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冠心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2015-06-05 15:35兰薇康骊泉李浣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健康社区

兰薇 康骊泉 李浣冰

住院冠心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兰薇 康骊泉 李浣冰

目的 探讨广州市荔湾社区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社区内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入选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睡眠及饮食等因素, 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 观察组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睡眠及饮食等指标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 能够减少患者的负性心理, 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善其生活质量。

冠心病;心理健康;社区综合干预

冠心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堵塞[1], 同时冠状动脉出现功能性改变最终引起相应心肌缺血缺氧所造成的疾病。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改变, 生活素质的提高, 有愈来愈多的人罹患此病, 其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3]。目前, 冠心病不能得到根治, 患者反复住院, 给其家庭、社会带来的沉重的负担, 亦引起了患者自身的心理疾病。研究发现,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从而提高远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院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 其中男46例, 女34例,年龄45~69岁, 平均年龄(54.7±14.2)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3例, 心绞痛28例, 心肌梗死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缺血性心肌病10例;80例冠心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45例,糖尿病24例;另选取本社区内来院体检发现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记为对照组, 其中男52例, 女48例, 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46.5±11.3)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5例, 心绞痛41例, 心肌梗死13例, 缺血性心肌病11例。合并高血压者58例, 糖尿病者31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至大学不等, 其性别差异、年龄组成、一般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及家属以及当地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的同意协助, 采用半结构性、面对面、深度访谈的形式,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水平。包括情感、感觉、意识、思维、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个角度, 通过10个因子来反映10方面的心理状况。所有患者均现场答题, 答题回收率100%。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评估后未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观察组采取社区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具体如下。

1.3.1 心理干预 选取高年资的医师、护师以及心理治疗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同时根据心理评估表找到相应水平低的方面进行特定的心理干预,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找到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患者家属及所在辖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心理指导, 能够提供情感、经济、心理上的支持, 让患者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对治疗以及以后的生活充满希望。指导并帮助患者主动承担在其能力范围内的家庭、社会工作, 从而可以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

1.3.2 药物相关干预 医生应当为患者提供所需要服用药物的正确的化学名、商品名, 以及服用药物的剂量, 具体间隔的时间, 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应当将药物的使用最简单化, 并且耐心地给予指导、示范, 同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记录心前区不适、胸闷等临床症状发作时间[4]。每周或每月家庭访视时仔细询问患者这段时间的用药、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搭配。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训练, 使患者养成自我干预、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急救药品随身携带, 每周去医院进行复诊, 加强其终身药物服用的依从性, 从而防止病情的加重。

1.3.3 个体干预 指导患者保持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饮食, 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粗纤维食物, 注意控制饮食量, 少食多餐, 不要暴饮暴食。良好的控制体重,在心脏功能允许的前提下, 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打太极等。运动量要缓慢的逐步增加, 避免竞技以及剧烈的活动;做有氧运动应当在监测之下进行, 在活动前应当进行热身运动, 检验心功能, 如出现血压异常、脉搏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 就地休息[5]。

1.3.4 家庭干预 指导患者及家属禁烟禁酒, 不饮浓茶、咖啡以及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稳定[6];保持大小便通畅, 注意保暖, 纠正家庭中的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冠状动脉受到多方面的刺激出现痉挛诱发临床症状的加重。指导家属会观察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发作的先兆, 如遇到患者发病如何治疗, 如何观察病情等, 指导其会做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10项心理因子得分分别为躯体化(1.36±0.48)分、人际关系敏感(1.64±0.59)分、焦虑(1.39±0.44)分、抑郁(1.50±0.58)分、恐怖(1.22±0.42)分, 敌对(1.46±0.56)分、偏执(1.42±0.58)分、睡眠及饮食(1.43±0.41)分、精神病性(1.29±0.41)分,强迫症状(1.46±0.54)分, 对照组干预后10项心理因子得分分别为躯体化(1.41±0.51)分、人际关系敏感(1.67±0.60)分、焦虑(1.41±0.50)分、抑郁(1.52±0.62)分、恐怖(1.41±0.52)分, 敌对(1.53±0.51)分、偏执(1.48±0.64)分、睡眠及饮食(1.52±0.47)分、精神病性(1.51±0.48)分, 强迫症状(1.53±0.51)分, 观察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比较结果( χ-±s, 分)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从患病之日起可影响其终身, 因此患者因为个人功能、社会功能的降低其心理会出现各种问题, 然而心理上的问题又会反应到其个人身上,两者相互影响, 从而提高了病死率[7], 降低了其生活质量。

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因此老龄化社会的相关性疾病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可以带病生活很久, 改善其心理状态, 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治疗干预的关键[8]。而患者在医院住院时间很短, 对其心理健康采取社区综合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 提高远期预后[11,12]。

本组研究中发现对其心理健康水平采取社区综合干预的观察组其患者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疾病、敌对、睡眠及饮食等指标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 能够减少患者的负性心理, 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善其生活质量。

[1] 王琼, 王小明, 冯小春.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家庭综合干预方法的研究.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34(6):723-725.

[2] 杜世正, 袁长荣.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实践进展及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48.

[3] 巩红, 杨茹, 刘玉娟.系统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当代护士,2014.7(11):38-40.

[4] 刘琦, 张奇军.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3):68-71.

[5] 张晋. 试析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4,23(3):234.

[6] 路恋英.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程度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中国民间疗法,2014,22(7).65-66.

[7] 谢聪, 罗捷, 彭香淑.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9):1239-1240.

[8] 阴雪.临床评估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85-386.

[9] 唐建.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家庭综合干预方法的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2012, 9(23):9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76

2015-03-17]

510380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医院

猜你喜欢
冠心病心理健康社区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