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

2015-06-05 15:35吕洁文李京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机械性置管静脉炎

吕洁文 李京花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

吕洁文 李京花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45例采用PICC置管方式的乳腺癌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 分析原因, 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45例患者中, 在PICC置管后有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包括穿刺点渗血4例, 静脉炎3例, 导管堵塞2例, 穿刺点感染1例, 导管脱出1例。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PICC置管后, 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在出现并发症时要及时处理, 从而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对策

乳腺癌是妇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病,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占比非常大。化疗是现阶段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 但是因为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强,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 所以在临床治疗乳腺癌患者时开始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该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实用、安全和方便, 通过静脉输液途径来对化疗药物进行传输, 能对患者血管进行有效保护, 防止化疗药物对患者外周血管的刺激和损伤[1]。但是长期采用PICC置管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影响, 让患者的临床治疗费用增加, 所以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 对于临床治疗乳腺癌患者, 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5例, 年龄33~50岁, 平均年龄(35.2±6.7)岁。全部患者均给予PICC置管化疗, 并需要长时间对患者进行化疗和静脉输液。患者PICC置管时间为5~180 d, 穿刺部位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化疗方案包括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A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AF)、长春瑞滨+表柔比星+氟尿嘧啶(NEF)。选择由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型号4F, 长度60 cm;选择CL2000型可来福接头。

1.2 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患者在出现静脉炎后要及时将导管拔出, 将患者患侧肢体抬高, 从而让静脉回流加快。利用喜辽妥对静脉炎部位进行外敷, 如果患者穿刺点渗血则需要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进行加压包扎或者利用冰袋进行冷敷。如果患者感染处出现脓性分泌物, 没有发热症状, 则需要给予局部消毒, 然后将脓性分泌物挤出, 利用碘伏进行湿敷;如果患者导管出现堵塞就需要更换新导管或者清洗导管;如果导管脱出则需要重新置管。

2 结果

在45例患者中, 在PICC置管后有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包括穿刺点渗血4例, 静脉炎3例, 导管堵塞2例,穿刺点感染1例, 导管脱出1例,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45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

3 讨论

3.1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①静脉炎:静脉炎包括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细菌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是因为PICC导管机械性刺激或者损伤穿刺部位血管壁, 导致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如果导管没有到达预先位置, 出现脱落、漂移或者患者体质过敏、置管后包扎时间较长、绷带包扎较紧等都可能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3]。除此之外PICC置管时操作者的操作技巧、经验以及患者的配合等也会影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血栓性静脉炎主要是因为局部循环性障碍, 另外置管后患者术侧肢体的活动程度、导管异位以及屈肘的时间也会对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造成影响。细菌性静脉炎是因为在穿刺或者相关护理操作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造成的[4]。②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渗血基本上发生在导管维护后的1 d或者穿刺后3 d, 主要是因为在对患者进行局部固定压迫止血时压力不够, 患者穿刺时肢体过度运动等因素造成的。除此之外患者在化疗时因为化疗药物引起骨髓抑制, 降低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最终出现渗血。③穿刺点感染:在深静脉置管后, 建立了外界感染和人体的通道, 在潮湿、高温以及炎热的环境下, 细菌能更好的繁殖, PICC置管后外流的分泌物、液体等则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 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自身免疫性功能不强, 所以就容易出现感染。另外在置管操作和穿刺操作时, 护理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没有有效消毒或者患者治疗时依从性低等也会导致穿刺点出现感染。④导管堵塞:置管后如果没有正确封管、没有及时或者彻底冲管、没有及时换药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是导致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⑤导管脱出:如果导管在固定时方法错误或者患者在置管时躁动不安就可能导致导管脱出, 另外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好、自行拔管以及患者没有重视PICC管道维护等都可能导致导管出现脱出。

3.2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对策 ①静脉炎的预防:在对机械性静脉炎进行预防时, 首先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置管前,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管状态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来选择合理的导管。护理人员在接触导管前要先将手套上的滑石粉进行冲洗, 还需要采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浸泡。置管时要对送管速度进行严格控制。置管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置管的肢体活动进行指导, 置管后第1天患者不能进行肢体活动, 这样穿刺点才能更快愈合[5]。在对血栓性静脉炎进行预防时, 患者应保持肢体和躯体成60°,患者不能取穿刺侧侧卧位;将患者肢体抬高, 利用硫酸镁对肿块进行湿敷或者利用红外线进行照射, 让患者肿块能快速消退。细菌性静脉炎的预防:穿刺前, 操作人员要对手部进行严格清洁, 同时要对患者外露导管位置和血管周围皮肤进行有效的消毒, 定期对透明敷料进行更换, 在辅料出现卷曲以及潮湿等情况时, 要及时更换;对导管进行及时有效的冲洗[6]。②穿刺点渗血的预防:穿刺前, 要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 对患者血常规水平进行分析, 分析讨论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 是否适合采用PICC置管。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 穿刺人员的经验要比较丰富、操作技术水平高, 而且心理素质要好, 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影响。在置管完成后要对穿刺部位进行一定时间的按压, 之后才能加压包扎[7]。③穿刺点感染的预防:护理人员在穿刺和置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PICC管道进行维护和处理, 另外还需要定时对患者穿刺位置的敷料进行更换。④导管堵塞和脱出的预防:在输注液体时要对速度进行严格观察, 保证PICC导管通畅, 输液时不能打折、扭曲导管;要对导管进行及时冲洗, 对导管间断位置进行正确确定, 选择合理的封管方法对导管进行正压封管。要对导管进行正确固定, 同时还要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避免导管脱出。

总之, 乳腺癌患者在PICC置管后, 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在出现并发症时要及时处理, 从而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1] 邱昊, 彭娜.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2):5-8.

[2] 刘绿花, 王征, 殷小勇.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15,10(5):239-241.

[3] 芮海鹰, 杨媛.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农垦医学,2013,35(6):549-552.

[4] 练慧萍.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的研究现状.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12):320,322.

[5] 胡君娥, 吕万丽, 陈道菊, 等.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6] 魏志华.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临床医学,2005(12):96-97.

[7]邹慧英, 李桂容, 陈柳, 等. PICC在肿瘤病人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全科护理,2012,10(6):489-4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62

2015-03-18]

529700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机械性置管静脉炎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相关性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