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术对5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临床分析

2015-06-05 15:35吴旭辉胡文峰洪钟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腓骨优良率踝关节

吴旭辉 胡文峰 洪钟源

切开复位术对5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临床分析

吴旭辉 胡文峰 洪钟源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对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临床效果。方.8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 按患者手术与否的意愿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24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选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0.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现,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3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术效果显著, 并发症低,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从生理结构发现,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构成。而从功能性发现, 踝关节接近脚跟, 支撑人体整个重量, 受力较大。可见踝关节容易骨折、脱位[1]。由于其功能的重要性, 如何治疗踝关节骨折并更好的恢复其功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研究本院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纳入8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 所有患者经X线、CT等检查和诊断符合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按其意愿分为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和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4例, 男16例, 女8例, 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为(32.6±8.1)岁。骨折原因:车祸伤3例, 摔伤6例, 扭伤13例, 高空坠落伤2例。观察组患者56例, 男39例, 女17例, 年龄21~59岁, 平均年龄为(32.8±8.5)岁。骨折原因:车祸伤9例, 摔伤15例, 扭伤23例, 高空坠落伤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患者取侧卧位, 对旋前外展型骨折患者双手握住足背、足跟上缘, 向远侧拔伸牵引后足旋后内收进行复位;对于旋前外旋型骨折患者拔伸牵引后足旋后内翻进行复位;对于旋后内收型骨折患者拔伸牵引后足旋前外展进行复位;对于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拔伸牵引后足旋前内翻进行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并夹板处理.8周后拆除夹板和石膏, 进行相关功能锻炼。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起开复位手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 外踝骨折患者选腓骨后外侧入路先使用解剖钢板对腓骨进行复位固定, 后踝骨折进行克氏针临时复位, 并拧入空心拉力螺钉。内踝骨折患者选胫骨远端内侧入路使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 并使用解剖钢板固定腓骨。C臂机透视复位及固定情况, 满意后缝合切口完成手术。术后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并进行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情况,随访所有患者1年观察并发症情况。根据治疗标准[3], 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骨折愈合正常;良:治疗后关节背伸、跖屈受限15°以内, 骨折愈合良好;可:治疗后关节背伸、跖屈受限16~30°, 骨折愈合轻度畸形;差:治疗后关节背伸、跖屈受限30°以上, 骨折愈合明显畸形。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后发现, 观察组优良率高达94.64%, 远高于对照组的70.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2.2 并发症 随访两组患者1年发现, 对照组患者中1例出现骨不连,4例出现愈合延迟,4例出现不同程度肿胀、疼痛、不适感, 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观察组仅1例出现愈合延迟,3例出现不同程度肿胀、疼痛、不适感, 无骨不连病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1, P<0.05)。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骨科中常见的骨折之一, 由于踝关节功能性较为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负重作用, 一旦丧失功能, 对患者生活影响极大, 所以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学者研究报道[4], 对于踝关节骨折不严重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 而有脱位的相应进行手法复位处理。此法由于无需手术, 大多数患者较能接受。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发现, 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临床上有效率仅为70%左右。且由于并不是所有的骨折均能在复位手法下维持解剖复位, 所以对治疗效果影响极大, 治疗后并发症较多, 如骨不连、愈合延迟、愈合畸形等。本文研究可见,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其优良率仅为70.83%, 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7.50%, 与上述研究相符。

手术治疗依旧是目前最好治疗骨折的方法。在申练兵等[5]的就研究中提到, 手术切开复位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清除骨折后关节内出现的血肿及骨碎片,不仅利于骨折的愈合, 还能防止炎症的发生, 促进恢复。而拉力螺钉及钢板复位固定效果均能很好的维持解剖复位, 预后良好, 并发症少。本文中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达94.64%,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14%, 好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申练兵等[5]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 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术效果显著, 并发症低,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 洪劲松, 潘永雄, 付小勇, 等.微创内固定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8):664-668.

[2] 苏世彪, 梁培根, 严颖坚, 等.踝关节骨折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比较.中医临床研究,2010,2(8):5-8.

[3] 俞光荣, 樊健, 周家钤, 等.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策略.中华创伤杂志,2011,27(4):336-340.

[4] 肖益明.148例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2.

[5] 申练兵, 谭俊铭, 王朝阳. 踝关节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07-1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46

2015-03-13]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腓骨优良率踝关节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崴脚千万莫忽视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