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店:给8岁小掌柜一个折腾的舞台

2015-05-30 10:48海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玩具小朋友妈妈

海子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无数孩子的童年被电子产品“绑架”,有教育专家预估,孩子们会逐渐降低跟人交流的热情,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成为新一代的“关门族”。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这样长大吗?

江苏扬州妈妈徐艳因不愿孩子整天对着电子产品,失去和真实世界的联系,孤僻冷漠地长大,在自家小区门口,给孩子开了一家“小孩的店”,让8岁的儿子当起了掌柜。徐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走出去,走到人群中,好好去看看这个世界,认识他该认识的朋友,接受他该接受的考验,就像自然成熟的果实一样,经历风霜雨雪的淬炼。

徐艳跟孩子约定,房租自己挣,水电自己交,财务自己管。小掌柜就这样走马上任了,他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他又会从中获得怎样的成长呢?

摆摊练胆,小学霸成为小商贩

40岁的徐艳家住江苏省扬州市,自由职业者,8岁的儿子李沐霖是扬州邗江区美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心目中,李沐霖成绩优异,性格乖巧,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点名表扬他。一开始,徐艳也为儿子感到骄傲,但慢慢地她发现,孩子只会学习,回到家也是埋头看书,要么就扎在电子产品里,不愿与人交流,即使跟家人之间有什么分歧,最终也会选择妥协,到了外面,说话更是畏畏缩缩。除此之外,孩子身体还不好,经常感冒咳嗽,缺少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与小区里其他父母聊起这事时,大家都深有同感:“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回到家门一关,谁都不认识谁,孩子缺少同龄玩伴,性格自然会比较孤僻。”徐艳点点头:“孩子学习是要紧,但与人打交道的技巧也很重要,一个人在世上,没有朋友,不被人了解,那该多孤单。”

作为母亲,徐艳不想自己的儿子单纯地成为一个“学霸”,她更希望孩子阳光、开朗、活泼。为了让孩子走出家门,认识更多的人,闲暇时间,徐艳会带着儿子去野外爬山、打球,让他跟同龄人交流。渐渐地孩子是有些进步,但改变却不大,这让徐艳很苦恼。

2013年中秋节,徐艳请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饭,她和丈夫在厨房里忙活,也没空管孩子。李沐霖和堂姐在房间里不知捣鼓着什么,窸窸窣窣的,似乎密谋着什么事。过了一会儿,李沐霖趴在厨房门口对妈妈说:“妈,我跟姐姐去楼下玩一会儿,吃饭时你叫我。”徐艳忙得不可开交,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之后,便没放在心上。

晚上6点多,饭菜都做好了,孩子还没回来,徐艳便下楼去找。在小区里转悠了一圈,没见着孩子人影,徐艳急了,大声喊着孩子的名字。这时,小区广场那边传来回应声:“妈妈,我在这儿。”徐艳快步走过去一看,姐弟俩把玩具都摆在地上,做起了小摊贩。地摊上还有不少价格不菲的新玩具,可孩子胡乱几元钱就给卖了。徐艳忍不住想发火,看见孩子正在兴头上才压住了。

这时,一位老奶奶牵着孙子相中了一款机器人,问怎么卖?或许怕妈妈生气,李沐霖退到了姐姐身后:“姐姐,你跟她说。”此时,徐艳倒冷静下来,觉得既然孩子愿意把东西拿出来售卖,有跟人打交道的想法,自己不管多生气,这个时候都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她走过去,鼓励儿子道:“李沐霖,机器人是你的,奶奶问你怎么卖,你自己介绍。”姐姐也拍拍他肩膀:“你自己说呗,给小弟弟表演下,机器人怎么变身的。”李沐霖这才从姐姐身后站了出来,拿着机器人演示起来。最后,机器人以15元钱成交。

直到晚上7点,姐弟俩才收摊回家,旧玩具总共卖了73元钱。路上,徐艳问他:“怎么想起来把玩具拿出来卖的?”李沐霖怕妈妈指责,低着头说:“姐姐说她们学校有个小妹妹生病了,需要钱看病,这些玩具我平时都不玩,卖掉后可以把钱捐给小妹妹。”徐艳听了很欣慰,孩子有这份心,作为大人理应支持:“你做得很好,别人遇到困难,咱们就该帮一把,这样下次你遇到困难,别人也会帮你。”“妈妈你不怪我吗?”“不怪,你做的是好事,妈妈全力支持。”

回到家,李沐霖兴高采烈地跟家人说起了卖东西的经历,平日里不善于表达的他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像个小演说家。徐艳在一边听了,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孩子摆摊练胆。家里旧东西多,如果给孩子在小区里摆个摊,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能增强他的自信心。

几天后,徐艳又搜罗了一些孩子不玩的旧玩具,和儿子一起在小区广场摆摊售卖。去之前,她就跟孩子说好:“妈妈只负责帮你收钱,找钱,你自己算账自己推销。”李沐霖点点头。恰好是周末,小区广场有不少孩子,大家都被吸引过来。

