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退役运动员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2015-06-02 02:33孙婉婷于晶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

孙婉婷 于晶

摘要:该研究主要采用心理测量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针对210名辽宁省退役运动员进行调查,对不同年龄的退役运动员主观幸福感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按不同年龄阶段分成5组,结果显示:(1)老年退役运动员知足充裕体验水平、心态平衡体验明显高于中青年退役运动员;(2)青年退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体验水平明显高于其余组;(3)老年退役运动员的成长发展体验明显低于中青年退役运动员。(4)中年退役运动员在人际关系适应水平上要与其他四组年龄层退役运动员有明显差异。鉴于此,该研究从年龄分布上总体探析退役运动员主观幸福感水平,而且从主观幸福感的几个显著因素上推断出可能导致了中年退役运动员主观幸福感体验水平偏低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深入了解。

关键词:不同年龄 退役运动员 主观幸福感 心理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b)-0039-05

Comparative Stud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Retired Athletes at Different Ages

Sun Wanting YuJing

(College of Sport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Liaoning,China)

Abstract:By the way of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ata statistics ,the study has investigated 210 retired athletes in liaoning province.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subjec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retired athletes from different ages .The retired athletes is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in the aspect of content abundant experience level and balanced state of mind experience level ,the elderly retired athletes have obviously higher level than that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retired athletes; Second,the mental health experience level of the yout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st of the group; Third,the elderly retired athletes have significantly lower growth experience level than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retired athletes; Fourth, the middle-aged retired athletes is turne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four groups in interpersonal level.therefore ,this study has explore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retired athletes from different ages .And also inffered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the low subjective well-being experience level according to several significant factors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group and insight into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Key Words:different ages ;retired athletes;subjective well-being

在退役運动员这一人群中,他们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状况等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专业运动队的稳定与发展、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吸纳与储备,更关系到其退役后一生的生存质量。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深入了解。纵观这方面的相关文献,大多局限于对退役运动员就业方面的探讨,而对其心理方面的关注则少之又少[1-4]。鉴于此,该研究探析退役运动员主观幸福感水平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该研究以210名辽宁省退役运动员作为被试。样本构成的具体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心理测量法,该研究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修订版)[5]作为测试工具,对辽宁省退役运动员进行统计抽样进行大面积的测试。该量表共有10个维度,包括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发展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其中,知足充裕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体验;社会信心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对社会发展态势的心理体验;成长进步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发展进步方面的心理体验;目标价值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心理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对自我悦纳方面的心理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在身体适应方面的心理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在心态调适方面的心理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在人际适应方面的心理体验;家庭氛围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心理体验。该量表采用6级记分的方法,包含40个项目,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性。

(2)数据分析法,采用SPSSWIN11.5软件统计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具体的统计方法如下: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进行数据的离散与集中趋势统计,考察被试总体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与分量表上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不同群体的被试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与分量表上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调查样本的自然背景情况划分的不同群体作为分组变量,以主观幸福感总量与分量表得分作为结果变量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对组内变量多水平间的变异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Bonferroni)。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年龄的退役运动员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与分量表上的得分是否具有差异?本研究按不同年龄阶段分成5组,并对各组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与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2所示。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的退役运动员在知足充裕体验(F=4.107;P=0.001)、心理健康体验(F=6.213;P=0.000)、成长发展体验(F=3.261;P=0.008)、心态平衡体验(F=9.835;P=0.000)及总量表(F=3.028;P=0.016)的得分差异非常显著。人际适应体验(F=2.289;P=0.067)得分接近差异水平;在其它分量表上的得分未达到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表6。

由表2可知,5个年龄群体在知足充裕体验得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5~34岁、35~44岁与55岁以上这三组之间,即55岁以上年龄组的退役运动员知足充裕体验得分高于25~34岁与35~44岁两个年龄组的退役运动员。表3的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的退役运动员在心理健康体验分量表得分上具有差异,其中18~24岁年龄组与25~34岁、35~44岁、45~54岁三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18~24岁年龄组心理健康体验得分明显高于这三个组;55岁以上年龄组心理健康体验得分也高于35~44岁,两组间差异接近于显著水平。表4显示,在成长发展体验分量表得分上,55岁以上年龄组的退役运动员与18~24岁、25~34岁、35~44岁这三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55岁以上年龄组的退役运动员成长发展体验得分明显低于这三组。由表5可以看出,在心态平衡体验分量表中,45~54岁年龄组退役运动员的得分明显低于18~24岁、25~34岁与35~44岁三个年龄组;25~34岁、35~44岁和45~54岁三个年龄组的得分又明显低于55岁以上组;在18~24岁与55岁以上两个年龄组之间心态平衡体验得分较为接近,不存在差异。此外,对人际适应体验得分在年龄不同水平上进行了多重比较(Bonferroni),结果显示仅在18-24岁与45-54岁之间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59);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得分在年龄不同水平上的多重比较(Bonferroni)结果显示,18~24岁与45~54岁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48),18~24岁与45~54岁两个年龄组之间接近显著差异(P=.065)。

