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美国八位总统的智囊

2015-05-31 03:25姜春良
军事文摘 2015年15期
关键词:国防部长盖茨伊拉克

姜春良

盖茨:美国八位总统的智囊

姜春良

思想的轨迹—当代美国战略智囊系列之四

作为资深情报分析专家,罗比特·盖茨在情报界工作超过四分之一世纪,历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国防部长,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任期跨越总统换届并同时跨越两党的元老,也是继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之后最具革新精神的国防部长。

罗伯特·盖茨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中情局局长,也是惟一一位从基层成长为局长的情报专家;他是美国第22任国防部长,也是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实施者;他是美国八位总统的智囊,小布什总统认为其是美国政府最有成就的工作人员之一。他就是罗伯特·盖茨。

为八位总统服务的情报专家

在1982~1993年间,盖茨先后担任美国中情局情报分局局长、中情局副局长和局长。为做出正确的判断,情报分析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种种挑战,其中既有分析问题自身的复杂性,还有对情报分析的时效性和数量要求。

盖茨是提高中情局分析工作质量的功臣之一。他睿智过人,勤奋异常,熟悉官僚体制的运作。当时的中情局局长威廉·凯西认为中情局的分析工作存在明显缺陷,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人可谓凤毛麟角,盖茨恰是其中之一。盖茨认为,情报分析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区分情报分析人员“所知”和“所信”的内容,即要弄清哪些情报是“事实”或者来源可靠的信息,哪些情报是分析人员自己的观点。盖茨几乎审阅了即将印发的所有深度评估和动向情报报告,关键的一条要求是“让我看看你的证据”。如果报告缺乏证据,就会被他否定,或者退回修改。

中情局是一个专门为美国总统服务的机构,盖茨在此先后为六位美国总统服务。除约翰逊总统外,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和老布什五位总统,他都有过接触和了解。这五位总统性格迥异,幕僚大相径庭,工作作风也相去甚远。

盖茨认为,尼克松是五位总统中最具自由思想和最令人捉摸不透的。他的认识经常脱离现实,公开表态与私下行动常形成鲜明对比:讲话以强硬著称,但又不愿与外国宿敌对抗,反而与对方积极接触。

福特总统特赦了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尼克松,很多美国公众对他的印象不佳。盖茨认为,福特总统拥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知识,美国公众对他的印象是不公正的。盖茨非常敬仰福特总统的出色判断力,以及出席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会议时表现出的非凡勇气,认为福特签订的协议是瓦解苏联的基石。

没有哪位总统如卡特那样勤奋工作,他阅读广泛,工作时间更长,责任感更重,每当卡特确定了一个工作重点后,就会表现出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出色的政治才能。

里根总统表面的随和掩盖了他极其强硬和极为精明的政治头脑,他是一位将政治和表演艺术完美结合的出色政治家。里根具有超凡脱俗的才能,经常能把复杂的思想转换成普通民众可以理解的道理,能准确把握讨论的问题要点。

老布什是盖茨最为了解的一位总统,他制定了如何面对正在崩溃的苏联、推动德国统一和处理东欧革命的战略。他具有很强的战略思维与直觉能力,尽管他是领导美国赢得冷战和海湾战争胜利的总统,却没有赢得总统连任的选举,为此盖茨替他感到痛心。

盖茨认为,白宫是一个折磨人的地方,通过在白宫的长时间工作,他见过的每位总统都既有个性又有能力,既有优点也有不足。盖茨作为国防部长先后为小布什和奥巴马总统服务。

盖茨在2 014年出版的《职责—一位战时国防部长的回忆录》中说,小布什在担任总统期间,在举行授勋仪式或类似活动时,眼中常泛泪光,他对军队抱有一种激情。而奥巴马身上很少有这种激情。盖茨认为,在军事和军队问题上,总统缺乏激情会产生不良影响。当士兵在前线奋战时,他们需要知道总司令对设定的目标确信无疑,需要总司令不仅仅只是对他们的服役和牺牲表达感激,更要解释和确认他们的牺牲是必要的、战斗是光荣的、远征是正当的。盖茨和美军官兵都期待奥巴马对军队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关注。但是,奥巴马对总统职位的态度非常严肃,很注重个人举止,盖茨很少见他在椭圆形办公室不穿外套或不打领带。奥巴马的笑容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种笑容转眼就会消失,换之以严肃的表情。盖茨说在他认识的人当中,除奥巴马之外,只有撒切尔夫人变脸如此迅速。

