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2015-06-09 14:19代德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腕带护患新生儿

代德珍

(盐源县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盐源 615700)

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代德珍

(盐源县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盐源 615700)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护理中提前实施不安全因素分析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新生儿共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护理前针对不安全因素展开讨论再实施护理操作。对比两组中出现新生儿感染、腕带丢失、技术操作问题的发生率。结果:提前分析了不安全因素的观察组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远远小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护理前充分分析潜在危险因素,提升预见性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键,对不安全因素展开分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新生儿;不安全因素;护理干预;不良事件

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无法将自身感受准确表达,加上免疫力偏低,相对更容易受到院内感染。在新生儿监护室中,通常不设陪护人员,这就造成了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例如留置针的使用情况、腕带脱落等,不仅会影响到护患关系,还可能对新生儿健康产生威胁[1]。我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在新生儿护理前加强不安全因素分析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设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共选取此阶段在我院出生,且无严重疾病的新生儿共8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婴25例,女婴19例;出生时间3-20天,平均14.3±2.6天。观察组中男婴24例,女婴20例;出生时间2-22天,平均15.1±3.1天。两组新生儿均为健康状态,研究将处于重症监护或出生后存在较严重疾病的新生儿剔除,避免影响对比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天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针对新生儿注射、翻身等需求展开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之前分析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如下:

1.2.1 腕带因素:通常为了区分新生儿,会在其手腕上套一个腕带。但统计发现,不少新生儿在出生后并未及时套上腕带,同时存在腕带丢失之后没有及时通知管理者补办现象。虽然腕带看起来作用不大,但却是区分新生儿的重要依据,可避免错抱、混淆新生儿。因此在护理中需每日至少两次检查腕带情况,若发现脱落或即将脱落情况应及时更换,方便识别。

1.2.2 院内感染因素:新生儿出生后身体机能尚处于初级阶段,免疫力、抵抗力极弱,属于易感染人群。尤其是生命体征存在异常或是早产新生儿,感染几率大且感染种类多。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清洁与消毒,不仅包括新生儿使用的床单、被褥、衣物等,还应对日常治疗器械、床栏等消毒处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另外,护理人员必须提升洗手依从性,否则极易造成病原体的交叉传播,引起院内感染[2]。

1.2.3 用药因素:用药主要应从护理人员着手,由于药品种类繁多,加上每位新生儿需要使用的药物在剂量、种类上存在差异性,若没有加强责任心展开管理可能出现药物丢失或配发错误现象,轻则影响新生儿健康,重则可能造成抢救时药物提供不及时,延误黄金抢救时间。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加强责任心,在配发药物或是为新生儿注射时严格核对新生儿姓名、疾病、用药类型、用药方式以及剂量;另一方面应加强管理,定期核对药品。

1.2.4 夜间因素:夜间新生儿可能存在哭闹或由于温度下降产生咳嗽、发热现象,若没有及时发现易造成病情严重。护理人员需加强夜间巡房工作,不能够因为白天新生儿看上去很健康就放松夜间警惕。查房时应穿着轻便鞋子,避免脚步声吵醒熟睡的新生儿。除此之外,病房中应配备简单的抢救设备或应急设施,以便于发现问题可迅速展开急救。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珋x ±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比例并行组间对比。本次研究中的不良事件包含腕带脱落/遗失、院内感染、药物配发失误以及护患纠纷这几项,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表

由上表可见,各项不良事件产生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新生儿住院期间出现不安全因素属于可控范围,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日常管理,通过计划性、预见性的护理操作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一方面保障新生儿健康,另一方面和谐护患关系。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中腕带脱落/遗失、院内感染、药物配发失误、护患纠纷这四项不良事件均出现,其中以护患纠纷最多,达到6例,占组内13.64%。深入调查发现护患纠纷的产生多在于护理人员护理细致程度方面,未达到让每位新生儿家属满意程度。而相对之下,分析了不安全因素的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腕带脱落与1例护患纠纷情况,各项不良事件产生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提前对不安全因素展开预防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产生几率。

综上所述,在对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首先应提升自身严谨的护理意识,弄清自身工作对新生儿健康程度的影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身投入到新生儿护理中。其次,需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教育培训,包含基本急救操作、各种仪器的使用、注射技巧、静脉穿刺技术、提升洗手依从性等,降低由于操作能力问题造成新生儿不适的几率。最后,应注重与新生儿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新生儿动态,例如是否存在食欲偏低、异常出汗等现象,提升护理预见性。总之,对新生儿的护理应全方位展开,通过临床经验不断完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提升护理有效性。

[1]李莉,李婷婷,范丽丽,等.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637-638.

[2]李彦香.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3(4Z):257-258.

R715.8

A

1009-6019(2015)01-0212-01

猜你喜欢
腕带护患新生儿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护患情境会话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