知足充裕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心理体验,具体表现为对个人及家庭客觀物质条件感到满意与否,对生活是否持有合理期待,是否能够承受由经济条件而带来的压力[6]。55岁以上年龄组的退役运动员与25~34岁、35~44岁两组相比表现出更为积极的知足充裕体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三个年龄组所面临的人生境况与压力不同有关。首先,25~34岁及35~44岁年龄段的中青年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与社会中,自身对经济与物质生活有着较高的渴求;其次,25~34岁年龄段处于创业与事业起步阶段,面临着发展事业与提高生活质量双重压力。如家庭条件好者,父母可能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或其他方式的帮助,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压力;如家庭条件不好,需完全依靠自己打拼,凭借自己实力创造物质与经济条件。35~44岁这一年龄段面临的生活压力与25~34岁相比要更大,他们即面临工作压力,还面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养子女的多重经济与生活压力。与其相比,55岁以上年龄组已步入老年阶段,他们自身对物质方面的要求要低于中青年人;另外,由于他们多年的积累,已具有一定的物质与经济基础,所承受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对个人及家庭的客观物质条件更容易感到满意。此外,年龄偏长的运动员退役时就业压力要小于年龄小一点的运动员,也就是年龄偏大的运动员当时更容易就业,其就业机会要大于年龄小一点的运动员,其就业机会不同,可能也会导致老年退役运动员知足充裕体验水平高一些。毕明等人[7]在其研究中指出,55岁以上群体“知足充裕体验”得分最高,原因在于城市居民中的这一群体不论是干部或工人,离退休后均处于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有效保障之中,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所以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充满信心、对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能够保持一种合理的期待。这一结果可能也是本研究55岁以上年龄组退役运动员知足充裕体验得分较高的原因之一。

心理健康体验反映了人们在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体验[8]。毕明等人研究指出,年龄因素对“心理健康体验”的影响显著,老年群体明显高于中青年群体,中年群体在此分量表得分最低。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青年退役运动员心理健康体验得分明显高于中年组。老年退役运动员心理健康体验得分较高,可能与这一年龄段所处的生活状况有关。老年群体一般退休在家,闲暇时间充裕,保持着与邻里较高的交往频率,感情沟通便利;并且老年人多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以安享晚年为人生主要目的,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同时,老年人由于经历了多年的生活磨砺,已积淀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当面临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此外,老年人在面临困难或处理日常事物时,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亲人或社会支持,这些支持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积极情感体验[9][10]。而中年退役运动员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承载着社会和家庭较高的期望和压力,这一群体在工作中即面临着工作自身的压力,还面临着与领导、同事等关系的处理;在家庭中又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生活压力与家庭责任,容易不堪压力而身心疲惫。同时,中年群体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由于精力与经历的“双重”有限,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还难以表现出从容与镇定。与中年退役运动员相比,青年退役运动员一部分进入大学校园,自身还没有开始独立的生活,还有一部分或工作、或没有就业,但总体来看,这一群体无论是工作、学习或没有就业,但在一定程度上其经济可能还要依赖于父母,所以他们的工作压力或生活压力均要小于前者。因此,他们也更容易保持充沛的精力与开朗的性格,在面对困难时由于获得更多亲人或社会支持而表现出更从容的应对。

老年退役运动员成长发展体验得分明显低于18~44岁这一中青年群体。说明老年人与中青年相比,在生活中不能经常地感受到自己获得进步,也没有将生活作为自己成长、发展与提高的途径,对于未来的生活没有设置更为明确的目标。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守成心态较符合,这一年龄段已离开或将要离开工作岗位,对事业上已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在生活方面,无论生活质量高低,他们由于自身的精力、体力或心态使然只追求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追求安享余年的目标,不会过分追求自身在生活中是否能获得进步,也不会过多关注自己是否在生活中获得成长、发展与提高的机会。由于守成的心态,对于未来的生活主要持一种随遇而安、稳定为主的态度,因此不会再人为地设置一些更高目标而自寻烦恼。与其相比,中青年群体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对事业有着一定的进取心,并渴望有机会来展现自己;在生活中,能够积极面对并设置自己的生活目标,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逐步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并能够在此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成长。

心态平衡体验反映的是人们在人际适应方面的心理体验。上述结果表明,在5个年龄组中,45~54岁组心态平衡体验得分最低,而55岁以上年龄组的得分最高。这说明老年退役运动员对待自己的生活状况与生活经历能够坦然接受,当别人生活好于自己时也能够坦然接受;而45~54岁这一中年群体在面对自身与别人生活时,则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平和对待自己与别人的生活。年龄阶段较为接近的两个年龄组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毕明等人在其研究中分析老年人心态平衡体验得分较高,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其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能够正确认识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老年人心理上常有的“怀旧”情结,可能会引导他们经常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生活纵向比较,较易得到满足。笔者认为这一分析有其合理之处,但可能也与老年人安于现状和经常保持平和心态有关。这种心态会使得老年人在面对自己生活状况时,无论好与坏,都能坦然接受;由于保持平和心态,在面对别人生活时,当对方好于自己时,会以平稳心态接受,当别人生活不如自己时,也不会持有骄傲或鄙视态度去对待。与其相反,45~54岁这一中年群体本身对物质生活具有较高的追求,另外自身已建立家庭多年,背负一定的家庭责任,希望通过多年的工作或其他一些途径提高生活水平,使自己及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较好的生活状况。但由于其自身知识、能力、机遇及经历所限,他们不可能完全实现理想,当他们认为付出很多回报很少时,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会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感到社会不公平。

