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野心

2015-05-31 16:40本刊编辑部
当代工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织机换人用工

本刊编辑部

面对总量仍达8亿的劳动力,

机器人的两只手,真能PK掉8亿人吗?

3月已过,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终于偃旗息鼓,重启生产的工厂主管们也能舒口气——又一次“用工荒”平稳过渡。与频频遇到招工难情况截然相反的是,去年,海尔集团裁员1.6万人。据说,海尔裁员是因为引进的机器人替代了人工岗位,所以,多余出来的工人只能被裁。被不吃饭的机器人抢了饭碗,这事让工人们感到了职业压力和生存危机。

伴随用工成本的连年递增,引入机器人,然后换掉生产线上的工人,这种想法正在流行。2013年开始,地方政府更是真金白银地推动这种人机交易。浙江率先把“机器换人”列为产业政策,广东的东莞和顺德等地随即跟进,为机器代替工人的工厂提供补贴。东莞市政府设立了10亿元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快传统技术改造,企业购买进口织机每台补贴3000元,国产织机每台补贴2000元。

在市场和政府的齐力作用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仅201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就达到3.4万台,占全球销量的1/5以上。全国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新成立的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更是以每天超过一家的速度增长。

去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工业机器人馆”热力爆棚。参展的100多家厂商展示了可以完成焊接、切割、搬运、修边钻孔等专业操作的各类型机器人,一些会做咖啡、下象棋的服务型、娱乐型机器人更是备受瞩目。一时间,工业机器人已被推崇为“中国制造”,尤其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抗用工难、转型升级的不二之路。

但我国是人口大国,总劳动力规模保持在8亿以上。“机器换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但这会不会与就业产生冲突?那些曾支撑中国制造30多年,以勤奋耐劳著称的产业工人,真的走到历史舞台边缘了吗?工

猜你喜欢
织机换人用工
神机妙算 中国传统织机的分类和演进
浅析国有企业多元化用工管理思路
由甲纺机:两款织机高速高效稳定节能
由甲纺机:以高品质和技术创新抢占市场
“水改气”究竟靠不靠谱?金斯达有话说
机器换人,技改步伐加快
2016年劳务用工形势分析
都是“换人”惹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