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暮年,是否还需要一场爱情

2015-05-30 10:48田野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黄昏恋老伴儿儿女

田野

我们只有重视并正视老人对爱情的需求,才能让老年生活真正得到快乐。

10月25日,媒体曝出已经84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又恋爱了,新女友是一名59岁的超模,两人非常享受对方的陪伴,情到浓时甚至当众拥吻。默多克以84岁的高龄恋爱,仅仅是有钱人的游戏吗?或是他仍旧需要爱情的滋养?没错,谈恋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对感情依然有强烈的渴求,需要爱情滋润内心、焕发活力。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亿,其中因为丧偶、未婚、离婚而独身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23%,约47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增加。怎样才能让这些独身老人享受幸福的晚年?吃好、穿好是最基本的需求,老年人的情感世界同样不容忽视。

近日,记者采访了四对享受着“黄昏恋”的老人,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黄昏恋”背后老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黄昏恋”让他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丧偶和退休,会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今年62岁的老宋在经历了这两件事后,几十年的正常生活被打乱,失去爱人的痛苦和离开岗位的孤独,让他更加渴望情感上的慰藉和支持,希望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老宋年轻时是单位里的羽毛球高手,打了一辈子鲜有敌手。心高气傲的他几十年来只和老伴儿对打练习,自从5年前老伴儿去世后,老宋再没打过羽毛球。

“老伴儿去世的时候我还没退休,她的突然离世让我很悲痛,但因为还能工作,倒没怎么感到孤独。两年前我退休后,心里那个难受啊,看到别的老人都成双成对儿的,特不是滋味。”回忆起那段孤独的日子,老宋觉得自己十分可怜:“我曾问自己,如果就这样孤独到死,算不算晚景凄凉?”

老宋决定给自己找个老伴儿,只要能玩到一块儿、有共同语言就行。老宋每天都会背着球拍到公园走一圈,看到正在打球的老太太就多留意两眼,可是始终没有他能看上眼的。“人越老越不愿意将就,不想委屈自己。”即便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老宋还是任性地坚持着自己的择偶标准。

由于不再锻炼,还少了老伴儿的照顾,各种疾病就找上门来,整个人也没有了原来的精神劲儿。春节期间,老宋犯高血压晕了过去,吓坏了儿子儿媳。整个假期,儿子都在医院陪他,老宋刚出院,便被儿子接去同住。

儿子家附近有个临江广场,经常有老头老太太晚饭后到广场上打羽毛球。老宋听说有些人打得还不错,就时不时地在广场上晃两圈。那天,老宋发现了他的目标。这位吸引老宋目光的奶奶中等身材,精神矍铄,打起球来竟有几分过世老伴儿的风采。

之后连着好几天,老宋晚饭后散步到广场,只看那奶奶打球。观察了半个月,老宋便主动提出和奶奶搭档打球。果不出所料,虽然两人第一次搭档,却让老宋觉得十分默契。他激动不已,回家后不能自已地和儿子儿媳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话。

给老宋带来希望的奶奶姓王,比老宋小5岁,老伴儿也因病去世,儿女都在国外。王奶奶和老宋就这样从打球开始,慢慢成了一对儿默契的老情侣。当被问到怎么追求的王奶奶,老宋回答得很直白:“就把当初追我老伴儿的那一套重新使了一遍。”

老宋追求的招数并不浪漫,就是时常一起打球,休息的时候坐在一起聊聊天,偶尔拉拉手,但王奶奶和老宋去世的老伴儿一样,很吃这一套,两个人就这么好上了。

除了打羽毛球,老宋跟着王奶奶发展了很多其他兴趣爱好,比如,广场舞。“以前我认为就是一堆老婆子瞎比弄。”老宋笑着说,“现在,觉得挺好。”如今老宋和王奶奶每天一起打羽毛球、一起买菜、一起跳舞,形影相随,寸步不离。老宋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仿佛枯木逢春,“千年老树也要开花,是不?”

对于老宋而言,老伴儿就是不擅交际的他与社会交往的媒介,他说:“老伴儿去世后,我一度很封闭,也融不到其他老人中间。但有了老王,我觉得自己和这个社会又有了交集,有了参与其中的兴致和信心。”

也许对老宋而言,老来谈场黄昏恋,好似擦亮了一双发现美好的眼,鼓动了一颗感受愉悦的心,让暮年迸发出绚丽的光芒。

“黄昏恋”让他懂得了真正的爱情

刘爷爷年轻时对爱情的理解,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贫穷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让刘爷爷始终无心去体察爱情的真面目。在自己步入老年,终于沉淀下来感受爱情时,他品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美妙。

72岁的刘爷爷是位沉默寡言的老人。当记者在电话里问起他和宋女士的感情时,电话那端许久没有声音。记者以为老人耳背,又大声重复一遍问题,还是没有回应。正当记者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沉稳亲切的女声从电话那端传来:“这倔老头又来脾气了,我替他说吧。”就这样,宋女士向记者回忆了她和刘爷爷从相识到相恋的点点滴滴。

