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长青

2015-05-30 10:48
清华管理评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家业胆识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是由家族成员参与创立、主要由家族成员拥有和经营的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前,私人企业主要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从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典型的家族企业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如意大利的皮革、家具、德国的机械、瑞士的钟表、日本的食品和服务行业等。在这些行业中,家族企业往往拥有独特的技艺和知识传承,家族成员不仅把企业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一项事业,它凝聚了家族的情感、荣誉和信仰,因此成功的家族企业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行为规范和制度。他们看重家族事业、荣誉和技艺甚于财富本身,因此有些家族企业能够传承上百年甚至几百年。

相对于公众公司而言,家族企业具有凝聚力强、内部沟通成本低、决策迅速、人员稳定、人工成本低等天然优势,特别适合于那些需要工匠精神且代代相传的传统行业。但在现代产业中,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简单、管理不规范、融资渠道狭窄等劣势也显露无遗。因此,许多家族企业也经历了一个由家庭企业、家族企业到股份制企业,最后上市成为公众公司的演变过程,如美国的福特、日本的松下等即是如此。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企业则从一开始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避开了家族企业的路径。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大量的传统家族企业,但1950年代公私合营之后几近绝迹。1978年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家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也是家族成员参与创立、由家族成员拥有和参与经营,但这些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是现代行业。这些家族企业的成长壮大,往往不是依靠家传的独特技艺和家族文化,而是靠企业家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的独特经营策略和胆识。这些企业在依靠家族成员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外部人才,吸纳现代技术、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因此,中国大陆的家族企业与日本、港台地区的家族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这些家族企业中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家族文化或独特的技艺传承。在第一代创业者逐渐老去之后,这些企业也面临一个家业传承问题。

从不同国家家族企业传承的经验来看,虽然方式和传统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凡是重视财富传承甚于重视文化、价值观和事业传承的,往往难以为继,反之则能持久。这一点日本家族企业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核心是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对于中国这一代创业者来说,大多数创业者都实行了计划生育,因此继承人选择有限。而许多企业家出于对全球化的考虑,往往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学习深造。但由于这些子女缺乏对家族企业的参与和对家族文化的认同,因此接班反而遇到困难。

家族企业的成功传承,一是要继承者对家族企业有强烈的认同和继承意愿,二是要有继承家业的能力,三是要有家业传承的内容。继承者的意愿和能力都可以逐步培养,但家业传承的内容则最值得思考。中国老一代企业家成功的法宝是他们的策略和胆识,但策略和胆识是不可以传承的。因此,中国家族企业要顺利传承,要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淡化家族色彩,最终实现财富的传承。要么重建强势家族文化,实现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并利用文化和价值观凝聚家族的人心,实现家业长青。

猜你喜欢
家业胆识家族企业
诉衷情·赠张炳祺老先生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艺术家胆识浅论
创新精神中的“勇气、胆识、锐气”
日本家业传承法
中职教育适当引入惩戒教育研究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传·承
让我做你的快递哥
工匠精神之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