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分布式能源项目空调水系统运行分析

2015-06-06 11:40张晶
综合智慧能源 2015年7期
关键词:温差暖通水泵

张晶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某分布式能源项目空调水系统运行分析

张晶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介绍了某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工程概况及设备参数,论述了运行调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供同类问题参考。

孤岛模式;负荷分析;二级泵系统;平衡管;变频运行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5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7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8万m2。主要建筑功能为办公、会议、酒店及商业,共由4组建筑组成围合式庭院。该项目采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1],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698MW,设2台单机容量为3.349MW的内燃机发电机组;总供热量为16.0MW,供冷量为11.5MW;其中三联供部分可以提供5.816MW冷量和5.914MW热量;按照发电并网不上网设计,不足电力部分由电网补充;工作半径约500m。

自2013年11月投运以来,能源站始终处于孤岛运行状态,为园区供应电力、空调热水、空调冷水和生活热水,目前入住过半,1台发电机组运行即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2 供热(冷)设备参数

该项目空调水采用分区二级泵系统,各建筑分别设置二级泵。冷热源部分(以下称为能源站)由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大楼侧舒适性空调及二级泵房由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能源站供回水接至二级泵房内的分集水器,平衡管连接在分、集水器之间。

2.1 能源站暖通主机设备参数

燃气内燃机烟气及缸套水的余热被烟气-热水溴化锂机组利用,冬季供热、夏季供冷。项目调峰采用2台直燃机和2台电制冷机。能源站暖通主机设备参数见表1。

2.2 二级泵房水泵参数

该工程包括#1,#2,#3,#4共4组建筑,园区根据数据机房工艺要求单独设置一套24 h冷水管路,因此,二级泵系统共计5组,冬、夏季水泵分开。末端空调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园区总设计冷负荷为20MW,冷指标折合82W/m2;设计热负荷为15 MW,热指标折合75W/m2。冷、热负荷均大于电力设计院装机负荷,其中冷负荷多出3.8MW,热负荷多出3.5MW;此数据为考虑同时使用系数0.88后建筑设计院给出的园区总负荷,为水泵选型依据。风机盘管和空调机组依据计算软件房间负荷值选型,不考虑0.88的同时使用系数,因此,实际管道计算采用的负荷折算下来应该还要再大些。二级泵房设备参数见表2。

3 运行调试中的主要问题

表1 能源站暖通主机设备参数

3.1 冷热电负荷匹配问题

该项目电力在初期暂时不能外送,发电机的稳定运行要求园区电力负荷达到额定发电量的50%;实际稳定电力负荷低于1.7MW时,常常需要根据负荷变化增减电阻箱电阻把电负荷维持在1.7MW左右,随着入住率的提高,电阻箱取消,但发电机始终没能在额定工况3.3MW左右运行,更没有实现2台机组同时运行。

表2 二级泵房设备参数

在“以冷热定电”[2]的设计理念下,电力设计院按照热负荷的50%确定烟气余热机的制热量,根据烟气量确定发电量。因为对园区的电力负荷摸不准,对初期不能并网的情况亦估计不足,因此出现了需要外挂电阻箱支持发电的浪费现象,并且只能发挥半台发电设备的能力,而另外一台无法同时启动。园区不足的冷、热负荷需要直燃机或电制冷机来提供,没有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装机能力。如果园区冷热负荷达到设计工况时,还无法启动第2台发电机,第2台余热机就不能贡献热量,将直接影响总热量供应,供热效果必将受到影响。

分布式能源如果不能实现冷(热)电的梯级运行,没有理想的发电工况,没有余热带动的供冷(热),跟普通制冷站(热力站)就没有区别,投资增加,经济性变差,更谈不上能量梯级利用的节能效益。

分析上网之后可能带来的问题:2台发电机同时运行,当冷热负荷较低时,烟气热量会白白排掉很多,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联供,分布式项目的经济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投资回收期必将延长。

3.2 一级侧与二级侧供水温度的偏差问题

空调水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同步调试,很好地监测了暖通系统运行参数的合理性,对暖通系统的运行可起到积极作用。夏季调试初期,能源站只开启1台余热机时,负荷侧每个子系统均简单开启2台泵工频运行,各分系统热计量表反馈供水温度值始终高于能源站出水温度,最多高出3~4℃,而二级泵侧的系统流量也远远高于一级侧;冬季调试初期,水泵工频运行时,二级侧供水温度在调试初期低于一级侧的供水温度,二级泵侧的系统流量也同样高于一级侧。水温的偏差导致末端空调设备换热效率降低。

3.3 一级泵的选型问题

该工程一级泵由电力设计院设计,水泵流量根据供热机组额定负荷确定,水泵扬程偏大,导致水泵实际工作点偏移,1台余热机和1台直燃机同时运行时,水泵总流量达到850m3/h,而设计值为485 m3/h,高于设计值75%。因此,在机组额定出力时,供、回水温差必然小于机组设计温差。

