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意义

2015-06-07 05:55郭萌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原值降钙素胰腺炎

郭萌萌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江西 遂川 343900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意义

郭萌萌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江西 遂川 343900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34例,按照病情将急性水肿型患者分到A组,共22例,出血坏死型患者分到B组,共12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A组和B组患者均在住院后第1天、第3天、第6天以及第9天抽取2ml静脉血完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并与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对比。结果:A组和B组患者住院后第一天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值和阳性概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B组患者住院第1天、第3天、第6天和第9天血清降钙素原值和阳性率都比A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有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帮助制定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

急性胰腺炎;血清降钙素;合并感染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两种类型: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其中临床比较常见的是水肿型,该类型具有病变程度不严重、病情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较易改善的特点[1-2]。出血坏死型相对比较少见,其具有病死高、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我院针对3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希望能帮助更准确的评估患者病情,并有效预测患者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我国关于急性胰腺炎疾病诊断标准[2],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根据美国关于急性胰腺炎分型标准[3],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A组 (水肿型患者)22例,B组(出血坏死型)12例。A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45.8±8.2)岁,病程6~23d,平均病程(13.5±4.5)d。B组中男7例,女5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44.6±7.6)岁,病程7~25d,平均病程(14.1±6.0)d。另外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5.2±7.8)岁。3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住院后第1天、第3天、第6天和第9天抽取静脉血2ml,对照组同样给予抽血静脉血2ml,并采用由北京中科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A15的全自动特定蛋白质分析仪,完成血清分离后,将其放置在-20摄氏度环境下等待检测。利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值,检测全过程步骤严格按照由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QS1441101的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使用说明来进行操作。

1.3 检测标准评定[3]判断阳性率:①阴性:降钙素原水平低于0.5μg/ml;②阳性:降钙素原水平介于0.5μg/ml~2μg/ml;③强阳性:大于2μg/m l。而正常人降钙素原值均低于0.5μg/ml,若检测降钙素原水平0.5μg/m~2μg/m l之间,表明机体有可能存在败血症或者是感染情况,病情相对比较轻。若降钙素原水平高于2μg/ml,则表明人体可能存在严重的败血症,或者是较为严重的细菌感染。

1.4 数据统计分析[4]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其中计量数据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实行t检验;计数数据实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检测指标对比 从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发现,A组和B组患者入院第一天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组患者第1天、第3天、第6天、第9天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值也较高,与A组检测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A组、B组和参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值对比 (μg/l,±s)

表1 A组、B组和参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值对比 (μg/l,±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组与A组比较,bP<0.05。

组名 例数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第9天35 0.40±0.11 0.40±0.11 0.40±0.11 0.40±0.11 1.60±0.41 1.11±0.21 0.50±0.11 B组 12 4.01±1.90ab 4.10±1.81b 4.71±2.31b 4.90±2.61b对照组A组 22 1.91±0.61a

2.2 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比较 经过检测发现对照组体检对象血清降钙素原阳性概率为0,A组患者阳性率50%,B组患者阳性率为100%。由此可见A组和B组患者阳性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B组患者阳性改良也明显高于A组患者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机制是因胰腺内部出现血液供应不充足,造成胰管内压突然加大,导致胰管发生阻塞,表现出一系列如呕吐、上腹疼痛、恶心、腹胀、肠鸣音消失等的病症。

急性胰腺炎疾病合并感染会进一步加快病人器官衰竭,病死率可达到约5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严重情况以及疾病进展速度,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抢救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利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来帮助进一步提高疾病评估正确率,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降钙素原的前身属于降钙素,早期是通过甲状腺肿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获得。正常健康人体血清降钙素原值相对比较低,若出现细菌感染,可以检测发现降钙素原值较高,并且如果感染情况越严重,降钙素原水平就会越高。这是因为感染时的降钙原不是由甲状腺组织分泌的,而是由甲状腺之外的其它组织分泌而得[5]。在诊断出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控制感染情况后,病人体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可见,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有利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病人在诊治过程中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同时结合临床其它检测指标,能更准确的判断病人病情严重情况及进展情况,有利于后续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李永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69-70.

[2]苏利国,马玉红.监测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489-490.

[3]张呈祥,侯明,鲍海咏.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46-1247.

[4]曾珠,石玉玲,廖扬,等.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1(1):25-27.

[5]肖江宁,弓小雪,梁明杰,等.3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7):938-940.

R576

A

1007-8517(2015)20-0131-02

2015.07.23)

猜你喜欢
原值降钙素胰腺炎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增值税税改形势下物流企业财务决策探析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高危行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中提足折旧填列方法的讨论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早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