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湿地研究进展

2015-06-01 12:25汪学华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若尔盖生态研究

汪学华田 昆

(1.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若尔盖湿地研究进展

汪学华1,2田 昆1

(1.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针对若尔盖湿地重要的地理位置及生态服务价值,以及出现沙化面积增加、景观破碎化严重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查阅和分析了2000—2014年若尔盖湿地相关研究及出版文献。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若尔盖湿地的研究逐步深入、方法多样化和现代化,主要聚焦于若尔盖湿地的气候变化、现状、退化原因、恢复重建措施、生物多样性变化、生态服务价值、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历史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但在湿地恢复和重建、生态补偿理论及实践、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拓展和深化研究。

若尔盖湿地;生态学;多样性;服务功能;恢复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为黄河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作为重要的生态敏感区、高山生物多样性丰富带、高原沼泽泥炭地,使得若尔盖湿地在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调节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伴随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若尔盖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沙化面积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呈现出湿地—草甸—退化草甸—沙化草地—沙地—荒漠演替趋势,进而导致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在国际上碳排放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因此若尔盖湿地的碳汇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危机意识的加强,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研究逐步深入。通过对2000年以来的中外文献的检索,阐述若尔盖湿地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分析其研究的薄弱环节,为加强若尔盖湿地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若尔盖湿地退化及恢复研究

若尔盖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水鸟栖息繁殖地,学者们用RS、GI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若尔盖湿地的水鸟资源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和野外观察。高立波等[1]用卫星对迁徙到云南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迁徙路线进行跟踪调查,证实若尔盖为其繁殖地;张国钢等[2]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记录了若尔盖湿地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格局。据文献[3-6]资料显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中3种无尾两栖动物种群呈下降趋势。戴强等[3]、戴建洪等[4]从夏秋两季不同生境选择的角度上分析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us)种群在陆地上下降的原因;张晋东等[5-6]从生态位宽的角度揭示了在竞争作用下3种无尾两栖动物成体和压成体适应高原环境共存的现状;Shang X等[7]研究了若尔盖湿地药用植物用于治疗牲畜疾病的情况。

有大量文献[8-15]证实了若尔盖湿地生态退化现状:若尔盖湿地水域面积逐渐降低,水体有机物污染加剧,呈现富营养化趋势;地下水位下降,沼泽干旱化,草地退化和沙化,现在若尔盖湿地呈现湿地—草甸—退化草甸—沙化草地—沙地—荒漠演替趋势;鼠患严重;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退化加剧。田应兵等[8]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对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报道了其湿地水体有机污染较为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呈加剧趋势。针对这种趋势,3S技术广泛应用于湿地景观分布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监控和调查中,通过比对历史数据,证实了若尔盖湿地退化的现状。陈玲等[9]利用TM影像卫星资料分析了若尔盖湿地1989—2004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特征;闵文彬等[10]通过TM影像对若尔盖湿地主要地物进行识别;张宝雷等[11]基于TM数据,参考ETM、SPOT影像和DEM数据等多源数据对若尔盖湿地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遥感分析;刘经星等[12]通过遥感监测若尔盖沙化区域;邓茂林等[13-14]用TM影像数据分析了近20 a来若尔盖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肖德荣等[15]利用RS和GIS技术对若尔盖湿地景观分布格局的变化分析。结果发现,若尔盖地区湖泊、沼泽湿地面积降低,裸地和沙化面积增加,草地退化的现状。

气候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外在胁迫共同导致了若尔盖湿地的退化,该结论已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其主导因素的探讨,有学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人类活动对若尔盖湿地分布格局的影响,以及若尔盖湿地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和规律,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为活动的干扰[15]。同时气候环境变化,尤其是在全球升温的国际大背景下,若尔盖地区降水减少,日照数增加、日均最低温上升、蒸腾加剧等外在胁迫导致若尔盖地区呈暖干化趋势[16-19]。郭洁等[16]分析了1971—2000年若尔盖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高俊琴等[17]研究了若尔盖湿地地区土壤氮矿化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戴洋等[18]分析了1961—2008年若尔盖地区的气象数据;廖捷[19]利用Z指数研究了近30 a(1982—2011年)若尔盖地区的干湿变换,结果均显示若尔盖地区趋向暖干化,湿地面积逐渐降低,湖泊湿地向沼泽化湿地方向逐渐演替。同时来自人类活动的加剧的外在胁迫[15,20-28],如过度放牧、开沟排水、农业生产、道路施工、无序的生态旅游等因素,更进一步加剧了若尔盖的湿地的退化进程。

