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2015-06-01 08:38李德强
企业导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信用管理应收账款施工企业

李德强

摘 要:由于建筑市场的特殊性,结算与支付之间的时滞性,导致施工企业存在着多种成因的应收账款,加重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讲究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信用管理

一、施工企业面临的应收账款困境

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商业竞争,即企业为占有市场,招揽顾客采取了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是一种商业信用。二是销售发生与收入确认之间出现了时间差距。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商业竞争造成的,因此在这里不对时间差造成的应收账款管理进行讨论,主要探讨第一种应收账款管理,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一点思路。截止2012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率达到60%以上,超过财务安全阀值。这说明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其财务管理中重大的漏洞。一旦难以应付资金周转,财务风险突然增大,企业生存环境会愈加恶劣。

二、当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下行的经济趋势刺激企业更多地采用激进型的信用

政策。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下行期,以及国家经济形势调整趋势,全国施工市场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使得施工企业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这轮市场调整的结构性危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企、民营等若干施工企业除了从房地产继续坚守外,许多企业更多地拓展到市政、交通、铁路等方面的建设工程之中,同时采取更为激进的信用销售政策,以期弥补市场骤冷所带来的销售骤降。然而这种过度激进的信用政策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自杀行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这家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可想而知。

(二)盲目滥授的信用政策让企业陷入虚盈实亏的营收陷阱。赊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商业信用,是基于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还债能力、合作关系、信誉等一系列的考察和分析之后所作出的对企业有利的综合性决策。因此,赊销是一项需要严谨科学的方法为其保驾护航的管理活动。而实际上,一些施工企业在实行信用销售以刺激市场时,并没有建立起与之配套的相适应的信用管理机制。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将审批权限下放给项目人员,项目人员为追求业绩,盲目授信。而财务部门也没有及时核对账目,致使企业在销售规模猛增的同时却因为良莠不齐而带来了大量的呆账坏账。这些呆账坏账一方面占用企业的正常营运资金,另一方面还使得企业为此被迫缴纳更多的税收,企业容易陷入虚盈实亏的营收陷阱。

(三)缺乏针对性的收账策略让企业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一些施工企业的销售部门在信用销售完成后,并没有指派相应的人员进行客户跟踪管理,也没有对客户的账龄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预案,小隐患拖成大灾难。而有些施工企业在收账管理上没有建立起分类管理机制,对所有的客户都采取同样的收账策略,或是无心得罪了一些优质客户自己还不知道,或是放纵一些客户成为“老赖”。而且对于一些久拖不决的应收账款,部分企业也没有下定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诉讼等)来挽回自己的损失,宁愿拖着不愿去补救。

(四)松弛的内部控制管理使得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

机制。当前一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松弛,制度缺失、执行不力、监督失位等是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泛滥超标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合同把关不严,销售人员在同客户谈判的时候,为了多拿业绩,对于一些有瑕疵的合同条款视而不见,匆忙签约,导致后期出现纠纷难以索赔,只能自认倒霉。有的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不到位,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上缺乏科学指导,对于销售部门只重销售业绩,不考虑应收账款等问题,对销售人员的监督和考核不全面,导致销售人员往往越界行动。

三、改进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危机之中的风险警惕意识,建立起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在危机四伏的市场环境中,施工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警惕意识,愈是危机之中愈要注重企业的现金流健康。企业管理者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对于过度赊销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但面对当前下滑的市场形势和因供求关系转变而带来的地位强弱扭转,信用销售还得用,但必须谨慎的用。何时用,如何用,都是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为此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企业应当建立起专门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通过信用管理部门协调统一管理企业内部信用政策的制定、实施、分析、考核、风险管理等,满足企业信用管理的需求。

(二)改进和完善企业授信管理,构建行之有效的授信体

系。首先,企业应对自己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进行内部风险压力测试,准确评判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企业应结合产能、市场状况等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收入目标及信用销售目标。其次,企业应确定授信标准和授信范围,企业应依据5C法(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对业务客户进行全面的筛查和风险评估,并准确分类。同时应加强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提高资信调查的准确度。最后,企业应根据前期客户资信调查结果,依据之前制定的授信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为每位客户确立信用条件。企业应综合运用授信额度、信用期限、折扣等不同的信用条件,建立起丰富完善而有层次可调整的信用条件体系。而与之相应的授信审批权限体系也应相应建立起来,以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依据风险制订有针对性的收账策略,加快收账人员队伍建设。首先,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档案,详细载明客户的资信等级、应收账款数额、账龄、联系方式等有关信息。为此,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同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和核对应收账款信息。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和账龄分析,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其次,针对不同的客户建立起不同的收账策略和应急预案,提高收账的成功率。企业可以按照账龄、以往资信等将客户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如A类客户为优质客户,只需保持正常关注即可,其信用期限到期可以采取电话、短信或邮件提醒的方式。对于信用到期未能及时还款的A类客户,问明原因即可。而对于B、C类客户,则应是予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在逾期未归还货款时,应主动派人前去问询和处理,及时化解隐患。对于D类“老赖”客户,则应考虑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最后,应加强收账人员的能力建设,提高收账人员的收账策略和技巧。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施工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资金的收支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浪费和损失。同时还应积极创新内部管理,改革内部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这样能够增强产品竞争力,也能够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升空间。同时,施工企业应完善合同管理,重大经济、财务活动应签订书面合同,并配备必要的法务人员进行合同审查和分析,防范合同风险。企业应建立企业层级与项目部层级的内部控制管理,及时做好结算与款项跟踪,防止不必要的损失。企业还应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加强会计凭证管理、账簿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此外,企业还应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完善销售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加强考核从源头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

结论:应收账款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不可能完全避免应收账款的产生,完全不产生应收账款也不利于企业拓展市场、扩大规模。施工企业只要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就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应收账款风险,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鲁,李鹏林,陈永军.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对策[J]. 华章. 2012(36)

[2] 彭永健.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及控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9)

猜你喜欢
信用管理应收账款施工企业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