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场油库安全管理

2015-06-02 11:53宋瑞平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油库安全人性化

宋瑞平

摘 要:安全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机场油库由于其储存介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对一个油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机场油库是储存航空油料的基地,承担着保障机场航班正常供油的重要任务,航空油料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和流动性等特点,如果对其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影响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降,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油库安全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因机场油库日常管理失误而造成事故的事情时有发生,加强油库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油库安全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小型机场油库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对企业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油库 安全 人性化 细节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98-01

1 机场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不管经营机制如何转变、机构如何改革,都始终不能忘记安全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永恒主题。安全对于一个油库,它的意义在于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更在于企业财产的安危,不讲安全,哪怕是轻轻的一碰就能使“易燃易爆”的油品怒火爆发;不懂安全,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疏忽,就可能让操作中的生命处于危险。安全是企业生产的稳定剂,安全生产始终摆在第一位,这是基于油料企业的安全生产特点所决定。

2 机场油库安全管理现状

(1)设施设备重投入轻保养。在航油公司2014年度安全审计情况报告中指出:在对各航油公司安全审计过程中发现日常保养和检维修问题占全部问题的12%,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反映出各单位对设施设备的更新和投入比较重视,对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则不够重视,也未能针对性地加强维修力量的培养,基层维修力量薄弱,人员积极性不高。

(2)安全培训不到位。调查显示: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隐性的或轻微的“违章”情况依然存在,反映出油库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采取应付态度,缺乏针对性,培训中“填鸭式”授课、古板的硬性宣讲等方法,往往直接导致员工的消极应对和培训效果不理想,导致年年月月有培训,次次培训效果不明显。

(3)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应急反应能力不强。一是预案内容中将职责明确到人而不是岗位,看似分工到位,职责清楚,但事故现场复杂多变,如果人员发生变化,那预案将成为一纸空文;二是把现场救援行动布置得太具体,如:救援人员何时到达现场、现场救人时哪些人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从而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以及原定指挥人员与临时指挥人员的区别,重“演”而轻“练”,不能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基本都是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应急预案,层层报批。大多数基层员工对预案不熟悉,往往是在应付考核、检查时才把预案拿出来,加上围绕预案组织的演练太少,导致在演练中对救援意图理解不透,执行不到位。

(4)安全防护问题突出。安全防护措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与保障,搞好安全防护措施的管理,有利于安全、文明生产,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航油企业一直以来很重视职工的安全防护,在安全防护用品配置方面投入很多,但各单位员工对职业健康的影响重视程度不够,员工在作业中自我防护意识、使用防护用品的自觉性不够,使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3 油库安全管理新思路

鉴于上述种种问题和弊端,为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现提出以下思路。

践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即人区别自身以外一切物质并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也称人的本性或本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卓有成效的工具之一。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管理者的模范作用相结合。在一个单位,员工能否按规定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是否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等,往往和管理者的要求是否严格,是否做出表率有很大关系,只有管理者做出样子,员工才能心悦诚服。如果管理者一向简单粗放,大而划之,那员工也极有可能在工作中拖拉懒散,敷衍了事,消极应对,久而久之,极有可能危及安全。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相结合。生产任务的完成是靠具体的人实施的,而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不仅业务技术是一流的,而且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章守纪观念,而且还具备很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样的队伍,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才能事半功倍。

注重细节管理。翻开一本本由血泪书写的事故案例,人们会发现一幕人间惨剧的起因,往往是一个很小的差错,很小的闪失。一颗螺丝造成的事故,一根带子引发的血案并不少见,令人痛心。注重细节,要摒弃侥幸心理,不因“恶”小而为之。有些人往往是大的操作方面考虑很周到,执行很到位,但遇到看似微小的环节,侥幸心理就会占了上风,不戴安全帽,不放静电,操作前不检查安全工具是否合格,收发油过程中打手机等等,这些习惯性违章,乍一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甚至会夺去人宝贵的生命。注重细节管理要培养谨小慎微、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在一次夜间接卸槽车作业时,卸油前计量员读取自动液位装置显示1号罐油高为3840 mm,此次来油304 t,经验计算全部卸入1号油罐完全没有问题,开启油泵后,带班领导巡视各种设备运行正常。在卸了两个槽车后,计量员再次查看自动液位装置显示器,竟发现油高显示还是3840 mm,出于安全考虑,计量员立即携带量油尺上罐进行人工测量,发现油高已至8607 mm,而1号罐的安全高度是9000 mm。如果不是计量员在作业过程中认真巡查,及时发现自动液位装置显示异常,还继续卸油的话,那结果必定会导致1号罐冒油,后果不堪设想。原来卸油前自动液位装置就已故障,显示的是一个错误的高度。

油库是油料储存、收发的场所,油库安全工作是其它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油库管理的生命线,是改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时刻处于安全状态,油库的经济效益才能得以存在。油库储存的介质(油品)是易燃、易爆、易腐蚀、易产生静电的化学危险物质,内中蕴藏着潜在的危险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因此,油库安全生产的压力极大,不但对设备、环境的本质安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对油库负责人、各级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特别是直接介入生产工艺运行的操作人员的行為安全要求更为具体和严格。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油库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以人为本,培养职工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健全内部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精细管理,不断创新,变压力为不断进取的动力,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确保油库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巍,孙联峰,王利军.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2,18(1):12-13.

[2] 毛海蜂.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战国.“软硬”并举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2,11(3): 4,23-24.

猜你喜欢
油库安全人性化
油库爆炸
党建红 油库绿 和谐美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植物油库消防系统设计简介
基于ETAP的海外油库发电机组电力系统潮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