针对若尔盖湿地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有学者从理论、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若尔盖湿地退化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其退化机制,预测其变化。王焱等[29]建立了若尔盖湿地的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PAC)模型,用于模拟土壤含水量变化,降水对湿地植物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对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得到植物生长的理想和适宜地下水位。吴俐莎等[30]研究了若尔盖湿地4种退化过程中典型土壤酶活性和其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的相关关系,揭示了退化过程中的指示作用及退化机制。基于GIS和遥感图像,王文丽等[31]用景观动态转移模型预测出假设将来人类活动和农牧业生产保持1990—2000年的发展水平而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时,若尔盖湿地将呈进一步退化的趋势。

学者们从人为干扰胁迫导致若尔盖湿地退化的角度,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恢复治理措施。有些学者建议政府运用行政干预的手段进行调控[21-22,32],如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生态移民,让其自然恢复;有学者也建议通过技术手段,运用生态工程手段的方式进行恢复和重建[32-33],在技术手段实施的同时辅以经济转型和生态补偿的策略[33],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6],提出了内外补偿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模式[45],以及建立生态特区的战略构想[37],明确了在恢复和持续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中需要关注的问题[34],运用生态功能分区理论对不同生态功能区进行相应的保护和开发的战略构想[36],通过堵塞开挖的沟渠,提高地下水位,进行了湿地的生态功能恢复的实证研究[27];也有学者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若尔盖湿地的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构想[38],通过有序的发展生态旅游对若尔盖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39],探讨了旅游开发策略与开发模式[40-42],进行了旅游开发资源的数字化建设[43]及生态旅游必要性研究[44]。

2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若尔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高原沼泽泥炭地,作为全球重要的碳汇和碳源汇聚地,其生态服务功能在区域乃至全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服务价值极高,为生态安全敏感区与关键区。

文献资料[47]显示,不同的典型湿地碳汇和碳源功能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区域气候、植被类型、植株密度和水文等条件,而人类社会活动是碳排放的最大因素[48]。此外,其碳汇和碳源功能的研究大部分聚焦于甲烷排放的途径和特征研究上。陈槐等[49]选取若尔盖宽谷湿地、湖滨湿地以及河漫滩湿地等3种典型高原湿地,分析了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结果显示甲烷排放具有昼夜双峰、季节性变化、在群落及景观尺度下的空间异质性;李丽等[50]进行了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对若尔盖木里苔草沼泽甲烷排放通量的关系研究;Tian J等[51]探讨了甲烷和温度、基质和土壤深度的相关关系;蒋娜等[52]探讨了若尔盖湿地甲烷古菌所导致的甲烷排放的途径为甲醇;Yang G等[53]揭示了地下水位和甲烷排放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土壤升温和降水减少对甲烷排放的影响等。

若尔盖湿地作为黄河源头,其水源地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调节径流、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流域乃至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敏感区与关键区。其涵养水源的功能正在降低。熊远清等[54]揭示了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涵水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和土壤沙化;李玫等[55-56]对比研究了若尔盖湿地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涵水的垂直变化特征,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

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上,其评价标准缺少统一标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利用社会经济学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对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估。Zhang X等[57]对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多标准估算,将社会因子(社会福利)引入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中,并重新估算了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其价值大为增加;Cui Q等[58]将有机质、TN、TP等地理化学指标纳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中;庞丙亮等[59]运用经济学中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和旅行费用法等价值评价方法,定量评估了2011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曾炼等[60]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建模,评价了若尔盖县草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均认同了若尔盖湿地具有很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其生态安全与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到流域安全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邹长新等[61-62]围绕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外界胁迫作用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提出了生态安全监测方案,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借助RS和GIS技术,对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3 若尔盖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

