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检评估在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体位60例中的应用

2015-06-07 05:55周文贤王雪玲陈丹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后路体位腰椎

徐 叶 周文贤 王雪玲 陈丹娜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080

护理体检评估在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体位60例中的应用

徐 叶 周文贤 王雪玲 陈丹娜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观察护理体检评估在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进行后路手术治疗的120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体检评估,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护理体检评估,可提高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体位护理工作效率,实现个性化的手术体位护理。

护理体检评估;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体位护理

腰椎骨折的手术体位护理是整个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若由于脊柱与关节的僵硬而导致患者身体无法与体位架吻合而无法稳定支撑,则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效果[1]。患者由于腰椎运动功能丧失以及骨质疏松等各方面因素的存在,腰椎骨折的再发率要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即使在轻微外力甚至是无外力的作用下都可能会发生脊柱骨折,提高手术体位护理难度[2]。本次研究就对在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体位护理中应用护理体检评估的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后路手术治疗的120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全麻,俯卧,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体位架为弓形脊柱手术托架 (TG-A型);同时将其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

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5岁至68岁,平均年龄(45.4±2.5)岁;病程8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1±0.5)年;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1岁至

70岁,平均年龄(45.1±2.6)岁;病程8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2.5±0.7)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取常规体位,在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变化的基础上,常规准备专用俯卧体位垫,合理安置其体位,使其肌肉完全松弛,脊柱及各个关节均使之处于无支撑的状态;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体检评估,具体如下:

1.2.1 体态评估 嘱患者双腿伸直,取其侧卧位,对其头部与床面的距离进行观察,评估侧凸程度。平卧位时观察患者双腿是否能与创面保持水平,对其髋关节功能予以评估。

1.2.2 腰椎评估 阅读患者病历,对患者是否存在腰椎骨折、脱位、半脱位或者畸形等进行了解;若并不存在特殊情况,则引导患者行弯腰、左右转动以及后仰的动作,对其腰椎受累程度进行评估。

1.2.3 神经系统评估 对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反射功能等情况进行观察,引导患者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及踝关节运动,检查是否存在腰椎损伤症状。

1.2.4 髋关节、膝关节评估 引导患者做下蹲、立姿屈膝屈髋的动作,对其关节功能予以观察,对患者下蹲时双膝是否可以并拢进行观察。

1.2.5 张口评估 嘱患者尽力张口,对是否存在张口受限或者是小口畸形进行观察。

1.2.6 弓形架吻合评估 引导患者在弓形架上试睡,对其身体与弓桥的吻合程度进行观察;对于伴有颈椎病变、侧凸或者是身材体型较小的患者,将评估重点放在头与头托是否吻合上。

1.2.7 功能锻炼评估 于术后护理期间引导患者在床上做简单运动,例如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上肢运动等,以患者未感到疲惫、疼痛为最佳状态,依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减运动量,以主动运动为重点,辅以被动活动;引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练习,开始时以30°为起点,并逐日增加抬腿幅度;之后逐渐引导患者做踢腿锻炼。通过上述两种功能锻炼方法避免患者术后发生神经根粘连或者形成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1.2.8 评估结果 针对患者的上述护理体检评估结果,对于身体无法与弓桥实现贴合的,依据实际情况在弓桥的一侧或者两侧增垫海绵枕,促进身体与弓形架充分接触;头部支撑可借助于升降马蹄型头托;对于头部无法伸出弓形架的患者,在弓桥间放置海绵托起到支撑患者头部的作用。做好术前准备。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20题,每题5分,满分为100:其中满意为>85分;比较满意为60~85分;不满意为<60分,总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腰椎骨折患者后路手术体位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体位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体检评估在观察组患者手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术前准备充分,患者手术体位安放一次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肺部病变,4例患者发生神经系统病变,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关节功能评估意义 由于腰椎骨折后路手术需要取患者俯卧位,若由于髋关节屈曲僵硬而无法使其躯体与弓形架相吻合,则可通过在弓形架上加啫喱垫扩大弓桥弧度,这样既可以满足患者对后凸躯干支撑的需求,又可以防止患者出现神经及软组织损伤[3-4]。

3.2 颈椎评估意义 腰椎骨折的病理特点就是脊柱骨性强直,会增强椎体骨质疏松及脊椎骨的脆性,即使发生一些很小的外力作用或者无外力作用下都可能会诱发脊柱骨折。术前对患者颈椎情况加以评估,可对其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头托及体位的安置起到重要作用。根据患者颈椎活动度选择、调整头托,可避免术中发生颈椎骨折[5-7]。

在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正确的手术体位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首要因素,该类手术由于体位、麻醉等因素,会造成机体生理的改变,直接削弱软组织及神经血管、肌肉保护性作用,加之皮肤长时间受压,更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而通过加强护理体检评估,则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腰椎骨折患者在后路手术体位护理中采取护理体检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表明,通过护理体检评估,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实现个性化的手术体位护理。

[1]杨学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 [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4-85.

[2]张小芳,杨谊.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225-226.

[3]程菊红,马卉,丁月慧,等.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的护理 [J].祝您健康·新医药,2011,02(3):5,22.

[4]施卉婷.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J].中外健康文摘,2013,(48):20-21.

[5]黄萍,赵苏丽,赵卓华,等.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26-326,327.

[6]万瑜.对68例胸腰椎骨折术后病人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实施循证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9):452-452,454.

[7]陈雅芬.前瞻性护理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708-1710.

R473.6

A

1007-8517(2015)20-0111-02

2015.07.02)

徐叶 (1988-),女,本科,护师,手术室护士。

周文贤 (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手术室护理骨干,从事手术室护理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后路体位腰椎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