4 问题分析

(1)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3]:平衡管有流量是因为次级泵总供水量与初级泵总供水量有差值,相差的部分即从平衡管流过。因为该工程由两家不同设计院设计,其在总负荷确定上一直存在分歧,而且经专家论证也没有实现统一,直接影响水泵选型,使得一级泵与二级泵流量不匹配。在设计工况下,末端的总需求大于能源站的提供能力,在开启多台二级泵时,一级侧的流量小于二级侧,不足的二次流量通过平衡管补足,导致回水与供水混合,供水温度提高。

(2)虽然装机时一级侧与二级侧存在负荷的分歧,但对每一个特定的实际工况,一级侧与二级侧的负荷是相同的。根据末端需求变化,二级侧与一级侧都需做出很好的反应。运行调试的目的就是使一级侧和二级侧设备运行在每个特定工况下,其参数(流量、温差)都符合规范要求,即以设计温差(冬季10℃,夏季7℃)为参照,调整水泵频率,降低水泵流量。

(3)调试时通过摸索手动加泵及手动变频情况,掌握系统流量变化规律。并联运行后的水泵流量,既不是单台泵运行时流量的倍数,更不是铭牌流量的倍数。实际工况与《全面水力平衡》[4]中并联曲线非常一致,3台泵并联的流量比2台泵并联没有明显提高。并联泵选型时,建议减少并联水泵数量,尽量节省机房面积和水泵闲置时间。

(4)二级泵系统设计的关键是以平衡管为界,一级泵克服平衡管以下的水路阻力,二级泵克服平衡管以上环路和用户侧的阻力。该工程一级泵克服的阻力估计过大,导致水泵流量增大。

由于一级侧水泵流量可调性较差,一级侧流量反而大于调试理想后的二级侧,可以判定:供水通过平衡管流向回水。此时,一级侧温差小于二级侧。由于一级泵流量大,对供热机组供水温度的提高也会有一定影响。

(5)无论平衡管水流向如何,都不是理想设计,理想的状态平衡管流量应该趋于0。水泵设计时应考虑负荷变化因素,增加可调性,从而减少水泵的耗电量。并且一级泵、二级泵应综合考虑选型,以满足节能规范要求的循环水泵耗电输冷(热)比。

(6)该工程水泵厂家要求15 kW以上的水泵频率最低到35Hz,水泵频率变化范围只有35~50Hz。二级泵以温差为变频依据(温差设定值夏季为7℃,冬季为10℃),水泵实现自动变频运行。注意保持各二级泵总循环水量低于一级泵,供水温度基本与供热(冷)机组出水温度一致,各子系统供回水温差趋于一致。

一级侧因水泵选型偏大,可调性不理想,在大流量、小温差状态运行。一级泵多余部分水量通过平衡管流回供热机组。

5 结论

(1)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负荷分析,应分为2部分考虑:总冷、热负荷与发电机烟气余热提供的冷、热负荷,相关规程的编制需给出可操作的原则。应以提高发电及烟气余热机组供冷(热)的运行小时数为出发点,并网机组着重关注冷(热)负荷的低负荷工况,孤岛运行机组着重考虑电力低负荷工况,避免能源浪费。

(2)电力设计院与建筑设计院采用的负荷计算软件不同,计算的侧重点不同,并且最终同时使用系数的选取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设备选型存在分歧。同一个工程应该统一设计思想,为运行管理提供方便。

(3)二级泵系统力争平衡管流量为0。

(4)设计阶段的精益求精是运行节能的基础,否则运行节能更多的是弥补设计缺陷了。

(5)运行时尽量保证各并联系统温差一致,并且接近设计温差,避免大流量、小温差浪费现象的出现。

[1]殷平.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1)分布式能源还是冷热电三联供[J].暖通空调,2013,44(4):10-17.

[2]殷平.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否应该“以热定电”[J].暖通空调,2013,44(5):82-87.

[3]潘云钢.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57-169.

[4]罗伯特·珀蒂琼.全面水力平衡暖通空调水力计算设计与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9.

(本文责编:白银雷)

TM 615

B

1674-1951(2015)07-0073-03

张晶(1971—),女,北京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暖通专业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E-mail:zhangjing@chec.com.cn)。

2014-12-23;

2015-06-10

猜你喜欢
温差暖通水泵
某型水泵旋转系统故障分析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实践
关于建筑暖通消防防排烟设计的探讨
凝结水泵全系列优化改进
关于暖通工程节能问题与设计探讨
水泵节能改造在昆钢的应用实践
北方冬季养猪当心“四差”
浅谈暖通空调与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温差“催甜”等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