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

2015-06-09 12:33徐立春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药率抗菌药品

徐立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中医院 药剂科 黑龙江 双鸭山 155600)

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

徐立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中医院 药剂科 黑龙江 双鸭山 155600)

目的:分析讨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治疗的180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选择信息化药物管理方法实施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药物管理方法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合理选药率以及联合用药率等情况都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临床用药与药品质量的全程监控,使药品实现信息化管理等,都可以有效的使临床合理用药成为现实,以此有效的使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得到降低。

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临床合理用药

本研究中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治疗的180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讨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治疗的180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9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为(25.6± 1.3)岁;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38岁,平均为(27.4±1.1)岁。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

第一,护士因素。护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智力药物,则导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第二,药师因素。药师是合理用药的执行者与监督者,还是药品的提高者,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指导患者用药,缺失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而在执行处方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等情况,都非常容易导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

1.2.2 临床合理用药

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药物管理方法实施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选择信息化药物管理方法实施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利用构建信息平台,对药物进行动态管理;其中药物管理信息体系主要包含相关药物管理平台、基础运用操作体系以及临床路径管理体系等,其中信息系统管理者往往由主任、住院医师以及主治医师等实施管控,以此保证合理审批、使用原因、药物种类选择以及使用过程等可以顺利的完成[2]。同时,对于临床路径管理体系来说,能够在一定限度上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与使用范围等进行限制。此外,信息药物系统管理平台具备着众多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对细菌类别进行检验,且对耐药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与监测,并有效的对细菌敏感率以及病原体构成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从而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监测结果公布于信息平台中,从而确保各科室都可以充分的对患者细菌感染以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合理选药率以及联合用药率等进行分析比较,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合理选药率以及联合用药率等情况都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表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情况

3.讨论

临床药物是一种临床药学与临床用药相互结合渗透的学科,依照卫生部改革方针可知,临床用药一定要以患者为核心,且以人为本,以此通过药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有效的使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得到降低。现阶段,大量医疗机构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例如抗菌药物的滥用),则导致增加了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4]。因此,临床中一定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指导,以此确保患者可以合理用药,且降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

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的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合理选药率以及联合用药率等进行分析比较,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合理选药率以及联合用药率等情况都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临床用药与药品质量的全程监控,使药品实现信息化管理等,都可以有效的使临床合理用药成为现实,以此有效的使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得到降低,并使临床用药更加的合理与安全。

[1]王智勇,刘高峰,刘娟,等.我院2008年23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05(10):73-74.

[2]高晓萍,冯晓钰,韩丽梅.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55(09):57 -62.

[3]李江华,李静蔚.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性分析[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21(09):56-61.

[4]陈玉如,黄小影,关雪艳,等.克林霉素静脉输液及其常见不良反应的监测[J].安徽医药,2008,16(03):99-101.

R97

B

1009-6019(2015)10-0285-01

猜你喜欢
药率抗菌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巴旦木壳/高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耐多药肺结核48例分析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阻燃浸渍处理工艺对桉木单板载药率的影响研究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