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自嘲的欢笑与眼泪

2015-06-01 12:24王宇
山海经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王宇宋丹丹贾玲

文/王宇

贾玲:自嘲的欢笑与眼泪

文/王宇

世界上为了成名,耍宝、搞笑的很多,无数人还活在镁光灯的背面,为看不到希望的明天而奋斗。如此说来,看似并不出众的贾玲获得了在圈子里安身立命的观众缘,好像真的让人羡慕嫉妒恨。可是翻开贾玲并不复杂的经历,好像一切不是那么轻而易举。

1982年出生在湖北襄阳的她,父母都是最地道的农民。家庭贫困导致年长5岁的姐姐放弃2次高考,给她让出了机会。第一次报考北影、中戏失利,“二战”终于被中央戏剧学院喜剧相声专业录取。

入学一个月后,在农田里驾驶割稻机的母亲从机器上摔倒,不治身亡。从此,姐姐担负起半个母亲的责任,每月只挣800元,却给她寄500元生活费。毕业后因为发展不利,一度艰苦到用卖掉心爱随身听的20元钱买了最廉价的面条和咸菜,度过一个星期。舍不得开电暖器的她,用南方人的身体熬过北京一个又一个冬天。

也许最难熬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心灵需要承受的重量。北漂到第六年,姐姐无奈地问,3年又3年,到底要供你到何时?贾玲无奈打电话给恩师冯巩,希望他给自己的家人一点信心。“她如果在北京奋斗多年都吃不起饭,我来管饭!有什么责任来找我冯巩!”贾玲笑说师傅回答得很硬气。

2010年,面对身心疲乏的姐姐,贾玲许下诺言:“宋丹丹是29岁登上春晚的,给我最后一年,27岁我贾玲不火就回家!”2010年春晚,几度彩排的时候,姐姐还笃定“你肯定上不了春晚!”12点04分,贾玲和白凯南合演的相声《大话捧逗》终于给了远在湖北的家人一点骄傲和欣慰。

然而贾玲并没有引起“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轰动效应。当然,她的机会还是纷至沓来了。综艺节目给这个小有名气的女谐星伸出橄榄枝。应节目组要求,她爬过脚手架,骑过鸵鸟,结果摔了下巴,鲜血直流;在百变大咖秀里突破底线模仿男人、大胡子、秃子……急得恩师冯巩在电话里生气:这么不顾形象?你还要不要嫁人了。她笑说,师傅其实理解的,疯狂地参加综艺也不过是为了赚钱。

如果说这一切只是让人对贾玲不得不产生敬意,更让欣赏的是她的个性。比起泪流满面地痛述往事,贾玲回忆过往的方式依然很诙谐,她真的丝毫不苦情。

她还是能在说起“终于租住到1100元一个月的楼房,忘记关电暖器,回家铺面而来的温暖,而电表竟然还坏了”时,露出一脸幸福的表情。当你想要同情她住在胡同没有暖气还得自己倒尿壶时,她洒脱地来了一句:王菲不也倒过吗?

猜你喜欢
王宇宋丹丹贾玲
基于ShuffleNet V2算法的三维视线估计
冯巩贾玲的师徒情
送外卖
参加综艺引争议 宋丹丹的困局
宋丹丹:耀眼的不仅于荧幕
只是赢了自己
当贾玲遇到宋仲基
《喜乐街》欢乐就是多
报销
黄宏缘何感动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