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中的应用

2015-06-07 05:55农加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肝肾腰椎间盘疗程

农加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中医医院,广西 天等 532800

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中的应用

农加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中医医院,广西 天等 53280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74例按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74例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要求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和肢体麻木等情况,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青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常发生于青壮年,多因椎间盘组织退化,加之外力作用诱发,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特征的病变[1]。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以肾气虚损不固为根本的 ‘脏腑失和,气机失调’所致,属中医学中 “腰痛”或 “腰腿痛”、“痹症”范畴。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手术治疗。笔者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骨伤科收治的148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均经DR或CT检查确诊,同时排除腰椎其他疾病。所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74例,男34例,女40例,年龄30~59岁,平均(47.2±6.8)岁;病程1天至10年,平均(1.4±0.8)年;常规组74例,男32例,女42例,年龄21~59岁,平均(47.2±6.2)岁;病程0.5天至10年,平均(1.8± 0.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辨证分型 根据病因、症状和体质差异,分四型[2]辨证。①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②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伴下肢活动受限,舌质胖淡,苔白腻;③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活动受限,口渴不欲饮,苔黄腻;④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

1.3 方法 常规组采用牵引、理疗等常规护理治疗。牵引治疗是采用电动三维牵引床进行牵引,牵引力为患者体重22%~23%,时间为30min,1次/d,;理疗是采用电脑中频电疗仪在痛处进行理疗,时间为20min,2次/d。疗程均为7天。观察组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由责任护士根据证型及证候要点实施辩证施护、特色技术及健康指导。具体为:①辨证施护。腰腿疼痛患者卧硬板床,取平卧位,可用浴巾折叠成条状垫在腰部,保持腰部生理曲线,躯干忌扭曲,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3周[3]。做好腰腿部保暖,防止受凉。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中药涂擦等治疗。肢体麻木时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遵医嘱局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中药涂擦等治疗。下肢活动受限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健康教育。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遵医嘱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中药涂擦等治疗等治疗。②特色技术。中药涂擦法。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的本院中药药酒 (威灵仙、两面针、制川乌、制草乌、冰片、荜茇、白芷、细辛、土常山等中药,用95%医用酒精浸泡,一个月后加同等酒精量的纯净水,再浸泡两个月,浸泡完成后进行过滤,滤掉药渣,然后用一个干净的密封容器装药酒,过滤掉的药渣装入陶缸内,掩盖严实)。中药药酒配置好后,取15m l倒入容器中,用微波炉加热20s,温度达40℃左右。用小纱布块蘸取药液涂于患处,并施以掌擦法、揉法,力度以患者舒适,不感觉疼痛为宜,使药物能充分渗入患处组织为度。操作中涂药与手法并用,整个过程约3~5min[4]。每日两次,7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药熨治疗。药熨包制作:将配置好的中药药渣装入20×30cm布袋,药物干湿以不滴药液为宜,放入微波炉专用容器,加热一段时间 (一般夏天为2~3min,冬天3~5min)后取出,用40cm×40cm的棉布块包药袋,待温度适宜 (约50~60℃)时烫熨患处,烫熨刚开始时动作要快,可采用小幅度上下快速拍打的方法,估计烫疗包不甚烫时改用揉包法,最后采用压包法[5],将烫疗包压在患处,用大毛巾覆盖,再用场效应治疗仪给予保温,每个部位每次熨烫时间约20~30min,每日2次,7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棉布块一用一清洗,消毒备用,药包用后用中药药酒浸泡,同一药包只在同一病人身上重复使用,3~7d(一般夏天3d,冬天7d)更换一次。应注意的是,药包不可交叉使用,装药渣的布袋每间隔3d更换、消毒。穴位贴敷法。将杜仲、肉桂、骨碎补、桃仁、当归、干姜、木瓜、延胡索、香附、苍术、乳香、没药、冰片等碾成粉状,用生姜汁调成膏状 (可加少量的蜂蜜增加黏度,贴敷时药膏不易散落),分别贴于双侧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阳关穴,次髎穴,阿是穴等处,每日贴1次,每次贴4~6h左右,7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d。③健康指导。生活起居。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下床活动时戴腰托,不宜久坐。尽量不弯腰提重物。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坐硬板凳,卧硬板薄软垫床。防止过度疲劳,防止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鼓励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主要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飞燕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辨证分型的不同,科学合理指导饮食。血瘀气滞型:饮食宜进行气活血化瘀之品。寒湿痹阻型:饮食宜进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湿热痹阻型: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肝肾亏虚型: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忌辛辣香燥之品;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情志调理。了解患者的情绪,保持情绪平和。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让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

1.4 疗效判定 参照有关文献[6]拟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但行走或站立1 h以上可出现腰及下肢轻度疼痛或皮肤小范围麻木、椎旁压痛 (±)等;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 (例)

3 讨论

中医护理方案能让健康教育更加具体和细化,贯穿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健康教育更生动,患者易接受,健康教育效果更突出。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方案,使患者了解和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对中医护理保健方法的掌握、运用得到提升,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通过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使绝大部分患者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生活中可影响病情的不良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综上,中医护理应用于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曾丽,张华.4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传统中医治疗的护理 [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9):352-353.

[2]中医药管理局.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单行本试行版),2013,05:86-89.

[3]李洁,杨兴华,李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效果分析 [J].西部医学,2010,22(6):1130-1131.

[4]廖桂华,刘展秀,沈燕舞.中药涂擦配合药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8:146-148.

[5]廖桂华,刘展秀,沈燕舞.中药涂擦配合药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8:146-148.

[6]叶明,况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特色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 [J].河北中医,2015,37(2):275-276.

R248.1

A

1007-8517(2015)20-0108-02

2015.07.23)

猜你喜欢
肝肾腰椎间盘疗程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