若尔盖湿地拥有很多的湿地资源,物种丰富,基因多样,特有种多,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地区之一。对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水鸟资源的普查、两栖动物的生境选择及分布格局、土壤动物、植物群落及药用植物的利用、微生物(土壤、水)等方面的研究。张国钢等[2]等调查了若尔盖湿地中水鸟资源及分布格局;高立波[1]调查了黑颈鹤迁徙繁殖路线;刘洋等[63]调查了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戴建洪等[4]调查了若尔盖湿地中特有高原林蛙、倭蛙和岷山蟾蜍等两栖动物的生境选择及其分布格局;张晋东等[5-6]研究了3种无尾两栖动物成体和亚成体适应高原环境的状况;陈蓓等[64]研究了人工切割不同规格草皮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指数以及切割面积和物种丰富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吴鹏飞等[65]分析了若尔盖湿地不同退化阶段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响应及退化阶段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Feng S等[66]分析了湿地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Yun等[67]探讨了厌氧和有氧条件下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唐杰等[68]分析了若尔盖湿地不同退化阶段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牛佳等[69]分析了干湿土壤条件下若尔盖高寒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Chen X等[70]研究了若尔盖湿地水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Gu Y等[71]通过对若尔盖湿地中的喜温泉古菌门基因序列分析,揭示了其多样性和土壤温度的正相关关系;郑有坤等[72]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探讨了其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密切关系。

4 历史生态学研究

若尔盖湿地在地质史中,其气候变化和欧洲同步,能较好的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为全球环境变化敏感地带之一。从历史生态学的视角,从湖泊沉积物、孢粉、碳同位素等方面研究若尔盖地区的气候变化。Duan等[73]通过GC-MS气象色谱质谱分析若尔盖湿地脂类组成和成岩过程;Zheng Y等[74]通过对脂类标记物的分析了若尔盖湿地新世纪气候变化特征;Zhao Y等[75]分析了其植被和气候变化原因,通过对若尔盖地区花粉的研究探讨其古气候;Guo C等[76]通过脂类标记物研究了若尔盖湿地的不稳定性以及泥碳累积与季风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何奕忻等[77]从气候变化、植被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沼泽发育的影响以及区域文化发展和气候变化4个方面进行探讨,用历史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5 000 a来气候变化与若尔盖湿地的历史。

5 研究展望

21世纪以来,国内对若尔盖湿地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在波动中逐渐升温的态势;国外文献显示若尔盖湿地的研究总体上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见图1。2004—2007年,若尔盖湿地研究急剧升温,其国内出版的论文达到12篇的峰值,随后2008年2014年其数值开始波动上升;出版的英文文献于2010年、2012年分别达到7篇的峰值,于2014年上升为8篇。研究内容、方法上呈现多样化并逐渐深入的趋势,产出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若尔盖湿地的气候变化、现状评估、退化原因和湿地恢复重建措施、生物多样性研究、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及其评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政策及对策研究、以及历史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学科交叉,并利用现代化的测量监控手段(RS,GIS,GPS等)对若尔盖湿地进行较大时空跨度的研究。对若尔盖湿地的研究中,退化现状及其原因、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等方面已在学术界上取得广泛的认同,但因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缺少统一的国内或国际标准,其评估值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若尔盖湿地退化现状已获得广泛的关注,其原因为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共同胁迫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但以下几个方面还比较薄弱:1)生态安全监测和评价;2)湿地恢复措施与评价;3)湿地文化,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藏族、羌族等)的保护和传承;4)生态服务价值与评价;5)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未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1)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的关键区,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安全不仅关乎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健康,同时也关乎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健康。作为黄河源区,其生态安全对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尔盖地区鼠患的发生研究已有报道,但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引进理论与国内的实情相结合的初步阶段。有学者进行了个案研究,对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湿地生态安全管理和调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对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的报道仅有邹长新基于3年的GIS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61-62]。以后要在指标体系、数据获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在时空尺度上进行更大范围的监测和评价。

2)若尔盖湿地退化的原因已获得学界的广泛认同,针对其退化机理进行有效的湿地恢复措施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对其有效性的评价应纳入更大的景观尺度上进行,不局限于某一区域。然而,退化湿地的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行政管理、财政支持等措施外,若尔盖湿地的恢复重建需要在湿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明确的功能分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恢复,同时还需要获得当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理解、参与支持,从而进行合理有序的生态旅游活动,并采取适当的生态补偿。因此在湿地恢复的同时需要加强当地环境保护的宣传,加强当地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适时更新环境保护与恢复实践的理念;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湿地恢复实践经验,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举措,进行湿地恢复重建。湿地恢复后的生态评价应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三者的需求。

