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S平台PBL结合CBL教育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01 22:11张帆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张帆等

摘要:本文探讨基于PACS平台PBL结合CBL教育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随机选取临床本科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PACS平台PBL结合CBL的教育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教学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堂理论学习加幻灯片实习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对两组被试学生进行理论、读片考核及问卷调查,并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整体成绩、课程满意度、授课教师的评价、人际关系处理及自主学习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基于PACS平台PBL结合CBL教育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同时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 PACS平台;PBL; CBL

传统医学教学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课程繁多,理论课与见习课不同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不高。传统教育对我国的社会进步、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传统教育的一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校将PACS教学平台与PBL结合CBL的教育模式应用在医学影像教学中,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找到新的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每班均50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基于PACS平台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堂理论学习加幻灯片实习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为确保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实验成果更具说服力,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两组学生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并对两组成员的年龄、性别比例、入学时高考平均成绩做了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学生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学习能力和素质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1.2 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教材均采用许茂盛主编《医学影像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完成每周4课时的教学任务。本次实验教学是建立在PBL和CBL教学模式基础上,且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实验组的教学方法:在第一节课教师将实验组随机分为5个互助小组,每组10人,保持每个小组成员在每节课轮流担任组长一次,并介绍PACS平台和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本组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每节课结束之前以临床常见疾病为题布置作业,内容包括疾病分型、病因、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征象、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病理学改变、分期、鉴别诊断等。学生在课后可利用手中教材和PACS教学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接下来的课程中教师会介绍几个与布置作业相关的临床病例,并引导学生进行10~15分钟的组内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须完成该病例的诊断及影像学报告书写。讨论结束后每组组长依次将得出的诊断结果、诊断方法以及影像学报告一并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对原有病例进行系统全面地讲解,根据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纠正所出现的问题。最后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1.2.2对照组的教学方法:对照组课程全部在普通教室进行,授课方式为传统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器官系统课堂理论学习加幻灯片实习教学模式。

1.2.3教学任务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读片考核(满分为50分),再进行以下问卷调查:①所授课程满意度(60分以下不满意,60~80分比较满意,80~100分很满意)。②授课教师评优率(60分以下不满意,60~80分比较满意,80~100分很满意)。③人际关系测试量表 (20~38分性格孤僻,39~54分人际关系不好,55~69容易被人忽略,70~85分优秀,85~100分非常优秀)。④标准自学能力调查(60分以下自学能力很差,60~79分自学能力一般,80~100分自学能力很强)。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对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分数做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和读片成绩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且实验组对课程满意度、授课教师评价、处理人际关系、自主学习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PBL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教师背景知识讲解并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得出结论”。CBL教学法是以案例为核心、问题为先导,进而通过学生自身对问题所涉及知识进行查阅资料,结合案例独立思考,之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共同完成其教学和学习过程。CBL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教师介绍病例引导学生思考——组内讨论——组长汇报——教师总结点评” 。

PBL与CBL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PBL与CBL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二者均需要关于问题或病例资料的收集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均需要进行组内讨论等。然而,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如PBL减少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比重,不利于学生对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CBL不仅提倡学生去收集资料和讨论,更强调教师的引导;PBL更适合初学者,CBL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则需要讨论成员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

本次实验教学中充分结合了两者在教学目的、方法上的优点和共性,并进行适当改进。利用PBL教学模式的方法事先对有关疾病资料进行收集和学习,之后应用到CBL教学模式对病例的讨论学习中,这样即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临床工作感觉,又弥补了学生由于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不足的缺陷。

实验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出的优势:①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升。②给与学生更多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增进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③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增进了师生感情并加深了对疾病的记忆和理解。④PACS平台给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便利,通过接触真实的病例和影像学报告书写为以后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点:①占用了大量课后时间,增加了学生身体和精神负担。②目前没有适合新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③新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在课程准备、病例收集、课程时长的掌握以及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方面要求均较高。

PBL和CBL教学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各大专院校对新的教学模式还处在观望或实验教学阶段,希望本校在基于PACS平台PBL结合CBL教育模式总结出的经验,可以为其他院校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编辑∕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