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2015-06-05 15:35黄兰芳黄芳梁星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盆腔炎妇产科西医

黄兰芳 黄芳 梁星贤

我院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黄兰芳 黄芳 梁星贤

目的 分析本院中医与西医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盆腔炎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 均治疗3个疗程, 对其治愈情况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 对照组总有效.66.0%,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盆腔炎安全有效, 尤其在盆腔反复发作和慢性盆腔炎治疗中有显著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西医;盆腔炎;中药灌肠;抗生素

盆腔炎主要发生在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和腹腔膜, 是常见的妇科炎症,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发病率高, 且具有反复发作、治愈难的特点[1]。个人卫生条件、医疗条件以及妇科手术甚至计划生育手术中的无菌操作观念淡漠, 都会诱发盆腔炎, 性病引发的盆腔炎也在逐年增多。盆腔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腰酸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很可能会导致不孕、宫外孕等严重后果。本院在治疗盆腔炎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案, 一是西医治疗, 另一个是中医治疗,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 年1月~2014年12月3年间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 定义中医治疗为治疗组共50例, 西医治疗组为对照组也是50例,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要点[2]和《实用妇产科学》西医诊断标准[3],100例患者均确诊为盆腔炎。基本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基本资料(±s)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基本资料(±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年龄(岁)平均年龄(岁)急性盆腔炎患者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照组5017.8~45.330.9±1.5842治疗组5020.5~39.130.1±1.8644

1.2 方法 对照组慢性盆腔炎主要应用抗生素以及松解粘连的药物, 以利于粘连分解和炎症吸收。急性盆腔炎采用1000万U /d青霉素联合0.5 g 甲硝唑, 静脉滴注.7~10 d为1个疗程, 病情好转后将青霉素调整为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进行肌肉注射。慢性盆腔炎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用α-糜蛋白酶5 mg肌内注射, 隔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使用泼尼松5 mg, 口服3次/d, 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切记经期停药。治疗组采用的中药配方为蒲公英、鱼腥草、柴胡、当归、白芍、桃仁、红花、川芎。根据《中药治疗盆腔炎临床指导原则》对50例患者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针对湿热患者在上述组方中加用紫花地丁;寒湿者在上述组方中加桂枝;气滞血瘀者在上述组方中加延胡索、透骨草及土鳖虫等。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上述中药用水煎至剩余100~120 ml药液, 用纱布过滤, 药液温度降至38~41℃, 患者晚上排空大小便后, 取侧卧位, 抬高臀位至30°, 然后将14或16号导尿管插入肛门12~15 cm处, 用注射器将药液灌注并送至直肠5~6次。病情严重的, 在两侧分别侧卧30 min后, 再俯卧30 min, 最后平卧30 min, 尽量使药液保留2 h或更长的时间, 每剂中药灌注2次, 在月经期间停止灌用[4]。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后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 依据《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5]中疗效判定标准, 把治疗情况分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评价, 临床治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 妇科及 B 超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妇科及血象检查无异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 妇科检查及血象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妇科及血象检查有异常。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到 96.0%, 对照组患者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66.0%, 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

3 讨论

急性盆腔炎一定要及时治疗, 如果不及时或渗出物吸收不良转成慢性盆腔炎会导致输卵管阻塞增粗、输卵管积水积脓和盆腔包块, 临床表现有性交痛和慢性盆腔痛[6]。西医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感染的治疗, 疗效相对较快, 但容易反复发作。这主要是因为抗菌药物对局部的作用不明显, 因此目前并没有疗效确切的药物。多数患者在治疗初始3 d内情况明显好转, 不适减轻。西医长期用药会导致菌群失调, 引起霉菌的滋生, 引起霉菌性阴道炎, 很多患者胃肠功能也会受损。西医疗效较好的有国外的沙柏琳娜, 是目前推荐比较多的外用药物, 上市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患者的青睐, 本院也正在逐步采用。

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盆腔炎患者选择用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治疗。本文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治疗方法直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后, 一部分经门静脉入肝, 然后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另一部分直肠黏膜吸收后可以直接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 使粘连松解, 进而消除局部充血水肿。此外, 由于此药液是冷却至38~41 ℃后使用的, 利于炎症的消退。可以说, 盆腔是处于中药治疗与温热理疗的状态, 达到了清热、解毒、理气、散结的功效, 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且不易复发。

除以上所述治疗方法外, 目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还有:中成药口服, 如妇科千金片等;还可采用各种理疗方法, 如激光穴位照射、药物离子导入、超短波、微波、紫外线、频谱、热水坐浴、针灸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另外,用药治疗是必要的, 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也必不可少。这个阶段的女性朋友还要加强经期、产后、流产后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 避免受风寒, 不宜过度劳累, 注意休息,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注意饮食, 少食辛辣油腻, 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1]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4-276.

[2] 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8.

[3] 张惜阴. 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4.

[4] 卢美萍. 浅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医学信息,2013,3(26):99.

[5] 宋鸿钊, 高耀洁, 王大琬, 等 . 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6-170.

[6] 姜敏.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43 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1(35):18-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22

2015-03-23]

526100 广东省肇庆高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黄兰芳);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黄芳);广东省高要市南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梁星贤)

黄兰芳

猜你喜欢
盆腔炎妇产科西医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