3)当地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和羌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若尔盖湿地进行了适应性的改造,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生态知识。在当今社会中,民族生态知识已被证实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湿地退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为脱贫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干扰加剧[78]、市场化运作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都对当地民族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其生态文化不仅是重要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及和谐发展,增加社会文化多元性。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丧失的普遍性使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其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继承发展本地优秀文化。

4)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湿地生态服务的价值和评价现在还缺少统一的标准,因此导致了因采用的评价标准、指标和方法的不同,其评估的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积极探讨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价标准、指标,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目前已经基本从引进国外的理念阶段发展到拥有独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初步建立了法律框架,其理论已经应用于多种自然资源的生态补偿实践中,如矿山、河流、湖泊等,但对若尔盖湿地的生态补偿实践的研究现在还很少,仅有生态内外补偿与代际补偿相结合的模式[45]、生态补偿政策方面的研究[33]。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理论的本土化进程,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补偿的实践中,探讨居民参与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方式,创造性的将生态补偿原则因地制宜地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从而进一步丰富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1] 高立波,钱法文,杨晓君,等.云南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迁徙路线的卫星跟踪[J].动物学研究,2007,28(4):353-361.

[2] 张国钢,戴强,刘冬平,等.若尔盖湿地水鸟资源季节变化[J].动物学杂志,2013,48(5):742-749.

[3] 戴强,戴建洪,张晋东,等.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无尾两栖类陆地核心生境[J].生态学报,2005,25(9):2256-2262.

[4] 戴建洪,戴强,张明,等.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三种无尾两栖类夏秋季生境选择[J].动物学研究,2005,26(3):263-271.

[5] 张晋东,戴建洪,戴强,等.若尔盖湿地3种无尾两栖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位宽度[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5):665-668.

[6] 张晋东,傅之屏,李玉杰,等.若尔盖湿地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的日活动节律[J].四川动物,2007,26(2):312-315.

[7] Shang X,Tao C,Miao X,et al.Ethno-veterinary survey of medicinal plants in Ruoergai region,Sichuan province,China[J].Journal of Ethno Pharmacology,2012,142(2):390-400.

[8] 田应兵,熊明标.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评价[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24(3):161-165.

[9] 陈玲,王根绪,王惠林.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若尔盖县LUCC时空特征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21(4):277-283.

[10] 闵文彬,彭国照,罗磊,等.若尔盖湿地TM影像判识特征[J].气象科技,2008,36(1):108-111.

[11] 张宝雷,张淑敏,周万村.基于多源数据的若尔盖湿地土地利用遥感自动调查[J].土壤,2008,40(2):283-287.

[12] 刘经星,梁玉祥.浅析若尔盖沙化区地形特征[J].草业与畜牧,2009(4):8-10.

[13] 邓茂林,田昆,段宗亮,等.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J].山地学报,2010,28(2):240-246.

[14] 邓茂林,田昆,杨永兴,等.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力[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1):58-62.

[15] Xiao D,Tian B,Tian K,et al.Landscape patterns and their changes in Sichuan Ruoergai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0,30(1):27-32.

[16] 郭洁,李国平.若尔盖气候变化及其对湿地退化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7,26(2):422-428.

[17] 高俊琴,欧阳华,张锋,等.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氮矿化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J].湿地科学,2008,6(2):229-234.

[18] 戴洋,罗勇,王长科,等.1961—2008年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气候变化和突变分析[J].冰川冻土,2010,32(1):35-42.

[19] 廖捷.基于Z指数的若尔盖湿地干湿变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83-86.

[20] 张晓云,吕宪国,顾海军.若尔盖湿地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湿地科学,2005,3(4):292-297.

[21] 高洁.四川若尔盖湿地退化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6,25(4):48-53.

[22] 陈陆.若尔盖湿地:黄河“蓄水池”严峻的沙化现实[J].中国三峡建设,2008(2):36-43.

[23] 李斌,董锁成,江晓波,等.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112-115.