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的女儿走过来,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动了心。李沐霖趁机推荐道:“阿姨,你看看这个木马椅子,小妹妹一定会喜欢。”年轻妈妈摇摇头:“我家宝宝太小,那个坐不了。”眼见阿姨带着孩子就要走了,李沐霖拾起一个拨浪鼓儿摇了起来:“这个小妹妹肯定能玩,你听听声音多响,听我妈妈说我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小妹妹拿在手里摇,你听见声音就知道她在哪了,不怕找不着。”见小妹妹伸手来抓,李沐霖把拨浪鼓儿放在了她手上:“阿姨,你看,小妹妹多喜欢。”年轻妈妈被说动了,最终拨浪鼓儿以5元钱成交。“小朋友,你挺会做生意的。”李沐霖听到阿姨的表扬,望着妈妈害羞地笑了。

此后,每到周末,徐艳都会带着孩子去摆摊,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多跟人接触,在售卖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他的知识面以及跟人交流的技巧。半年下来,孩子不仅胆子大了,口才也变好了。

开起“小孩的店”,小掌柜赚人脉

2014年10月中旬,徐艳接儿子放学回家,看见小区门口有个小铺子对外招租,她顿时有了一个新主意—儿子每周末在小区广场摆摊,不仅搬货麻烦,物业也有意见,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给孩子开个店。当她把想法跟丈夫说了后,丈夫严词拒绝了:“孩子还小,最重要的是学习,这店一旦开起来,进货、销售都是问题,到时谁帮孩子打理?”李沐霖对爸爸保证道:“这个店只在周末开,周一到周五,我还是会好好学习。”徐艳也跟丈夫说了自己的考虑:“孩子好不容易有喜欢做的事,为什么不支持?”最终,一家三口投票,这件事以二比一通过了。

交房租之前,徐艳先跟店主签订了一年的合同,她对孩子说:“这一年如果你把店维持得很好,妈妈就继续让你做,如果打理得不好,妈妈就要收回。”李沐霖点点头:“我一定好好做。”

为了让店铺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小店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有商品区,有帮他人代售的“格子铺”,有读书吧,还有义卖区。卖东西所得的钱,李沐霖事先就跟妈妈协商好了,一部分作为店铺的日常开销,一部分拿出来做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李沐霖为小店取名“小孩的店”,他告诉妈妈:“这是我们小孩子的店,是小孩子的乐园,小朋友只要到了这里,就都是好朋友。”

2015年1月10日,“小孩的店”正式开业,人气挺旺。李沐霖找来了要好的小朋友,一起当店员。店里来客人了,李沐霖立即上前打招呼,给客人介绍商品,一些第一次当店员的小伙伴,看到李沐霖推销成功后也纷纷效仿他的样子招揽生意。没有客人时,李沐霖就带着小店员一起整理货品。第一天营业,小店共收入230元钱。李沐霖把钱分成了三份,存进了三个储钱罐—一份以后交水电费和房租用,一份用来进货,一份用于捐给有需要的人。

很快,“小孩的店”就成了附近小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总是围满了人,孩子们出于好奇心争先恐后地要求帮忙。见人太多,李沐霖给大家排了序号,今天谁来,下次谁来,这个人理货,那个人收钱,每个人都有了用武之地。李沐霖这个小店长,俨然一副小掌柜的派头。

2015年3月初,李沐霖跟妈妈提出,想办一个“旧物换旧物”的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以物换物,每个参与的小朋友都必须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物品,或者这件物品背后的故事。活动结束后,他们将选出一个“最有意义的玩具”,这件玩具的主人还可以获得“终极好帮手”荣誉称号。徐艳听后觉得孩子的想法特别好,孩子的世界只有孩子能懂,通过讲评玩具的故事,去别的小朋友的世界看看,听听别人的喜怒哀乐,孩子的感情世界会变得更丰富。

这次徐艳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策划,怎么宣传怎么运作,都交由孩子自己去想。妈妈成了甩手掌柜,李沐霖慌了神,但见妈妈是铁了心不帮忙,他也只能靠自己。他仔细盘算了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活动宣传,没有宣传,别人就不会知道。为了省钱,他亲手画了一些海报贴在小店门口,征得物业公司同意后,他还把海报贴在了小区内的宣传栏里。宣传工作基本到位后,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展位问题。自己的店铺太小,到时旧物如果多了,根本没地方摆。李沐霖把眼睛瞄向了隔壁的店铺,他想跟人商量,能否借用一点地方。徐艳给儿子泼冷水道:“别人也要做生意,如果把地方借给你,别人家怎么办。”李沐霖想想也对。思考了一夜,他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可以提供一个小展位给隔壁的店主,让他推销自己店里的东西。带着这个计划,李沐霖去跟人沟通,居然达成了共识。他笑着跟妈妈说:“怎么样,我很厉害吧!”儿子能想到共赢的办法,确实费了心思,徐艳毫不吝啬地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很快,活动日到了。李沐霖把小朋友们组织得井然有序,让大的带着小的,很快,大家都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很快,展位上摆满了大家要展出的旧物。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小朋友们一边阅读别人的“旧物故事”,一边推销自己的旧物。