宋女士今年48岁,在公园的收费处工作,关心老人,工作耐心细致,因此经常到公园遛弯锻炼的老人都认识她。

刘爷爷是宋女士接待过的最难对付的客人之一。那天刘爷爷到收费处投诉,说别家公园都已经免费开放了,为什么这家公园还收费。宋女士耐心向他解释,可是刘爷爷根本听不进去。宋女士当下觉得这位老人独断专行又固执己见,好不容易把他打发走,宋女士郁闷了好几天。

两人的相识虽不愉快,但宋女士自此经常留意刘爷爷。刘爷爷是退休军官,丧偶,和儿女的关系好像不太好,跟周围的老人也不太说话。虽然大家都觉得刘爷爷难相处,但宋女士还是发现了他不一样的一面。

他会默默站在一堆老人的圈外听大家聊天,时而露出不赞同的神色,大家都在大笑的时候,他会板个脸,等大家笑声渐弱的时候,他才“嘿嘿”笑两声。宋女士笑着问记者:“是不是很可爱?”

一天,一个老太太在公园锻炼的时候突然晕倒了,宋女士急忙叫救护车抢救,一路跟到了医院,等把老太太安顿好,宋女士才发现跟她一起来医院的还有刘爷爷。

自此,两人的交流多了起来。宋女士离异,女儿在外地打工,独居的她时常会做一些酱牛肉给刘爷爷,一来二去,她便看出刘爷爷对她也有好感。后来两人就谈起了恋爱,刘爷爷只听宋女士的话,宋女士说东,他虽然会吹胡子瞪眼,最后也会服软说东。刘爷爷平时话不多,但是和宋女士在一起时却很啰嗦,一直叨咕到宋女士失去耐心不理他才停下来。他还经常写毛笔字送给宋女士,一开始是临帖,后来竟开始自己写诗,虽然不是情话,但宋女士视若珍宝。

宋女士对记者透露,刘爷爷和过世的老伴儿是组织介绍的军婚,两人经历了战争和贫穷,亲情多于爱情。“那个年代,能相互扶持着活下来就不错了,爱情被我们忽视,或者说情感被压抑了。”刘爷爷最后补充说:“我年轻时不懂爱,处理感情急躁又冲动,和前一个老伴儿经常争吵,做不到理解和包容对方。现在可能年纪大了,心也沉淀下来了,对于感情的事更喜欢慢慢回味,对方一个小举动就能让我尝到甜蜜的滋味。”

“黄昏恋”让她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失去爱人、失去独自生存的能力、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让张奶奶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甚至一度觉得自己离死不远了。

儿女并不懂得张奶奶对死亡的焦虑和她在情感上被认同被接纳的渴望,但是有人却懂得,让她体会到了被珍视、被需要的甜蜜,而这恰恰是儿女无法给予的。

张奶奶的这段黄昏恋,可谓百转千回,好在最终修成正果。对于女儿几度棒打鸳鸯,阻拦自己和魏爷爷交往,张奶奶表示不怪女儿:“我能理解她,我和老魏的交往也带给她很多困扰。”

张奶奶今年68岁,丧偶,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只有小女儿在身边照顾自己。一年前,女儿把独居的张奶奶接到身边,一方面方便照顾她,另一方面把接送外孙的任务交给了张奶奶。

“老伴儿去世后,我一直自己住,就是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现在女儿需要我,把我接到家里,可我除了接孙女,其他啥都不能干,买个菜女儿嫌弃我专捡烂菜叶,做个饭也被挑说做得太软烂。加上我老了,身体不灵便,让我时常感到沮丧,真是老不中用了。”张奶奶的语气很失落。

魏爷爷的孙女和张奶奶的外孙女是同班同学,两家住得也很近。张奶奶在校门口等着接外孙女的时候,就和旁边的老头聊上了天,一来二去,日久生情,两个人竟背着两家的儿女偷摸谈起了恋爱。

“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还不是怕传出去不好听嘛。小区就这么点儿大,平时一帮老太太就喜欢聚在一起叨叨闲话。有人问我,都多大了,还找,我不管别人咋说,只担心女儿不同意。”果然,女儿知道张奶奶的恋情后闹翻了天,要求张奶奶和魏爷爷断绝来往。

张奶奶表面顺从,实际转移了“战场”,每天和魏爷爷一起玩在线麻将,交流感情。又被女儿发现后,不出意外地,张奶奶玩游戏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我不怪她,我只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活着就是儿女的累赘。”

后来,张奶奶经常搬个椅子到阳台上,一坐就一整天,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女儿怀疑张奶奶患了轻微的老年痴呆,因为她不仅记不住手机号,答应女儿要做的事情也忘了做,有时说话还会前言不搭后语。