《职责—一位战时国防部长的回忆录》封面

盖茨突访伊拉克

战争决策脱离阿伊战场实际

2006年11月初,小布什总统提名盖茨担任国防部长。当年,伊拉克安全局势恶化,暴力活动频繁,政治功能失调,美国此前的军事战略已然失败,刚刚就任国防部长的盖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增兵伊拉克,是盖茨就任后向小布什总统提出的建议。

上任第二天,盖茨与美国中央战区司令彼得雷乌斯进行了深入会谈,随后立即赶赴伊拉克,与前线美军高级将领进行会谈,与多位伊拉克政府高官进行会见。盖茨认为,伊拉克战争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美国出师名义存在错误,还在于美国根本不了解伊拉克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更不了解所有基础设施和教育系统都处于失灵状态的实际。这意味着,美国试图启动伊拉克的国家重建几乎毫无基础,更遑论建立一个人民需要的民主政府了。美国希望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伊拉克的巨大基础性问题,完全是痴人说梦。

盖茨希望,当美军撤离伊拉克时,这场战争不会被视为美国的战略失误,或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失败。他通过调研后认为,美国不能接受战争失败,同时也不能维持伊拉克的现状。因此,他向小布什总统提出了增兵建议。2007年1月,小布什总统宣布向伊拉克增兵。

自2003年3月19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到2011年11月18日美军撤离伊拉克,根据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美国共为伊拉克战争拨款8150亿美元,美军在伊拉克阵亡官兵4491名,受伤官兵3.2万名。尽管代价高昂且沉痛,但是美国并没有取得伊拉克战争的胜利,伊拉克至今仍陷于混乱之中。反对美国的“伊斯兰国”占领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量土地,使美国在中东地区面临着严峻挑战。战后伊拉克的乱局使伊朗坐收渔翁之利,势力迅速扩大。盖茨认为,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人们,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否值得。然而,无论最后的答案是什么,由于美国发动战争的依据是错误的,有关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积极发展核力量的情报是错误的,已使人们对这场战争心存不满和失望。因此,美国输掉了伊拉克战争。

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场战争无疑是他面临的最严重挑战。阿富汗局势同伊拉克一样,决定在实现阿富汗政权更迭后美国应该做什么至关重要,而奥巴马政府当时对此毫无打算。盖茨认为,美军对阿富汗的文化背景、部族政治缺乏理解,对权力掮客的关系和历史一无所知,这是非常可悲的。美军曾帮助阿富汗人击败了苏联军队,但是近20多年来,美军并未从这段历史中有所收获。奥巴马应当向公众解释阿富汗战争的重要性,解释这场战争值得美军牺牲的原因,盖茨认为这是总司令的责任。当你把士兵送上战场时,你需要告诉他们什么是正义和高尚,而不是告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只是为了打成平局。

许多人认为2009年奥巴马总统批准增兵阿富汗是一个重大决策失误,但盖茨并不认同,认为此次增兵为完成相关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并培训出了一支更强大的阿富汗军队,成功打破了阿富汗战场的僵局。盖茨认为,美国不会重复当年苏联放弃阿富汗导致失败的战略错误。

奥巴马出席盖茨的离职仪式

总统是美国战略决策的核心

美国战争和战略决策的核心是总统。国防部长协助总统对美国武装部队实施指挥和控制,对美军的建设和使用、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战争的胜负有直接影响。美国是否进行战争、与谁进行战争由总统决定,但如何指导战争、采用何种方式赢得战争则由国防部长、参联会主席和战区司令负责。

2008年12月,应当选总统奥巴马的要求,盖茨继续留任国防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总统换届易人时留任的国防部长,而且两位总统还来自不同的政党。

盖茨认为,奥巴马主政的特点之一就是白宫的控制力大大加强,以总统为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强化了微管理,对具体作战事务的干涉达到新的高度。盖茨并不反对总统加强对国家安全事务的控制,因为官僚体制本身很少能够革故鼎新,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政策改变都是总统及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推动,例如当年对华缓和的决策就是尼克松和基辛格做出的。但是,如果白宫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军事战略和作战指挥事务介入过深,很可能会起反效果。盖茨说,以前如果一名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直接给战区司令或战场指挥官打电话是不可想象的,此人很可能会因此被停职。然而,这在奥巴马政府中却是家常便饭。奥巴马及其顾问团之所以寻求全面控制,试图集中所有权力,为的是有所成就。但是,盖茨提醒白宫的高级幕僚们要牢记两个事实:第一,对于政策的决定和执行,白宫中除了总统,没有任何人可以直接负责,如果总统幕僚不尊重内阁部长的作用,政策的执行将很困难;第二,除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外,白宫中没有人需要就政策或预算问题到国会作证,但内阁部长必须面对议员的质询,要在国会为总统的政策辩护。

