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着手预防春温病

2015-06-05 18:28王民集王飞
家庭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烟熏温病开窗

王民集++王飞

春温病是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中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而且起病急骤,来势较猛,病情较重,因而严重地影响人群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我国古代医家对于春温病的预防早就有所论述,这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祖国医学对春温病的认识

中医主张要保持机体正气的强盛,以防止病邪的侵袭,另一方面应设法避免与病邪接触,以防传染。一般认为,春温病发病的外因是温热病邪,内因是阴精先亏,正气不足。由于正虚邪袭,病邪在里,故起病即见里热炽盛表现。亦有兼见表证者,但为时甚短。根据本病初起临床表现的不同,可把其发病类型分为两种,一是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证的,称为“伏邪自发”;二是兼有恶寒、头痛等卫表证的,称为“新感引发”。

凡发于春季或冬春之交、春夏之交的急性外感热病,主要表现为里热外发,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的发病特点,均应考虑春温病的可能。春温病初起即可见里热炽盛证,如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项强、躁动不安及神志改变等症状,少数病例亦可伴见恶寒头痛、无汗或少汗等卫表见证。其体征可见皮肤黏膜淤点、瘀斑,脑膜刺激征如布氏征、克氏征阳性,小儿前囟隆起,等。根据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感邪轻重及患者阴精先亏的程度,春温病可以分为里热初发证、热结肠腑证、热在营血证、热盛动风证、热烁真阴证和邪陷正衰证等不同证型。应注意的是,某些春温病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暴发型,即初起即见斑疹、神昏、惊厥或厥脱等危象,理化方面的辅助检查,如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提高,脑脊液常规检查和脑脊液涂片培养、免疫血清学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春温病的预防与调摄

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不仅可以把各种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减少微生物等对人体的侵袭,还能调节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发现,开窗通风半个小时可使室内空气的细菌数减少一半以上,通风时间越长,室内的细菌数就越少。

防寒保暖 《黄帝内经》中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根据春温的这一发病特点,在春天乍暖还寒之时要及时更换衣物,防寒保暖。

饮食调理 春季要学会养生保健,以保养肾阳为主。因为冬季阳气外泄,生命中的阳根不足。饮食调理应以促进食欲、扶持胃气、顾护津液为原则,发热期多进流质、半流质营养丰富而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物;恢复期注意益气增液,但不宜多进肉食。男人要强身健体,多喝狗肉、羊肉、乌梅、黄豆等煮炖的汤,已婚人士要严格节制房事;女人天生元阳不足,要多用熟地、黄芪、山茱萸、乌梅煲汤喝;老人与小孩应多吃人参、黑米、银耳、枸杞子、玉竹、百合之类。

运动健身 我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保健强身的方法,如气功、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保健按摩及各种其他的武术运动等,都可以增强体质。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职业、居住条件、爱好等,选择锻炼项目,持之以恒,可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助于抵御外界温邪的侵袭。

药物预防春温病

1.熏蒸法:即用药物加温燃烧烟熏,或煮沸蒸熏。如用食醋按每立方米空间2~10毫升加清水一倍,在居室内煮沸蒸熏1小时,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又如采用苍术、艾叶烟熏剂在室内燃烧烟熏,可用于腮腺炎、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

2.滴喷法:即用药物滴入鼻孔,或喷入咽部。如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把食醋用冷开水稀释后滴鼻,可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或用白芷3克,冰片1.5克,防风3克,共为细末,取少量吹入两侧鼻孔,或放在口罩内任其慢慢吸入,也有预防作用。在白喉流行时,用锡类散喷入咽喉部,有一定预防作用。

3.口服药物预防法:对于密切接触者,应服药物预防。用大蒜、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野菊花、贯众等熬汤口服;或适当服用中药方剂,如玉屏风散或玉屏风滴丸(黄芪10克,炒白术、防风、甘草各6克,大枣4枚,生姜3片),每日1剂,分两次空腹饮。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固表御邪之效。还可每日取金银花10克,甘草6克,开水沏泡代茶饮,清热解毒,能降低人体咽喉部带菌率,有减少春温发病率之效。另外用板蓝根15克,大青叶15克,水煎后饮用,每日1剂,连服3~7天,对春温也有一定预防作用。西药可口服磺胺嘧啶(SD),接种流脑疫苗、流感疫苗,对春温病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烟熏温病开窗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
艾叶烟熏法能预防人禽流感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轻烟熏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