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跌倒评估分级护理在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

2015-06-05 15:35江雪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分级

江雪玲

防跌倒评估分级护理在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

江雪玲

目的 探讨分析防跌倒评估分级护理在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入复苏室复苏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0例, 患儿入复苏室后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按照评估标准分为不同风险等级, 实验组患儿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患儿按照复苏室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16.25%, 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在复苏室对全麻术后患儿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级护理能降低患儿发生受伤等意外事件的几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防跌倒评估;复苏室护理;全身麻醉后护理

全麻患儿在复苏室苏醒过程中由于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恢复不完全, 可能出现意识不清楚, 加之伤口疼痛、各种引流管及气管导管的刺激、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焦虑等各种因素, 其容易发生躁动不安[1]。而患儿在躁动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更容易发生拔除引流管、撞伤、跌倒等事故[2]。在我国现有的复苏室护理条件下很难在复苏全过程中达到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专人护理,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危险等级的患儿进行不同等级标准的护理, 此次的研究为了探讨分级护理在复苏室护理中防跌倒评估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全麻手术后入复苏室复苏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2~6岁;②ASA分级1~2级;③行择期全麻手术,术后入复苏室进行复苏。排除标准:①患儿存在智力障碍,如唐氏综合征、精神运动发育迟缓;②患儿既往有全麻手术史。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症、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80例。所有患儿入复苏室后给予中流量吸氧, 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SpO2)监护、血压监测。实验组患儿入复苏室后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并按照术后跌倒风险分级分为3级。见表2。分级后的患儿按照不同的跌倒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并按照其对应等级的护理标准进行护理。见表3。对照组患儿入复苏室后也进行跌倒风险等级评估分级, 但均给予常规复苏室护理:所有患儿使用约束带进行约束。气管插管的患儿给予辅助通气, 待患儿完全清醒后给予拔管。如患儿拔管前出现躁动,给予异丙酚1~2 mg/kg镇静。未行气管插管的患儿给予面罩中流量吸氧, 待其完全清醒。

表1 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表2 患儿术后跌倒风险评估分级标准

表3 患儿术后分级护理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不同风险等级数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均没有发生坠床跌倒。实验组有1例患儿发生静脉留置针拔出,12例患儿发生术后躁动;对照组有2例患儿发生胃管被拔出,3例患儿发生引流管脱出,1例患儿发生轻擦伤,18例患儿发生术后躁动。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风险等级数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n(%)]

3 讨论

术后躁动在儿童全身麻醉苏醒期很常见, 在手术后儿童发生率达43.2%。目前术后躁动发生原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手术类型、麻醉方式、麻醉持续时间长短、患儿性格、家庭环境、术后疼痛、尿管刺激等有关[3]。还有一些患儿即使没有发生术后躁动也可能因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离开父母后的焦虑不安以及某些特殊手术(如眼科手术后需覆盖双眼)的影响而哭闹、烦躁。麻醉苏醒期的烦躁、躁动可能导致静脉留置针打折或被拔出, 各种导管、引流管被拔除, 伤口敷料脱落甚至伤口裂开, 身体部位的撞伤、擦伤甚至坠床而受到意外伤害。因此加强复苏室护理, 提早识别出容易发生复苏期跌倒的高危患儿进行特别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复苏室各种意外的发生[4]。

大部分五官科手术的患儿由于术后疼痛刺激明显、头面部特别是眼部敷料覆盖造成的恐惧、口腔内部结构改变造成的不适等原因发生躁动的几率以及躁动的程度明显大于其他全麻手术的患儿[5]。因此将这类患儿划分为术后跌倒风险等级为1级, 在进行麻醉复苏期间要给予更高级别的护理, 防止躁动。对于这类患儿, 全部用红色约束带和红色标志牌进行标识, 提醒复苏室护士给予高度关注, 不仅床旁应安置护栏, 还应常规用约束带固定四肢, 必要时固定胸腹部。各种引流管、敷料、输液管道也应妥善固定, 防止因患儿躁动而发生坠床、自行拔出气管导管、引流管、尿管等。此外这一类手术患儿的伤口没有进行缝合而是采用压迫、烧灼等方法进行止血, 当患儿发生躁动时极易因结痂脱落或加压纱布松动而造成术后出血。头面部特别是口腔内的伤口出血又会造成呼吸道的阻塞。所以这一类患儿尽量采用深麻醉拔管, 减少因麻醉减浅时因不耐受气管导管而造成的呛咳、躁动和出血, 避免出现复苏期的呼吸道并发症[6]。

风险评估为2级的患儿几乎为非五官科但疼痛评分较高的学龄前患儿, 这类患儿由于疼痛刺激及不能有效交流也是发生术后躁动、跌倒的高危人群。也应同跌倒风险1级的患儿一样做好固定和约束。但是这一类患儿不易出现因躁动而引起的术后伤口出血、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 所以均采用清醒状态下拔管。这样能保证患儿在完全清醒及呼吸功能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拔管, 减少了发生低氧血症及再次插管的风险。

风险评估为3级的患儿为非气管插管全麻且疼痛评分较低的患儿。这类患儿因手术疼痛或麻醉因素引起的躁动较少,主要是离开父母的恐惧, 所以对于这类患儿以安抚为主, 可以不使用约束带避免其对约束带产生恐惧。

综上所述, 对于不同跌倒风险的患儿进行分级护理, 针对患儿发生躁动的可能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能提前识别出发生术后躁动的高风险患儿, 有助于减少其发生围术期意外伤害的可能, 同时对于低风险患儿, 采用了更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减少其恐惧, 保障了患儿的安全。

[1] 王海棠, 刘敬臣.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2):158-161.

[2] 薛红梅.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研究及护理现状.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47-148.

[3] 卢桠楠, 许冬妮, 周嘉嘉, 等.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2):240-243.

[4] 陈剑, 卢玉林, 范平, 等. 小儿麻醉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61.

[5] 周鑫. 五官科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1):1280-1282.

[6] 郭彩凤. 小儿喉罩全麻未清醒时拔管的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614-16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50

2015-01-21]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手术室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分级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道路躁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三位一体的浙江分级诊疗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