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军嫂”张秀桃:守住平淡守望幸福

2015-06-08 00:59王健根
恋爱婚姻家庭 2015年6期

王健根

2015年2月11日,对于“最美军嫂”张秀桃来说,是终身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张秀桃作为好军嫂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2015年军民迎新春茶话会,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她还被安排与习近平总书记同桌就餐,习总书记与她拉家常,祝福她的家庭越来越好。张秀桃向总书记表示:“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照顾好朱光进,照顾好这个家庭。自己会更加努力,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作为一级伤残军人朱光进生死相伴的妻子,张秀桃是在用生命支撑丈夫勇敢面对人生。

定情缘:

既是缘分注定,更是军人情结铸就

那年,她刚满20岁,正值一个女孩最美的年华,医科大学毕业的她有着令人期待的未来;而他,沉沦在人生的困境,脊椎粉碎性骨折,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他们的人生轨迹因她参加大学毕业实习开始交集……

10年后的今天,她已出落成一位美丽的少妇,毅然守护在他的身边,用爱的力量和常年的付出,让早先专家断言生命不会超过5年的他,开启了新的幸福人生。

这段传奇爱情的起笔,从2002年8月1日开始书写。

“他叫朱光进,24岁,3年前在参加一次部队组织的演习中意外摔伤,造成颈椎粉碎性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一级伤残。今天起,你的护理内容就是每天为他腹部造瘘换药水和膀胱冲洗……”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的张秀桃被安排到河北省鹿泉市驻军某医院实习。那天一大早,她一到医院报到,就被带教老师领进一间特护病房,只见一位面容憔悴但不失帅气的军人,闭目躺在床上。

实习的第一天,就接受了这么特殊的任务,张秀桃备感压力。自小有军人情结的张秀桃暗下决心:一位因公伤残的军人,就是人民的英雄,我一定尽心照顾好他。

张秀桃的悉心照料遭遇的却是不领情。每次护理完,除了一句客气的“谢谢”,朱光进什么也不说,活像一个木偶人,有时还拒绝进食。

朱光进冷漠的态度、严肃的表情却让张秀桃充满了好奇。她找到知情人打听后得知,入伍后积极上进的朱光进,自打受伤后情绪就一直很低落,3年时间里没人能与他沟通,更没人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为早日打开朱光进的心结,张秀桃开始学习心理学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请教,一有时间就陪在朱光进身边。

一天、两天、三天……几十个日日夜夜。从一言不发到只言片语再到无话不谈,朱光进那颗冰冻的心终于渐渐消融。

张秀桃和朱光进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并以兄妹相称。她的心事也开始拿出来对他说,朱光进会默默地听,时而会给她提出中肯的建议。

开始配合治疗的朱光进,病情也神奇地得到控制并慢慢有了好转。然而,两人日渐默契的相处被2003年4月突袭的“非典”打断——医院动员所有实习生离院。

分离期间,朱光进的病情一度恶化,尿道时常堵塞并伴有血尿症状。经过军地专家的联合会诊,初步断定他的生命不会超过5年。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秀桃心如刀绞,只能每天给朱光进写一封鼓励信。在这些信件中,她开始称呼他“哥哥”。

2003年7月,学校的毕业典礼一结束,张秀桃就直奔石家庄火车站。那天,正好是朱光进的生日。当捧着一束百合花的张秀桃微笑着出现在病房时,朱光进哭了。

刹那间,直觉告诉张秀桃:“我爱上他了!”

张秀桃在医院对面租了间房,在附近一家餐馆打工。她慢慢学会了烧饭做菜,每天下班后回到住处,变着花样做朱光进爱吃的菜。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平淡,但两人都感到很甜蜜。对她心生怜爱、万般不舍的朱光进同时在做痛苦的抉择:“我给不了她幸福……”

喜结连:

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能创造奇迹

2003年底,在朱光进家人的要求下,组织上安排他转回江西省鄱阳县老家接受康复治疗。离别在火车站,两人相对无语凝咽。直到临上火车,他才想起将托人买的一双鞋子送给她,她则将出门前剪下的一缕头发塞给他,告诉他:“我先找工作挣钱,你一定要等到5年后我去看你。”

离别的日子里,他们只有靠鸿雁传书一解相思之苦。回到老家的第3天,朱光进就收到了张秀桃满是牵挂和不舍的信。而后,两人每两天一封书信来往,朱光进的家人见证了他等信的焦虑、读信的快乐、写信的艰辛。

