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民众

2015-05-30 10:48刘思禾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孟子曰社稷民心

刘思禾

孟子非常重视民众的力量,他认为民心是政治的指针、得失的关键。得民心,就能得到天下。所谓得民心,就是尊重和满足民众的一般需要,不要去背离。因而,在政治的选择中,民众应该是第一位的,甚至超过了政权和君主的存废。这是非常大胆的主张,影响深远。当然,即使孟子重视民众的地位,也仍旧站在精英的立场上,认为民众自身缺乏治理能力,需要圣人和君子来引导。最后,孟子认为良好的政治能够促进民众素养的提升,从而过一种更符合人性内在价值的生活。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离娄》上)

【注释】桀纣:桀是夏桀,纣是商纣,历史上的暴君,最后都亡国了。圹:音kuàng,旷野。獭:音tǎ,水獭。爵:通雀字。鹯:音zhān,一种猛禽。汤武:是商汤和周武王,历史上的圣王,分别取代了夏桀和商纣。艾:艾草,可以治病。三年之艾就是陈年艾草,治病效果好。淑:善的意思。载: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

【解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中国传统中最简洁有力的政治原理,它正是出于孟子这一番议论。所谓民心,就是最大多数民众的共同意愿。一般时候,民心表现为对富足生活的向往。施政者的行为和这种意愿息息相关,或是符合,或是背离。当背离到极端的时候,民心就表现为巨大的政治意愿,从而决定不同政治势力的兴衰。孟子举了桀纣覆灭和汤武兴起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商取代夏,周取代商,的确是中国古代最具思想意涵的历史时刻。孟子总结其中的意义,认为得天下就是得民,得民就是得民心,得民心就是和民众意愿一致,和民众意愿一致,就是民众想要的事努力去实现,民众厌恶的事不去做,如此而已。孟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时代,他提醒执政者,不要像桀纣那样把民众赶跑,而要像汤武那样顺应民心。孟子很感慨,天下失道很久了,就像害了大病一样,一定需要陈年艾草来治,天下一统也需要仁道爱民的君主才行。统治者如果不是这样,终究会和其他人一样,归于覆灭,就像《诗经·桑柔》中说的:那怎么会好起来呢?不过是一起掉入水中罢了。孟子的告诫当时没有人理会,直到秦统一天下又迅速灭亡,人们才认识到这个原理,并一直珍视至今。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焉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尽心》上)

【注释】著:显明的意思。

【解说】孟子说,每天照着规则行事,却不能显明,顺着习俗的样子做,却不会省察。一辈子顺着道而不知道大道的原委,那些人就是普通民众啊。普通人总是生活在日常世界中,关心的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所以像仁义这些大道,他们或许做到了,却不能深彻明达地把握,因而不免于行事游移,有时候还会背离仁义。因而,孟子认为,民众自己并不能挺立起大道,还需要圣人君子来引导和治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

【注释】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是保护国家的神灵,一般用来指代国家政权。丘民:即百姓。牺牲:祭祀时用的祭品,如杀死的牛羊。粢盛:音zī chéng,祭祀时用的饭食。絜:通“洁”。

【解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名言,影响颇大。民为贵,就是在做政治选择的时候,民众是最优先的。因为民众是政治的根基,得到民心,天子才成为天子。在这之后,得到天子信任,诸侯才为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大夫才为成为大夫。因而民众是第一位的。民众之后是社稷,就是祭祀的神灵,是保证国家安康的。如果已经很好地祭祀了,还是有水灾旱灾,那么说明神灵没尽到责任,就该改换掉。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君主。假如一个君主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他的行为危及了国家,那么完全可以改换一个君主。孟子的这一主张,在君权高涨的时代非常耀目,引得历史上那些暴君嫉恨。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下令删掉《孟子》书中这些语句,不许天下读书人学习。孟子的这一主张也成为儒者捍卫民众和国家的依据。明英宗的时候,瓦剌军入侵,皇帝被俘,国家危难,于谦提出重立新君,就引用了孟子的这段话,说服了所有人,最终拯救了民众和国家。

猜你喜欢
孟子曰社稷民心
《孟子曰》:讲诚信,从一碗红烧肉开始
《孟子曰》:“虎妈”孟母的三次搬家
为善·为利
党心民心
观俊鹿之小体 察文化之大形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攘鸡
民心
立晋社稷与魏晋嬗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