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版“周迅”:一生守护爱情林

2015-05-30 10:48过客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5年10期
关键词:通江县巡山周迅

过客

2015年8月4日,各大新闻官微的焦点图都是一个扛着耙子的女子回眸一笑的画面—那不是壮一点、黑一点的周迅嘛!看官们无不在内心惊呼。事实上,她并不是穿着戏服、化着戏妆的电影明星,只是位隐居深山的女护林员。

景祥俊走入媒体视线,不仅仅因她的超群外貌,还有她远离繁华的职业选择和令人艳羡的不老爱情。作为一名女护林员,18年来,她的工作是在野猪、黑熊出没的森林里巡山。如今,她的左肾萎缩得只有一粒蚕豆大小,右肾功能也几近衰竭,但她脸上的笑和巡山的脚步一天也没有停下,因为她的身边始终有一个和她系着“同心结”的男人—张志才。

大山里喜结良缘,那时的爱情云淡风轻

1998年1月1日中午,四川通江县泥地坪林场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新郎新娘正是张志才和景祥俊。没有玫瑰,没有红毯,甚至没有亲人的祝福。当景祥俊接过张志才从山上采摘的一大捧啼血杜鹃时,面对巍巍群山,两人许下了相爱一生的誓言。

景祥俊是通江县人,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四,父母和外祖父都是林场工人,从小便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3月,22岁的她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泥地坪林场当育林员。林场距通江县城80公里,条件十分艰苦,不通公路、不通电,植被茂密,常有野兽出没。家里人不愿她吃苦,早就想帮她调换更舒适的工作。果然,半年后,父亲通过朋友为景祥俊觅到了调动到局里的机会,还给她找了一个在县机关工作的男朋友。不料,景祥俊却一概拒绝了。她告诉父亲,她在泥地坪林场收获了爱情,她愿当一辈子护林员来呵护这份爱。什么样的男人让她如此义无反顾?

张志才比景祥俊大3岁,住在林场附近。因为家贫,他三年级辍学,靠种田采药维生。17岁那年,张志才曾赴成都打工,后因母亲风湿性心脏病加重,父亲又有关节炎,才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到家中,这倒为日后他与景祥俊的邂逅创造了条件。景祥俊来林场后,两人偶尔会在山上相遇,打个照面。

1997年9月10日,景祥俊上山砍杂木,不小心碰了马蜂窝,马蜂追着她蜇,直到她昏死过去。张志才采药下山发现了她,当即脱下衬衫,赶走马蜂,背起肿得像个皮球一样的景祥俊往林场医院跑。景祥俊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务室,张志才目光焦灼地立在床头,双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从医生口里得知,她被马蜂蜇了40多针,蜂毒浸漫了全身,生命危在旦夕,幸亏张志才奋不顾身,用嘴吮吸出她体内的蜂毒。景祥俊保住了性命,张志才的舌头却被蜂毒麻痹了。

林场医院简陋,没有住院条件,那段时间,张志才每天早上把景祥俊背到医院,输完液再背回去。半个月后,景祥俊痊愈了,张志才瘦了10斤。她拿着从城里买的毛巾去感谢他。他艰难的家境令她心酸,也对他的人品更加敬佩。从那以后,两人交往多了起来。

一起上山,张志才像个保护神一样一边在前面开路,一边讲述安全经验:“遇到马蜂追赶要逆着风向跑”“听见黑熊的叫声一定要躲起来”……从一遍遍的讲述里,景祥俊感受到了这个淳朴汉子深藏的爱意。当张志才终于鼓足勇气红着脸向她表白时,她娇羞地同意了。

得知景祥俊和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谈起了恋爱,兄弟姐妹都说她傻,父亲更是坚决反对,并以断绝父女关系来威胁。好几次,景父都把登门拜访的张志才赶出家门。张志才难过地对景祥俊说:“我不能为了爱情而牺牲你们的父女亲情。”景祥俊却打断了他:“爱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我们努力生活得幸福,一定会得到父母的原谅。”两个年轻人在一起了。

有爱的日子苦也甜,病魔缠身丈夫倾情接力

山里地少土贫种不了稻子,景祥俊每月90块钱的工资成了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每月领了工资,景祥俊就把钱交给张志才,到山下的诺水河镇置办一个月的生活必需品。一天三顿,景祥俊都会做两样饭,给公婆吃米饭,自己和丈夫吃土豆和玉米。张志才看着在城里长大的妻子跟着自己吃苦受累,心痛极了。

2000年3月,张志才母亲病逝。办完丧事,张志才说:“祥俊,你辞了工作吧,我们出去打拼。”景祥俊愣住了,遥想当年一起来林场上班的6个同学,有的回城里工作,有的当起了老板,的确只有自己,还坚守在这大山里过着苦日子。一阵沉思后景祥俊却摇了摇头:“志才,别人有的我不羡慕,是这座大山成就了我们的爱情,我们就留下来守护这座大山吧。”