[24] Bai J,Hua O,Cui B,et al.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 of alpine wetlands on the Zoige Plateau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5):2225-2245.

[25] Xiang S,Guo R,Wu N,et al.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Zoige Marsh in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J].Wetland Restoration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9,35(4):553-562.

[26] Pang A,Li C,Wang X,et al.Land use/cover change in response to driving forces of Zoige county,China[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Informatics,2010,2(6):1074-1108.

[27] Zhang X,Liu H,Xing Z.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Ruoergai-the highest altitude peatland in Qinhai-Tibetan plateau,China[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Environme,2011,5(1):1019-1102.

[28] 董昭林,张天双.若尔盖湿地资源概况及保护利用措施[J].草业与畜牧,2012(7):37-39.

[29] 王焱,刘国东,秦远清,等.基于水分运移的若尔盖湿地SPAC模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39(5):16-20.

[30] 吴俐莎,唐杰,罗强,等.若尔盖湿地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与微生物关系的研究[J].土壤通报,2012,43(1):52-59.

[31] 王文丽,董治宝,颜长珍.基于景观结构方法的若尔盖高原土地退化趋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0):117-122.

[32] 陈均烽,陈其兵,宋国平.郎川公路沿线湿地植被类型及水文变化初探[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3):49-51.

[33] 焦晋川,杨万勤,钟信,等.若尔盖湿地退化原因及保护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7,28(1):99-102.

[34] 姜凌,王成璋.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443-445.

[35] 李斌.若尔盖湿地沙漠化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45-149.

[36] 王进琼,邓茂林.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分区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44-22024.

[37] 戴旭宏.推进若尔盖草原湿地国家级生态特区建设战略研究[J].农村经济,2013(11):65-68.

[38] 梅燕.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构想[J].生态经济,2003(10):120-121.

[39] 雷国琼,刘娜.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5):732-736.

[40] 毛长义,艾南山.形象导向的旅游地开发模式探讨:以若尔盖湿地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2):89-92.

[41] 毛长义,艾南山,易成波.形象导向型旅游地开发策略探析:以若尔盖湿地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7-60.

[42] 刘娜,唐勇,方艳.若尔盖湿地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及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7,23(5):82-86.

[43] 阮莉萍.论若尔盖湿地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建设[J].现代情报,2010(11):62-64.

[44] 刘长秀,张伟.若尔盖高寒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16718-116721,16724.

[45] 冯琼,焦晋川,杨涛.浅析若尔盖湿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措施[J].四川林勘设计,2008(2):11-13.

[46] 陈克林,杨秀芝,陈晶.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补偿政策研究[J].湿地科学,2014,12(4):419-423.

[47] 吕铭志,盛连喜,张立.中国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比较[J].湿地科学,2013,11(1):114-120.

[48] CuiQ,Wang X,LiD,etal.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method integrating 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soil in Zoige wetland,southwest China[C]//18thBiennial ISEM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Model,2012,13:1153-1527.

[49] 陈槐,高永恒,姚守平,等.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J].生态学报,2008,28(7):3425-3437.

[50] 李丽,雷光春,高俊琴,等.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对若尔盖木里苔草沼泽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J].湿地科学,2011(2):173-178.

[51] Tian J,Chen H,Wang Y,et al.Methane production in 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substrate and soil depth in Zoige wetlands on Tibetan Plateau[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31(2):121-125.

[52] 蒋娜,陈紫娟,曹轶,等.低温湿地甲烷古菌及其介导的甲烷产生途径[J].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137-145.

[53] Yang G,Chen H,Wu N,et al.Effects of soil warming,rainfall reduction and water table level on CH4emissions from the Zoige peatland in China[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4,78:83-89.

[54] 熊远清,吴鹏飞,张洪芝,等.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源涵养功能[J].生态学报,2011,31(19):5780-5788.

[55] 李玫,罗鸿兵,宋慧瑾,等.若尔盖湿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动态模拟[J].人民黄河,2014(3):64-66.

[56] 李玫,曾永刚,高珊.不同退化湿地土壤含水量纵向变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1):76-78.

[57] Zhang X,Lu X.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for the Ruoergai Plateau Marshes in southwest China[J].Special Section:Ecosystem Services Valuation in C,2010,69(7):1147-1463.