朱光进说:“捧读秀桃的书信,是我最大的快乐!”然而,高位截瘫,小事也成了难事。由于身体的残缺,朱光进每次写信都要让家人绑起双手,夹住笔,一笔一笔地划,手写不动了,就用嘴咬住笔写……

看到那厚厚的信纸上歪歪斜斜的字,张秀桃都会躲进被窝里大哭一场。他的信里大多是报喜藏忧,可她明白,他不可能像信上写的那样快乐。

1年里,100余封情书摞起来有1尺多高,记录两人坎坷的情路历程。2004年11月,有好几天没有收到朱光进的来信了,张秀桃从朱光进家人欲言又止的电话中逼问出,朱光进病情恶化了,他几次流露出轻生的念头。

这次张秀桃没有流泪,她坚定地对朱光进的母亲说:“阿姨,请告诉光进,这几天我就到鄱阳去,让他等着我。”

张秀桃的父母得知女儿要去江西,一百个不同意。张秀桃耐心地劝慰父母:“光进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是一个有梦想、有责任感、有人情味的军人。这个时候如果我放弃他,等于放弃了他的生命。他虽然没有健全的身躯,但不能没有完整的爱。”她的话感动了家人和朋友。于是,她辞掉工作,几经辗转,找到了远隔千里的朱光进老家——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朱家桥村。

爱情是甜蜜的,她的到来拯救了他,也拯救了这个家庭。但日复一日的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娇小的她对家人说说在江西找到了一份工作,事实却是承担起了朱光进全部的照顾职责。

为了防止他肌肉萎缩,听说足部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张秀桃就拜老中医为师,啃专业书籍,顺利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她坚持每天早晚两次给朱光进做肢体康复性按摩,一遍下来至少要2个小时。时间长了,她的手指关节变得膨胀,畸形……体重只有48公斤的她要把76公斤重的朱光进从床上搬到轮椅上,晚上,再把他从轮椅搬到床上。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掌握不好技巧,两人经常摔倒在一起,磕得鼻青脸肿。

一天深夜,张秀桃把朱光进抱上床时,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朱光进重重地压在她身上,把她的左手压骨折了。半夜三更,她没有求助家人,而是强忍着剧痛,用了近1个小时才把朱光进抱上床。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张秀桃买来拉力器,坚持每天锻炼。

因为朱光进中枢神经受伤,无法正常排尿,只有通过腹部膀胱造瘘排泄尿液。有时活动不慎,就会因为膀胱黏膜受损而导致发炎出血、漏尿,一经刺激全身冒汗。每天夜里,张秀桃都要小心翼翼地帮朱光进翻三四次身。

只要天气晴朗,张秀桃就会推着轮椅陪丈夫散心,村头村尾都留下了他们爱的足迹。

相比她的任劳任怨,他想得更多:“我不能自私地占用她的全部时间,要让她有自己的工作和朋友。”2005年,朱光进鼓励妻子找工作,张秀桃后来进了一家民营医院。

5年过去了,张秀桃几次主动提起婚事,朱光进却态度坚决:“你比谁都清楚,我是把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的人。我不能剥夺你一生的幸福!”

而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些质疑的声音:“这个女人是不是图啥,她真的爱他吗?”

顶住了闲言碎语,把委屈默默嚼烂吞进肚子里,张秀桃选择用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来做无言的回击,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她都是躲到一旁悄悄地抹眼泪。

有爱就会有奇迹。在张秀桃5年多的精心照料下,朱光进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终于同意和张秀桃结婚。2009年元旦那天的婚礼上,由于朱光进的身体原因,夫妻不能行拜堂礼仪;因远隔千里的原因,张秀桃缺少了娘家人的祝福……虽然朱光进为此很自责,但张秀桃却是那么满足。

情相依,守住平淡与艰辛,在幸福路上真爱永恒

2011年1月,女儿呱呱坠地。张秀桃鼓励朱光进:“你一定要陪着我和女儿,至少陪着女儿长大成人。”女儿的成长,就像幸福的阳光照进了他们的生活。料理家务一把好手的她还是远近乡里孝顺的好儿媳。“是光进的福气,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年迈的公婆也待她像亲闺女赞叹不已。

10年时间,眨眼即逝。张秀桃常年饱受着对自己父母的愧疚。自从进了朱光进的家门,张秀桃很少回娘家。因为她要把省下的路费给丈夫买些好药治病疗伤。

2012年春节前夕,张秀桃的母亲突发脑梗塞深度昏迷。接到电话后,张秀桃匆忙赶往河北老家。当她出现在病房时,父亲急迫地告诉妻子:“女儿回来了!”可还没有等她叫声娘,老人便闭上了双眼,安祥地走了。