经过一上午的角逐,最终,刘思绮小朋友的“爷爷的小推车”获得“最有意义的玩具”称号。据思绮妈妈介绍,这件小推车是爷爷在小思绮3岁生日时,亲手制作的,意义非凡。为了展示这件东西,小思绮特意花了半天工夫写了“旧物故事”:“爷爷是个农民,他一辈子只跟土地打交道,妈妈说爷爷很少来我们家,来了之后也嚷着要回去,我知道他是不适应,是想家。可爷爷对我的爱一点也不少,这个小推车是爷爷亲手做的,我知道,他爱我,就跟爱他地里的庄稼一样,我们都是他的心肝宝贝。”

小思绮接过“终极好帮手”的荣誉证书十分开心。思绮妈妈对徐艳说:“孩子们虽然很小,但努力做一件事的样子,真的让人刮目相看,不给他们一个平台,真的看不出来。”

一天的活动下来,李沐霖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认识了几十个小朋友,大家都在签名本上留下了联系方式。这些都是孩子的“人脉”,也是陪他一起长大的好伙伴,徐艳觉得这比挣多少钱都有意义。

给孩子一个折腾的舞台,让他为自己的人生代言

2015年7月20日,堂姐一家要去云南旅游,李沐霖知道后,缠着姐姐说:“你从那边带点小礼品回来给我,我好在店里卖。”堂姐问他想要什么样的?他说:“有当地特色的,价格不贵的。”堂姐回来后,给他带了几条色彩艳丽的傣锦围巾和几件造型独特的竹编制品。傣锦围巾刚被挂在店门口,就有不少人来问。

几天后,一个女孩进店后看到傣锦围巾很好奇,问这是什么材质的:“我只听过云锦蜀绣,傣锦是什么?”李沐霖只能遗憾地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见店主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女孩看了看还是走了。损失一单生意事小,但自己卖的东西自己都讲不清楚,李沐霖觉得很失败。回到家,李沐霖特意让妈妈帮他打开电脑,在网上查起了傣锦的历史。他了解到,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主要产地分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一带。傣锦和竹编是傣族人最具特色的工艺品。

李沐霖一边看一边记,他对妈妈说:“妈妈,没想到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多种类的织锦,如果不查真不知道。”见孩子记得起劲,徐艳笑了,让孩子主动去学,绝对比填鸭式的灌输要好得多。为了当好小掌柜,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知识面,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后来,在李沐霖的卖力吆喝下,几条傣锦围巾很快便卖了出去。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多名人员伤亡。从网上看到这个消息,李沐霖心里很难受,他对妈妈说:“有些孩子在事故中失去了爸爸妈妈,多可怜,我想帮帮他们。”李沐霖提出通过小店的义卖活动,为这次大爆炸捐款,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李沐霖决定号召班里的同学都来参加。大家听说后,都表示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心力,老师们也很支持。经过商量后,李沐霖将班里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分成10组,卖起了旧玩具。

有些孩子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面对生人很怯场,不敢大声说话。李沐霖就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向他们介绍怎么兜售产品,怎么找目标人群:“如果是小女孩,就推销洋娃娃,如果是小男孩,就推荐小汽车和机器人。”一位大爷为了捧场,给自家孙子买了好几样东西,他笑着对李沐霖说:“小掌柜,你可千万别算错了。”“不会的,爷爷,我数学可好了,比计算机都灵。”十几秒钟之内,李沐霖便口算出了总价,老爷爷不禁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这次义卖,总共筹集了700多元钱。钱不多,却是孩子们的心意。这次活动也让每个孩子体会到了什么是善良,学习到了如何帮助别人。

2015年10月10日,“小孩的店”迎来开业一周年纪念日。征得妈妈同意后,这一天,李沐霖将开店以来所赚的钱拿了出来,买了各种零食饮料放在店里,请附近的小朋友来吃。客人来了之后,李沐霖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招呼这个一会儿招呼那个,像个小大人儿,丝毫不见当年怯怯懦懦的影子。其他家长纷纷向徐艳取经:“你家孩子真棒,你是怎么做到的?”徐艳摇摇头:“只要你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会自己长大的,你什么都为他考虑,反而束缚了他的成长。”

回首开店这一年,小掌柜李沐霖变得开朗、活泼、能言善道,不仅有了走出家门的勇气,还学会了承担,懂得了善良,增强了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和一个有趣的童年!

猜你喜欢
玩具小朋友妈妈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鸟妈妈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找茬儿
我的妈妈是个宝
海边玩一夏
不会看钟的妈妈
Let’s DIY Poster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