[58] CuiQ,Wang X,LIC H,et al.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alysis of CO2managementbased on land use change of Zoige alpine peatwetland,Tibetan Plateau[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4,76:158-165.

[59] 庞丙亮,崔丽娟,马牧源,等.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湿地科学,2014,12(3):273-278.

[60] 曾炼,张文秀,刘刚,等.若尔盖县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以若尔盖退化草地改良示范工程项目区为例[J].草业与畜牧,2013(6):48-51.

[61] 邹长新,陈金林,李海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3):53-58.

[62] 邹长新,江峰琴,李海东,等.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监测方案研究[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3(5):4-8.

[63] 刘洋,孙治宇,赵杰,等.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J].四川动物,2009,28(5):768-771.

[64] 陈蓓,孙辉,秦纪洪,等.朗川公路若尔盖湿地段人工移栽草皮的群落生态学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68-71.

[65] 吴鹏飞,张洪芝,崔丽巍,等.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对高寒草甸退化的响应[J].土壤学报,2013,50(4):786-799.

[66] Feng S,Zhang H,Wang Y,et al.Analysis of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soil of Zoige Alpine Wetland[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9,29(5):260-266.

[67] Yun J,Ma A,Li Y,et al.Diversity ofmethanotrophs in Zoige wetland soils under both anaerobic and aerobic condi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2(8):1123-1232.

[68] 唐杰,徐青锐,王立明,等.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退化阶段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1(5):677-686.

[69] 牛佳,周小奇,蒋娜,等.若尔盖高寒湿地干湿土壤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生态学报,2011,31(2):474-482.

[70] Chen X,Feng S,Zhang H,et al.Investiga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water of Zoige Alpine Wetland[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31(4):205-211.

[71] Gu Y,Jurgens G.,Zhang X,et al.Analysis of the nonthermophilic Crenarchaeota phylogeny in the swamp soil of Zoige plateau wetland[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4):201-205.

[72] 郑有坤,王宪斌,辜运富,等.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氨氧化古菌的多样性[J].微生物学报,2014,54(9):1090-1096.

[73] Duan Y,Ma L.Lipid geochemistry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Ruoergai Marsh deposit(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J].Organic Geochemistry,2001,32(12):1144-1429.

[74] Zheng Y,Zhou W,Meyers P A,et al.Lipid biomarkers in the Zoigê-Hongyuan peat deposit:Indicators of Holocene climate changes in West China[J].Organic Geochemistry,2007,38(11):1927-1940.

[75] Zhao Y,Yu Z,ZhaoW.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histories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controls by insolation-driven temperature ormonsoon-derived precipitation changes?[J].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011,30(9/10):1173-1184.

[76] Guo C,Luo F,Ding X,et al.Pala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Tangke and Riganqiao peat sections in the Zoige Plateau,China[J].Climate and Vegetation Dynamics,Eastern ASIA,2013,286:19-28.

[77] 何奕忻,吴宁,朱求安,等.青藏高原东北部5000年来气候变化与若尔盖湿地历史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34(7):1615-1625.

[78] 郑群英,泽柏,李华德,等.若尔盖沼泽草甸载畜量变化[J].草业与畜牧,2009(6):14-16.

(责任编辑 韩明跃)

Research Progress on Zoige Wetland

Wang Xuehua1,2,Tian Kun1

(1 National Plateau Wetlands Research Centre,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China;2.College of Foreign,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China;)

Zoige wetl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regional,national and even global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geographic location.However,there are severe problems in sand area increasing,landscape fragmentation worsening and wetland services decrease.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correlational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about Zoige wetland from 2000 to 2014 had been view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since 2000,the research on Zoige has been deepened,with a diversity in researchmethods and the use ofmodern technologies,whichmainly focuses on the status quo of Zoige,the cause of degradation and its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biodiversity,wetland service valu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historical biology research.With the analysis,the weakness in the study as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eco-compensation,cultural heritage especiallyminorities,and wetland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afterward.

Zoige(ruo'ergai)wetland;ecology;diversity;service function;restoration

S714

:A

:2095-1914(2015)06-0104-07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6.017

2015-0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97)资助。

第1作者:汪学华(197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湿地生态。Email:wxh117@sina.com。

猜你喜欢
若尔盖生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绿龟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