18~24岁年龄组人际适应体验得分高于45~54岁,可能与青年退役运动员所处的环境和位置、与其性格特点有关。这一年龄段的退役运动员一部分步入大学的校门,生活在学校中,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仅需处理好师生、同学及家人关系既可。由于不涉及到各种利益冲突,所以相互之间较易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相互之间也较易能够理解、忍让。也有一部分退役运动员已参加工作,可能面临着与同事、领导等关系,但由于他们步入工作时间相对较短,无论是待遇还是职务还处于底层,与其他人还较少产生各种利益冲突,与同事和领导也容易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外,由于青年人具有热情奔放、开朗、对别人较少防范意识,较易与人沟通与交流,也使得其容易拥有较为亲密的朋友和较为真诚的人际关系。当然,还有一部分退役运动员没有工作,正处于求职或创业中,当他们一部分人屡屡遭受失业或创业失败时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厌倦与人交往。但总体而言,这一群体由于其年龄特点,人际适应体验应处于积极状态。而中年退役运动员与青年组相比,在工作中较易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而导致矛盾的产生,中年人由于生活磨练与社会阅历的增多,对其他人的防范意识要更强一些,这些因素可能都导致了中年人比青年人要难于形成心心相印的朋友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也难于做到开诚布公,并经常会感到孤独。

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得分上,18~24岁与45~54岁两个年龄组存在明显差别,即青年退役运动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中年群体。这一结果得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部分支持。如有研究对18-90歲年龄段的个体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1];迪涅等也发现个体的积极情感从20多岁到80多岁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即个体在20岁前后是主观幸福感和积极情感比较高的时期[12];严标宾等人[13]对48个国家和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们有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在对我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主观幸福感测查中,发现青年人群在评估主观幸福感的多个维度上,均不同程度的高于老年组[14]。也有学者提出青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可能是由于年轻人情感丰富细腻,以积极情感为主。

青年退役运动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之所以高于中年组,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两个年龄群体所处的人生境况、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不同有关。青年退役运动员之所以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可能因为这一年龄段还没有或刚刚步入社会,涉世不深,当面临压力时较容易获得社会支持;这一年龄群体主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会更容易获得家人与亲人各种支持,当遇到事情时更能从积极角度考虑;由于他们还处于青年阶段,他们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更易拥有真挚的朋友、融洽的关系,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此外,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也会较为积极,能够经常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收获与进步,这些可能都会促使青年人拥有更为积极的生活体验,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而45~54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中年人要面临着远大于青年人的生活与经济压力,还要承担较大的家庭与社会责任,还要面临着工作中与生活中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他们在此过程中却无法获得与青年人一样多的家庭或社会支持,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了中年退役运动员主观幸福感体验水平偏低。

3 结论

在年龄这一指标上,老年退役运动员知足充裕体验水平、心态平衡体验明显高于中青年退役运动员;青年退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体验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三个组;老年退役运动员的成长发展体验明显低于中青年退役运动员。中年退役运动员在人际关系适应水平上要与其他三组年龄层退役运动员有明显差异。中年人要面临着远大于青年人的生活与经济压力,还要承担较大的家庭与社会责任,还要面临着工作中与生活中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他们在此过程中却无法获得与青年人一样多的家庭或社会支持,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了中年退役运动员主观幸福感体验水平偏低。

参考文献

[1] 姚小林.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研究,2006.

[2] 李卫红.我国中部地区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与对策研究,2007.

[3] 刘琼.湖南省退役运动员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研究,2007.5.

[4]王进.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定性分析:成功与失败的个案研究[J].心理学报,2008,40(3):368-379.

[5] Ryff,C.D.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719-727.

[6]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 Bull 1984,95(3):542-575

[7] 畢明,孙承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鲁行经院学报,2002(2):126-127.

[8] Diener E,Lucas R.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societal levels of happiness:relative standanrds need fulfillment,culture,and evaluation theory.J Happ Stud 2000:141-78.

[9] 郑宏志,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2005,15(5):83-85.

[10] 郑宏志,陈功香.314名城市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2005,14(9):820-821.

[11] 王芳,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 575-576.

[12] 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ersonality.In:Hersen M., Van H.Advanced Personality. The Plenum Series in Social/Clinical Psychology.New York: Plenum Press,1998:311-334.

[13] 严标宾,郑雪,邱林.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26(5): 853-855.

[14] 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3):167-171.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心理小测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