张奶奶辗转了好几家大医院看病,但始终没有好转。后来女儿意识到可能魏爷爷能帮助张奶奶恢复,便邀请魏爷爷到家里来做客。果不其然,在张奶奶看到魏爷爷的一瞬,茫然无神的双眼突然变得明亮清澈,整个人仿佛也来了精神,主动拉魏爷爷到屋里坐。

“她们都不懂,我不是为老不尊,非要个老伴儿。”张奶奶觉得自己对魏爷爷的感情,不是别人能理解的,“老魏和我一样,照顾重病的老伴儿很多年,最后也没能留住老伴儿。我俩有共同的经历,他的话都能说进我心坎里,能陪我谈心聊天,这是女儿无法给我的。她工作忙,和我也说不到一块儿去,但老魏不一样,他总是安慰我、鼓励我,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我活着还有价值。跟他在一起,我觉得很踏实,很安心,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没有了。”

现在张奶奶痴呆的症状减轻了,时不时会亲手包饺子给魏爷爷一家送去,还亲自给魏爷爷打了件新毛衣。好在对方的子女也通情达理,两家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和老魏现在这样彼此照顾、相互关心,我觉着挺好。有个可靠的人照顾我,儿女不必分心惦记了,我也能为女儿做一些事情,减轻她的负担。”老无所伴难处大,老有所伴好处多,张奶奶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黄昏恋”让她成为她自己

和齐爷爷在一起之前,葛奶奶的生活重心就是她的3个女儿。22年前,葛奶奶的丈夫经商赚了点儿钱,就和别的女人跑了,那时刚40岁的她怎么都想不明白:“我为家庭付出了一切,为什么他会抛下我们。”

葛奶奶觉得自己的婚姻已然如此,便希望女儿们的人生不再像自己这般一塌糊涂。抱着这种信念,葛奶奶22年来独自拉扯着3个女儿,事无巨细地为她们铺好每一步路,学业、事业,尤其是婚姻,葛奶奶都掌握在手里,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她甚至长期住在女儿家,照顾女儿女婿的生活起居。“这种生活现在看未必是我想要的,可那时候我满脑子装的都是她们,我受不了她们过得不幸福。”

直到有一天,一贯顺从的大女儿不满葛奶奶过度干涉自己的生活,冲葛奶奶吼:“我不需要你对我的婚姻指手画脚,你自己不见得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以传授给我!”葛奶奶被呛得脸色发白,内心十分难过。

葛奶奶不肯承认坚持了22年的信念是错的,从女儿家搬出来后,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3年前一次退休老干部的聚会上,葛奶奶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其他人都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唯有一人直截了当地说:“你确实错了。”这个人,就是齐爷爷。

葛奶奶对齐爷爷的反对意见不但不反感,还欣然接受。齐爷爷对葛奶奶说,孩子们的婚姻是需要她们自己经营的,老一辈横插一脚,对儿女的婚姻未必有助益。“他劝我要多为自己想一想,要有个自得其乐的晚年,这一点打动了我。”葛奶奶开始反思,过去22年的生活是否有意义,未来的日子又应该怎样过。

之后,只要有活动,齐爷爷就不由分说地拉着葛奶奶参加,什么老年志愿者活动啦、合唱比赛啦,甚至是葛奶奶不会的门球比赛,齐爷爷也要葛奶奶在场外观赛。葛奶奶一开始对参加这些活动并不感兴趣,可是时间长了,和齐爷爷接触多了,她喜欢上齐爷爷在参加活动时意气风发的样子,还有和大家聚在一起的快乐。“和他在一起,我的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我更在乎自己今天过的是不是开心,并开始享受现在的生活。”

让葛奶奶更享受的,是齐爷爷的“唯她独尊”,每天变着法儿让她开心,只要她想要的,齐爷爷都想方设法满足。“老齐让我体会到了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幸福。我仿佛找到了年轻时被人追求的感觉,那份在意和珍惜,让我重拾了感情的信心。”

葛奶奶笑言,齐爷爷是她的人生导师、精神伴侣,在她的人生已经渐入尾音时为她转身,给了她不一样的视野和生活。

很多老人为了儿女操劳一生,甚至牺牲了老年生活为儿女服务,却未必能得到儿女的理解和感恩。或许转换个思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幸福和情感需求,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怡然自得,就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

爱情永远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无论到什么年龄,爱情都会激发你内心的情愫和冲动,让你在付出和接受之间得到那份自我认同的价值感和激情澎湃、生命鲜活的存在感。爱情和年龄无关,我们的生命永远需要爱情的滋养,这是独属于你的珍视、尊重和情感共鸣。对于老年人而言,爱情能燃起他们生命的力量,能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时光,体会生命的另一番模样。我们应该认同并支持黄昏恋,让老年人在爱情中过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猜你喜欢
黄昏恋老伴儿儿女
“黄昏恋”防“病”变
“黄昏恋”防“病”变
天山儿女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老伴儿学艺
「黄昏恋」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辈子的幸福在于找了个好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