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38例中的应用

2015-06-07 05:55匡全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局麻心率麻醉

匡全金

江西省乐平市大连医院,江西 乐平 333300

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38例中的应用

匡全金

江西省乐平市大连医院,江西 乐平 33330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行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和传统一点法颈丛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2%,观察组麻醉达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无呼吸困难、局麻药物中毒、胸闷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改良颈从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甲状腺手术;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安全性

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传统的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多,会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功能降低等,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笔者以3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例,采取超声引导改良颈从阻滞,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6例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6.8± 4.2)岁;ASA分级I~Ⅱ级;体重42~70kg,平均体重(54.3±3.8)kg;对照组患者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37.1±4.0)岁;ASA分级I~Ⅱ级;体重40~72kg,平均体重(55.6±4.1)kg;两组患者年龄、ASA分级、体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操作前常规开放外周静脉,给予患者吸氧,以1mg咪唑安定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206)和50μg芬太尼(批号:2110603,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注射,取仰卧位,略垫高颈后部,暴露颈部,头后仰并转向阻滞对侧,甲状软骨相当于C5椎体水平,舌骨水平相当颈4椎体水平。对照组采用传统一点法颈丛阻滞,常规行C4一针法颈丛阻滞,对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行定位并作为穿刺点,食指触及C4横突,针头垂直于皮肤,固定针头,注射麻药0.375%罗哌卡因5ml,完成单侧颈深丛阻滞。在颈浅丛阻滞为同一穿刺点,注射10ml局麻药物,完成对侧颈浅丛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常规消毒,在高频超声引导下,于C4位置短轴切面显示C4典型超声影像:C4神经根穿出横突,横突前结节和后结节构成火山口样结构,火山口中间低回声结构为C4神经根,先于探头外侧中点做局麻[0.75%罗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公司,批号:H20100105]+2%利多卡因(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620),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向平面内穿刺,于C4神经根表面注射5~12ml局麻药,完成C4神经阻滞,退针到颈阔肌和皮下之间注射局麻药(0.375%罗哌卡因)5~8ml阻滞颈浅丛。两组健侧均行颈浅丛神经阻滞,注射0.375%罗哌卡因5~8ml。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达成时间以及麻醉期间心率与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1.4 疗效判定[1]优:阻滞范围完善,患者未感觉到疼痛,安静;良:阻滞范围尚佳,患者主诉轻微疼痛,加局部浸润麻醉后好转;差:麻醉失败,需行全麻。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麻醉达成时间对比 观察组麻醉达成时间(12.6±3.8)min短于对照组麻醉达成时间(16.7±5.1)min,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变化对比 两组麻醉后5min、10min、30min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较麻醉前均显著增高,但观察组麻醉后10min、30min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变化 (x±s)

2.4 并发症 两组患者无呼吸困难、局麻药物中毒、胸闷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传统一点阻滞法是常规颈丛阻滞麻醉手段,但穿刺的盲目性会损伤周围血管、阻滞迷走神经,甚至是麻醉药物误注,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且麻醉效果欠佳[2]。超声引导改良阻滞麻醉是近年来基于超声技术发展而来,麻醉医师根据超声成像技术中图像情况,观察麻醉部位神经及周围结构,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可直接注药于目标神经周围,提高神经阻滞的精确性。同时能够观察到局麻药物的注射情况,确保局麻药物在神经周围均匀分布,以此提高麻醉质量。在此次研究中,在超声引导下行颈阔肌层面、颈筋膜浅面注射局麻药物,使胸锁乳头肌后缘形成长体表投影C3~C6水平,均分布有局麻药物,形成宽5~10mm阻滞带,对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发出的颈前皮支完全麻醉阻滞,定位简单,阻滞效果完全,可进一步促进麻醉达成时间。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达成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麻醉后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可见,经超声引导下导改良颈丛阻滞麻醉,可明显提高患者麻醉效果,促进麻醉达成,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研究中两组患者无呼吸困难、局麻药物中毒、胸闷等并发症。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使神经定位精确性明显提高,避免盲目操作给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在超声引导下阻滞颈丛神经各个分支,使颈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显著提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改良颈从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龚洁坤,王世民,高保双.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颈丛联合肌间沟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2):66-67.

[2]郑晓宁,王福华,褚庆福.颈深丛加同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锁部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14(9):133-134.

R653

A

1007-8517(2015)20-0089-02

2015.07.10)

猜你喜欢
局麻心率麻醉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心率多少才健康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