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锻炼好还是不好

2015-06-05 08:34张揆一
家庭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注意安全心脏病死亡率

张揆一

1998年2月8日,美国著名的慢跑专家,编写了《慢跑指南》一书的作者吉姆·弗克士在慢跑中倒地猝死。当晚,全美电视节目都报道了这件事,此事引起了美国人的轰动,至今人们仍心有余悸。那么,弗克士为何会死亡呢,慢跑是好还是不好?

慢跑是锻炼身心的好方法

弗克士是一位著名的慢跑专家,是全美“慢跑旋风”的发起人。他出生在纽约,早年也生活在纽约。父亲曾是《时代》杂志的著名编辑。他大学毕业后,也从事编辑工作,为《生活》画报写稿和担任编辑。那时侯他生活没有规律,暴饮暴食,抽烟不断,久坐不运动,体重高达101公斤,心脏也出现了问题。他觉得这样发展下去有危险,于是就开始了体育锻炼,并认为慢跑能够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后来他搬到康乃狄格州河边市,并在那里找到了一条风景优美的慢跑路线。通过年复一年的慢跑,他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从这时候开始,他不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写了一本《慢跑指南》。在人们普遍寻求健康之路的那个年代,《慢跑指南》成了一本畅销书。弗克士在书中教人们如何慢跑,以便使自己身体更健康,生活更愉快。

弗克士的不幸死亡,引起了美国慢跑爱好者的普遍不安,人们不禁疑惑起来:慢跑锻炼到底好还是不好?

事实上,学者们在长期研究中发现,缓速慢跑者死亡率最低;剧烈慢跑者和久坐不动的人一样容易死亡。每周进行3次慢跑,总量不超过2.4小时是最佳的。研究证明,缓速慢跑者的速度相当于剧烈运动,而剧烈慢跑相当于非常剧烈的运动。专家指出:如果持续几十年,这样的运动水平会造成健康风险,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

心脏病患者不可跑步

弗克士并不讨厌医生,但他执拗地认为慢跑就是最好的医生。他患有心脏病,却从不到医院去检查和治疗。曾有几次在慢跑中他的心脏病突然发作,被医生及时抢救过来后,他又站起来继续向前慢跑。企图用慢跑取代一切,这是导致弗克士在慢跑锻炼中丧生的思想根源。一位资深医生在查看了弗克士的遗体后说:“慢跑不会使人丧命,潜在的疾病才是他真正的死因。”心脏病发作是导致弗克士在慢跑锻炼中丧生的直接原因。

研究证实,过量慢跑者和那些习惯静坐不动的人一样容易死亡。科学家们表示,以缓速或中速进行少量慢跑的人死亡率最低,极限运动有害健康。研究表明,类似马拉松、铁人三项和超长距离自行车比赛等运动,可能会引起心脏和大动脉的结构改变,导致持久伤害。弗克士就是最悲惨的例子。在最新的研究中,丹麦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1 098名健康的慢跑者和413名健康但久坐不动的人,为期12年。结论是每周慢跑1.0~2.4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最佳的慢跑频率是每周不超过3次。总之,少量慢跑者的死亡率最低;快速慢跑的人与久坐不动的人具有几乎相同的死亡风险;一周缓速慢跑3次可以延长寿命。

参加慢跑的两个基本原则

劳累过度不宜跑步 在弗克士的悲剧发生之前的一段时间,他早已劳累过度,心脏负担加重。因为他急于给出版商赶写书稿,常常每天连续工作14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一个劲儿地坚持每天慢跑,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劳动生理研究发现,长时间紧张工作的人,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量较常人高,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慢跑者要控制心率 慢跑无论何时开始,都有效果。起初可以少跑一些,或隔一天跑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逐渐增加至每天跑3 000~4 000米。慢跑时,动作要自然放松,呼吸应深长而有节奏,不要憋气;跑的速度不宜太快,不要快跑或冲刺;要保持均匀的速度,以主观上不觉得难受、不喘粗气、不面红耳赤,能边跑边说话的轻松气氛为宜。客观指标是,慢跑时每分钟心率不超过180减去年龄数为度。例如,60岁的人慢跑时的心率,以每分钟180-60=120次为度,慢性病患者跑的速度还可再适当降低,距离也可短些。

慢跑要注意安全与节奏

注意安全 选择平坦的路面,不要穿皮鞋或塑料底鞋;如果在柏油或水泥路面上,最好穿厚底胶鞋。跑前应先走一段,做做深呼吸,活动一下关节。如在公路上,应注意安全,尽量选择人行道。如果在慢跑后感到食欲不振,疲乏倦怠,头晕心慌,就可能是运动量过大了,必须加以调整,或得到医生的指导。

注意节奏 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缓而有节奏,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亦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慢跑时步伐要轻快,双臂要自然摆动。慢跑的运动量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

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定时跑等。原地跑——原地不动地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渐进,逐渐增多,持续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自由跑——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跑的速度,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有时间和距离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从少到多,逐步增加。

还应注意的是,慢跑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慢跑并不能代替医疗手段,有病还是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患有慢性病的人参加慢跑,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注意安全心脏病死亡率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注意安全防烫伤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