母亲遗体告别的那一天,张秀桃不管如何努力,就是站立不起来,她愧疚至极,长跪不起。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张秀桃匆匆回到鄱阳县。此时,朱光进才知道自己的岳母已经离开人世。他特意让母亲烧了一条鱼,点燃一柱香,喝下10年来的第一口酒……面对北方,颤抖着说:“妈,女婿不孝,没能去送您,请吃一回鄱阳湖的鱼吧!”接着,夫妻俩相拥在一起,痛哭不止。

张秀桃和朱光进的爱情得到了许多人的祝福,她坚贞的爱情创造了一级伤残军人生命奇迹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2012年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张秀桃被全国双拥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从北京回来后,张秀桃决意参加了江西省招聘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被分配到鄱阳县鄱阳镇卫生院工作。

院长知道张秀桃每天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照顾丈夫,考虑给她安排个相对清闲的岗位。张秀桃谢绝了:“我要靠自己的勤奋和工作能力,来获得大家的认可。”

开始,张秀桃担任镇卫生院防保组的档案管理员,同时挂点鄱阳镇风雨山村4个自然村,负责约2000名村民的健康体检和随访工作。

2013年11月,根据朱光进的康复情况,医院为他实施腹部膀胱造瘘导尿管拔除术。为此,朱光进的生活减少了许多羁绊,地方民政部门也及时给他配发了一辆残疾人电动轮椅车。朱光进在张秀桃的帮助下开始练习上床、站立;他还自学了五笔输入法,如今他可以慢慢用弯曲的手指在电脑上打字和使用智能手机……县残联为了照顾他们,在朱光进的家里设立了一个农家书屋借阅点,朱光进可以做做登记借阅的工作,每月能领到300元补贴。“钱不多,主要是能给他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让他生活充实。”

渐渐地,他们的家庭生活进入一个平稳期。张秀桃每天有规律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忙碌,晚上直到女儿和丈夫进入梦乡,张秀桃才开始料理自己的事情……

“虽然累,但是我觉得很快乐。其实,我也没有人们说的多么伟大。我就是爱他,就这么简单。只要他能好好的,天天开心,女儿能健健康康的,我再累也不算什么。”张秀桃说,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如今,张秀桃不仅用自己的真诚、纯真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她还充分利用一切机会竭尽所能地回报社会,用自己的挚爱、善良和坚守赢得群众的赞赏和各级组织的肯定。

2014年建军节前夕,以张秀桃为原型的拥军题材公益电影《桃子的爱情》,由一些单位联合摄制完成,并在朱光进的家乡首映。

近两年来,张秀桃作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先后30多次被北京、河北、江西等省、市党政部门和各界社会团体邀请巡回作事迹报告会,她坚持用自己的爱国拥军情怀传递正能量,并担任江西上饶市征兵工作的形象大使,先后深入150多个适龄青年家里进行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宣传。

2013年6月,张秀桃被调到卫生院的医技室,负责为病人做B超、心电图检查工作。

在县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张秀桃遇到了一个23岁的女孩,也是一名高位截瘫患者。原来,女孩在读大学四年级时因一场车祸致残,生活的巨大反差令她无法接受现实,先后4次绝食。

张秀桃决定要帮帮她。朱光进来到女孩床前劝她,几经交谈,女孩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考虑到女孩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训练,他们把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接到自己家中,携手照顾女孩术后生活,并向她讲述医学技术治疗与康复的前景,鼓励她重拾信心……

如今,女孩已经回到了自己家中,张秀桃一家与女孩一家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2014年9年,女孩终于走出人生低谷,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先后被聘为农家书屋管理员,担负起了7名学生的家庭教师工作,成为全县残疾人自强模范。

张秀桃是善良的,善良的人是最美的。2015年2月11日,张秀桃作为好军嫂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2015年军民迎新春茶话会,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习近平总书记与她亲切地拉家常,祝福她的家庭越来越好。

带着荣誉从北京回来,张秀桃觉得日子还是要和以往一样有条不紊地过。每当夕阳西下,几缕余晖斜照在含情脉脉的昌江水中,人们总会看见那个轮椅上的男子,那个推着轮椅缓缓走过昌江河畔的袅袅身影。村头村尾都留下了他们幸福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