山上野猪、黑熊时常出没,还有不法偷猎分子。担心妻子安危,景祥俊上山的日子,张志才就早起准备好一天的干粮,与妻子一道出发,巡山,砍杂木,栽树。晚上,夫妻俩在松油灯下一边做饭一边谈论山里生活的点滴,感受平凡却难得的幸福。

2002年初,景祥俊怀孕了,10月,他们有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取名张馨月。正当夫妻俩沉浸在幸福中的时候,不幸却悄然来临。 那年12月,景祥俊出现四肢浮肿,浑身胀痛。张志才背着妻子走了6个小时才下了山,搭上一辆货车,来到县人民医院。一检查,景祥俊患了肾病,左肾已有萎缩迹象。那时没有医保,考虑到治病不但要付出昂贵的医药费,还要耽搁很多时间—冬天正是疯狂盗猎的季节,如不保护,无数珍稀动植物将遭猎杀、砍伐,景祥俊住了3天院就回了家。

重病缠身,女儿又嗷嗷待哺,还能巡山吗?景祥俊为了山林回来,又在山林里陷入了两难。张志才读懂了妻子内心的挣扎,说:“你的任务交给我,你在家养病、带孩子吧。”装起干粮,拿起砍山刀,张志才出发了。

从此,张志才成了一名编外护林员,没有一分钱工资,替妻子挑起了守山的担子。

生活拮据,景祥俊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无论怎么精打细算,女儿的奶粉和大人的口粮都会将每月工资耗个精光。没钱治病,景祥俊就咬牙忍着,浑身肿胀难受时,就吃消炎药和速尿剂顶一顶。

辛苦经营度过时艰,20本日记承载满满的幸福

女儿馨月一天天长大,读书问题又成了景祥俊心里放不下的石头。山上没有学校,为了女儿,2006年春节,景祥俊硬着头皮敲开了父母的家门。当年,因为不同意这门婚事,父亲一气之下与景祥俊断绝了关系,事后,老人也后悔不已,当得知女儿身陷困境,不禁老泪纵横。一家团圆后,兄弟姐妹都表示,要竭尽所能让小馨月到城里接受优质的教育。最终,馨月寄宿到做建材生意的小姨家上学。

女儿走了,夫妻俩牵肠挂肚,但山里信号不好,打不了电话,只能由景祥俊每月进城看女儿一次。路费学费,每月开支又多了400块钱。虽有亲戚帮衬,也不是长法,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利用山里的资源自力更生。他们报名参加了林场养殖培训班,又买了不少书来读。张志才文化底子薄,夫妻俩巡山累了,就坐在山头,景祥俊一段一段地教丈夫。2008年4月,景祥俊从父亲那儿借了500块钱,买了两桶意蜂,林场到处开着鶣字山花,蜜源广,酿出的蜜天然纯厚。第一年,他们就靠卖蜂蜜收入了1000块钱。

虽然钱不多,但这次成功让在困苦中挣扎的夫妻俩看到了希望。2009年,景祥俊又借了1万块钱修了羊圈,买了13只羊羔。夫妻俩进行了分工—张志才巡山,景祥俊当羊倌。山里遍地是草场,每天天亮,景祥俊一打开羊圈,羊儿们就欢快地跑到它们的“领地”吃草。坐在山坡上,看着一只只小羊逐渐肥壮起来,景祥俊一面微笑,一面就思念起山下的女儿、巡山的丈夫。思念至深,景祥俊很自然地拿起纸笔,写起了日记:

2010年6月9日,景祥俊是这样写的:“都说贫穷夫妻百事哀,但我觉得能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2011年12月,林场下了一场大雪,张志才患了重感冒,但坚持要上山护林。景祥俊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是我人生最难熬的一天,我有种想哭的感觉,上天保佑你一切平安。”

6年下来,景祥俊写了20本日记,记满了她对女儿的希望,对丈夫的感激,对生活的憧憬。2013年,景祥俊的羊繁育到80多头,蜂增殖到20多桶。2014年11月,景祥俊卖了30只羊,收入了3万块钱,这是他们夫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入。卖羊当天,景祥俊到医院复查—她的左肾萎缩得只有蚕豆大小了,右肾功能也几近衰竭。医生很惊讶,她是怎么撑过来的!

心中有爱,日子就这样过了。2015年春节过后,景祥俊同时荣获了“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女儿在通江县实验中学读初一了,成绩优异。3月2日,景祥俊站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厅的领奖台上,有记者问:“你失去了这么多,经历这么多苦难,觉得幸福吗?”景祥俊平静地说:“我有一个真爱的老公,乖巧可爱的女儿,我觉得我最幸福。”说完,她与台下的张志才目光交汇。

猜你喜欢
通江县巡山周迅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通江县:创新推行“培训+”模式 助增技促就业
通江县:扎紧制度“笼子” 筑牢居保基金“防线”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跟着牦牛去巡山
“导演,你是对的!”
“导演,你是对的!”
周迅:天才,自带拨乱反正的能量
第一章 大王叫我去巡山(下)
虎大王来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