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

2015-06-05 15:35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呼气儿科

刘秀蜀 黄轶喆 邓灵东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

刘秀蜀 黄轶喆 邓灵东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 并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 了解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 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均明显低于预测值, 经治疗后其指标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检测客观而且重复性强, 与临床相关性好, 可动态观察, 是诊断哮喘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 应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肺功能检测;儿童哮喘;大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当前患病率持续上升, 与当前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 更与缺乏有效的哮喘诊断、检查及评估手段有关。肺功能对评价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价值[1], 在判定哮喘病情轻重程度上有一定的价值, 更是哮喘随访过程中的重要监测手段, 大量文献证实;肺功能监测可以改善对哮喘的控制[2]。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并予抗哮喘治疗后3个月复查肺功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儿科门诊的哮喘患儿43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4年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3]。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4.5~9.0岁, 平均年龄6.0岁。

1.2 检测设备 仪器采用德国耶格MS-Diffusion肺功能仪完成。

1.3 检测方法 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 用耶格肺功能软件LAB4.5X进行测定, 将被测患儿身高、体重等参数输入肺功能仪, 按照肺功能操作标准操作[4]。要求测试前由经正规培训的肺功能操作技术人员指导患儿正确的呼吸训练, 掌握正确的用力呼气动作, 测试时取站立位, 保持头部自然水平,全身放松, 夹上鼻夹, 含口嘴防止漏气, 分别测定3次, 取其中最佳值作为测定结果。

1.4 测定指标 ①大气道功能:FVC、FEV1、第一秒最大呼气率 (FEV1%)、PEF;②小气道功能: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FEF25、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 。

1.5 肺功能评定标准 按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数判定肺功能损害程度, >80%为正常.60%~80%为轻度损害,40%~60%为中度损害, <40%为重度损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43 例哮喘患儿通过肺通气功能检测, 发现其临床严重程度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

2.243 例诊断哮喘的患儿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 前后肺功能检测表明除病情稳定外, 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43 例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实测值占预测值变化( χ-±s, %)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调查显示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因此,哮喘的早期诊断及恰当治疗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观察到43例哮喘患儿在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FVC、FEV1、PEF和FEF25、FEF50)均明显低于预测值, 经治疗后其指标明显改善(P<0.05)。说明哮喘患儿有气道损伤及气流受限, 大、小气道均出现了通气障碍。而抗哮喘治疗可以改善通气障碍, 表现在临床病情好转及肺功能改善, 而且大气的功能恢复较小气道恢复更快, 提示哮喘患儿的治疗需要长期用药, 逐渐减量。故对于哮喘患儿应每3个月检测肺功能, 定期随访, 以指导临床给予相应治疗。哮喘严重度分级及肺功能指标变化如下:①间歇状态: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 肺功能正常, PEF或FEV1变异率<20%。肺功能显示无明显气道高反应性, 不需长期使用抗炎治疗,临床主要对症治疗。②轻度持续:时有临床症状, 肺功能正常, 但PEF或FEV1变异率20%~30%, 提示有气道高反应性,需长期使用抗炎治疗。③中度持续:每天都有临床症状, 肺功能PEF或FEV1为60%~79%正常预测值, PEF或FEV1变异率>30%, 说明患儿有肺功能受损及气道高反应性, 治疗时要在抗炎同时加用支气管扩张剂。④重度持续:每天有严重哮喘临床症状, 肺功能PEF或FEV1低于正常预测值60%, PEF或FEV1变异率>30%, 说明患儿病情危重, 需要增加药物剂量[5]。肺功能不仅能客观的反映气道堵塞的存在, 评估气道炎症的程度, 而且肺功能检测是一种物理检测方法, 对身体无任何损伤, 无痛苦和不适, 并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患儿家属易于接受等优点, 与X线胸片、CT等检查相比, 肺功能检测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

综上所述, 诊断哮喘的患儿应参考PEF或FEV1值进行哮喘严重度分级, 指导治疗, 并于抗哮喘治疗后每3个月行肺功能检测。因此肺功能检测及动态观察对哮喘的诊断及治疗都有着重大意义, 可以避免因缺乏客观的依据误诊, 导致患儿不能及时确诊, 盲目使用过多的抗生素和止咳药物, 或治疗后由于无肺功能检测, 患儿自行停止治疗, 造成病情反复, 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给患儿和家庭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肺功能检测客观而且重复性强, 与临床相关性好,应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1] 叶侃, 季伟, 周敏. 支气管哮喘患儿潮气呼吸肺通气功能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5,23(3):165-166.

[2] 洪建国. 开展支气管哮喘的无创监测.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4):241-243.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4] 郑劲平, 陈荣昌, 钟南山. 肺功能学.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5-94.

[5] 赵德育. 儿童哮喘严重度的临床评估.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5):3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51

2015-01-12]

517000 广东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呼气儿科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