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80例中的应用

2015-06-07 05:55喻敏玲邱丽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血压实验组功能

喻敏玲 邱丽红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80例中的应用

喻敏玲 邱丽红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合护理干预;高血压;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高,易进一步诱发心、脑、肾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研究表明,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优势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中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经常规实验室检查确诊,舒张压≥90mmHg;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有器质性疾病者、有精神或交流障碍者以及不能独立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53.24±2.84)岁,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分为轻度高血压37例、中度高血压29例、重度高血压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52.84±2.89)岁,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分为轻度高血压38例、中度高血压30例、重度高血压12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健康知识讲解、叮嘱遵医嘱用药和健康搭配饮食等。

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基本情况调查。患者入院后即由护理人员对其性别、年龄、生活环境、个人喜好、生活习惯、脾气、情绪状态、病史、用药史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供数据基础。②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个人文化水平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通过书籍、讲座、影像等多种途径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个人护理技巧。③心理护理。高血压属于长期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治疗期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血压稳定。护理人员要针对该情况多体贴和安慰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指导家属给予一定的关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④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主,摄入盐量<6 g/d,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等食物,并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例如多吃高纤维蔬菜、高维生素水果以及高钾类食物等。⑤运动控制。指导患者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根据高血压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有氧运动种类、强度和每日频率,一般以每次运动20min以上,每周坚持2~4次为最低要求。⑥用药控制。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指导患者按医嘱坚持服药,加强血压动态监测。同时,帮助患者建立好健康档案,以便于患者病情的随访跟踪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生活质量采用QLQ-C30生活质量评分量表[3]对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评分,每项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该项质量越高,计算5项总均分为总评分;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4]。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对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以±s)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 例数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 总评分实验组 80 61.26±2.76* 68.27±8.65* 61.62±8.48* 62.83±5.84* 44.86±4.83*45.76±6.27*对照组 80 85.78±2.85 86.50±6.83 81.30±7.53 75.67±0.34 67.53±4.55 65.25±9.52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分,±s)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 例数SAS SDS实验组 80 63.16±3.48* 60.74±3.21*对照组80 52.15±2.34 50.22±2.11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容易引发心脏病、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单纯药物控制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5]。综合护理干预是我院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年护理经验,在护理诊断指导下,拟定的一系列个性化综合护理活动[6]。目的在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根据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制定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控制、运动控制和用药控制等护理干预措施,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临床优势十分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态上有显著临床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责任心等要求较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组织经验交流,在实施综合护理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监督,以确保实施效果,这也是限制综合护理在小型医院开展的一大阻力。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魏霞,朋风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J].齐鲁护理杂志,2011,4(17):4-6.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3]刘婷婕,陈坤.生活质量量表在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113-116.

[4]范青,季建林,肖泽萍,等.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内科门诊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325-328.

[5]辛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57-58.

[6]陈希萍,潘杰,李子萍,等.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88-89.

R473.54

A

1007-8517(2015)20-0095-02

2015.07.11)

猜你喜欢
高血压实验组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全国高血压日》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