引力的:

我叫ipad,是一台平板电脑,出生于苹果世家。我有方方正正的头,包公似的黑黑的脸,以及银灰的外衣。我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照相机啊,摄像机啊,Internet啊,你所需要的,我一应俱全。只要用手指轻轻地滑过我的面庞,我就能带你进入一个诱人的世界。

主人要想拿我听歌,我就尽心尽力为主人展示我的歌喉;主人要想拿我写论文,我就把主人写的内容刻在心中;主人要想拿我上网,我就到处打听,为主人传递最新的信息;主人要想拿我玩游戏,我就陪他来一局……我因为无所不能,而成了主人的掌上明珠。

对广大中学生而言,谁不渴望拥有一个ipad呢?你若能够以此为说明对象,采用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展示出ipad与一般电脑的不同之处,文章自然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吸引力。这样的说明材料,写作者洋洋自得,阅读者心驰神往,真是让人不由拍案称好。

由此看来,想写出一篇漂亮的说明文,精心选择说明对象是何等重要!相信,大家只要打开思路,一定可以像写记叙文一般,选到让人怦然心动的精彩材料。

下面就请欣赏一篇说明文佳作《西安古城墙》:

在西安,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能欣赏到古城墙的风采。站在城墙下,昂首仰望,你会看到它宛如大地脊梁的身影;站到城墙上,俯视四野,更会体会到一股巨人的气概。

西安古城墙,始建于隋朝,从唐代初期开始大规模完善。唐代晚期,因防守与管理难度增大,原本的外廓城与宫城逐渐废弃,修起了坚固宠大的皇城。明初,原来的城墙又沿东北方向各扩展四分之一,加上明隆庆二年新砌的一层青砖,便成就了今日西安城墙的风采。因战争与自然风雨的原因,城墙留下了不少侵蚀的痕迹,但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它雄姿依然。时至今日,西安古城墙依然是华夏大地上一处独特的旅游胜地。

西安古城墙的内部,一律用黄土分层夯实。每层夯土厚约9厘米。最底层均用石灰、泥土与糯米汁夯打,表层砌的全是巨大的城砖。这个宏大的防御系统,可谓坚不可摧。城墙高12米,顶部宽13米,底部宽16米,顶墙全线共有5 894个垛口,供瞭望射击之用。城墙外面,是一条深达4米、宽达6米的护城河。城墙内部,修有可供士兵上下的斜坡,方便随时撤退与攻击。这一切,构成了严密的城防工程设施。

全长11.9公里的城墙,分东南西北四道主门。东面为长乐门,西面为安定门,南面为永宁门,北面为安远门。这些城楼,檐角飞翘原始古朴,气势壮观。楼顶多铺青灰色玻璃瓦,梁枋间绘有七彩图案,光彩闪耀,鲜艳夺目。有意思的是,四座城楼各具特色。东城楼像一名站岗的士兵,雄伟高大,气势威严。南城楼似一位活泼的小姑娘,小巧玲珑,悄然静立。西城楼与北城楼更是讲究变化。西城楼分设两座,一大一小,恰如一对兄弟,大的严肃地立着,小的调皮地探出脑袋。北城楼较长,整个身子几乎凹进了城内。

魅力四射的西安古城墙,展示着历史的智慧,透露出华夏的和谐,也勾勒出天然的美感。无论你是在城墙下,还是在城墙上,都会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望着这浸润着历史色彩的楼台,你定会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而倍感骄傲。

去过西安的,对古城墙无法忘怀;没有去过西安的,对古城墙则充满向往。这便是这篇说明文在取材上的成功之处。作者行文时,或用数字说明其雄壮,增强读者对古城墙的感性认识;或用打比方的方式对城楼作形象描摹,让古城墙“巍然挺立”的特点呼之欲出。底蕴丰厚的材料、丰富多彩的说明方法,让文章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猜你喜欢
河街城楼古城墙
晚清民国屯溪河街兴衰史
登西安城楼
古城楼复建工程结构设计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老街嬗变
浅析古城墙的历史价值及保护原则
夜游河街
院子里的枇杷树
水调歌头·遵义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