盖茨认为,奥巴马是他服务过的最谨慎的总统。奥巴马处理问题的方式让盖茨想起了林肯,林肯有句名言:“我从不轻易提出一个想法,除非方方面面都考虑妥当。”奥巴马也经常对盖茨说:“我要想明白才能做决定。”如果时间允许,奥巴马会充分搜集信息并做出分析,很少急于做决定,虽然有时候也会因为决策拖沓而受到批评,但奥巴马的决定往往是正确而稳妥的。作为决策过程的参与者,盖茨觉得深思熟虑的结果更让人有信心。不过当形势需要的时候,奥巴马也会迅速决断,和小布什一样,一旦做出了艰难决定,奥巴马就会义无反顾。

当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使用武力理所应当,但动武应是最后的选项。美国的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已变得过于军事化,决定使用武力对总统来说太过容易。根据盖茨多年参与决策的经历,美国公众存在着一个巨大误解:军方总是希望在某些情况下动用武力。而事实恰好相反,华盛顿最坚决的鸽派人物实际是军人。在白宫战争战略研究的会议上,军方领导人曾无数次见证一些态度强硬的民事官员,虽然他们从未参与过任何战争,从未愤怒地开过一枪,但经常提出一些脱离战争实际的动武计划。将军们对自己的部队都负有极大的责任感,不会因为民事官员脱离战争客观实际的主观想象便将自己的部队轻率地送上战场。

奥巴马对国家安全问题十分务实和开放,能够以协商方式处理大多数问题,在一些有重大争议的问题上,他尽量挑选合适的时机将他的方案提供大家讨论,但盖茨与奥巴马也曾有过意见交锋。他们对2010和2011年度国防预算上的分歧十分明确,经常当面争论。盖茨希望通过重组国防开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铺张浪费,来维持和加强军事能力,如果必须要削减国防预算,也应该以渐进的方式完成。但奥巴马认为,国防预算不仅能够削减而且应该削减,从而为民主党在削减其他国内开支方面争取更大的政治空间。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中之重

盖茨认为,提升中美两军关系是发展两国关系的重中之重。1980年底,他曾陪同时任中情局局长的特纳访华,落实美国总统卡特和邓小平在1979年达成的针对苏联的技术情报合作协议。在中美政治关系跌宕起伏的几十年间,这一合作关系极不寻常地持续了多年。盖茨希望中美两国能建立起类似的不受政治分歧干扰的军事关系。

盖茨在参观长城的时候,买了一个印有奥巴马头像的书包,奥巴马穿着毛式服装,戴着缀有红星的军帽,回国后盖茨送给奥巴马,奥巴马开心地大笑。盖茨认为,中美关系需要两国领导人进行谨慎灵活的长期经营。中国不断投入大量资源发展新的军事能力和技术,希望以此对抗美国在南海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加紧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在南海和日本岛屿争端问题上的态度也变得愈发强硬,中美高层的友好访问,并不能掩盖中美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总之,中美关系会在经济等领域维持伙伴关系,而在其他领域则会展开竞争,重要的是双方要避免爆发冲突。与此同时,为维持美国与东亚相关国家的友好同盟关系,确保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保持强大的空中和海上力量仍然十分必要。

盖茨游览长城

结 语

盖茨说,能被称为“战士们的国防部长”是对他的最高褒奖。在他任职期间,停止了F-22隐形战斗机生产线,取消了陆军“未来战斗系统”、海军DDG-1000战斗舰的装备研制和采购。为了保护战士生命减少牺牲,他向国会争取了400多亿美元的拨款,采购了24000多辆防地雷伏击车,保护了大量士兵的生命,得到士兵家属的感激。

在华盛顿众多的文职官员中,没有谁能比盖茨更了解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他认为,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历史、文化和民意了解得远远不够,作战计划脱离战场实际,先进的武器装备在非正规作战的战场上作用有限,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主持的军队转型,网络中心战、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战略瘫痪论等理论在持久的非正规作战中是无效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证明,地面力量仍然是掌握战略主动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当美国陷于无止境的冲突与战争时,盖茨似乎更能感受到军人肩负的重担。

责任编辑:葛 妍

猜你喜欢
国防部长盖茨伊拉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
伊拉克恐怖袭击百人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