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导写选择

2015-06-09 20:32桑进林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5年46期
关键词:明哲保身上善若水安静

桑进林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面对一棵有毒的植物,不同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甲看见后赶紧绕道而行,生怕中毒。乙要砍掉这棵植物,以免伤及他人。丙认为它也是一个生命,在周围圈上篱笆,注明有毒,免得危害他人。丁则开始研究这棵植物,最终制成了治病救人的良药。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面对一棵有毒的植物,甲乙丙丁四个人物分别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态度,根据这四种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甲的角度。这是一种自我保护。面对社会上的“有毒植物”,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善于保护自己,避免悲剧的发生。2.乙的角度。这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表现。3.丙的角度。丙的选择更加理智一些,充分体现了他的博爱思想。4.丁的角度。丁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科学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何种事物,只要我们能正确看待,最终能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以上四个方面的立意,没有高下之分,我们不能因为甲的自我保护而批评他,也不能因为乙的科学精神而拔高他,只要从以上四个角度合理切入,都是符合立意的。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审题立意的角度非常广泛,可能会让作者反而无所适从,所以写作时要大胆取舍,选择立意后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写深写透,以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佳作展示一】

上善若水

狄昕

古人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上善之事若生命之泉,养润万物;大智之人,如盈满之瓶,摇之弗响。

在生活中,若遇障碍阻难,请如路人丙,善意圈起这株“毒花”,注明“有毒”。我们也许没有丁一样聪慧博学,无法研究出“解药”,但只要你怀有善心,总能让他人少些困难,让社会多些人情味,让世界多些温暖。若此后有路人丁路过,见到标牌,也依旧可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对它进行研究,研制出解药。所以,请心怀善爱,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只是一刹那的本能。最美妈妈吴菊萍从未考虑过高楼坠物的重力加速度有多可怕,她只是凭着一个母亲的本能与爱,接下了那个从十楼坠落的孩子。孩子得救,“妈妈”却入院,但她从未后悔。最美司机吴斌,他没什么大知识、大见识,却在突遭意外的情况下,在生命的最后几十秒换档、刹车、闪指示灯……全车人幸存,而他却永远离开了人世。吴斌这最后一搏,值得我们铭记。

上善若水,只是在别人危难时伸出的一只手。曾有两岁小悦悦惨死于人情的淡薄,18名路人见而不救,只有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扶助。善与不善,全在你一念之间,在你是否愿意在他人困难时伸手扶一把。大雨倾盆,老妇进费城百货商店,只有菲利一人搬椅给她:“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后来,菲利来到卡耐基公司,以他一贯的热情诚恳,成了“鋼铁大王”的左膀右臂。那老妇正是卡耐基的母亲。

上善若水,只是对冷漠的摒弃,对真我的坚守。你做不到舍己救人,也至少可以扶一把过路的老人:你做不到一掷千金做慈善,也至少可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你做不到一呼百应去改变世界,也至少可以改变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感动他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她从不吝惜伸出自己的双手,亲自为那些困苦落魄的人换衣擦洗,并为他们祈祷。有多少可怜人因她那双温暖的手抛弃了对世界的仇恨,带着感动逝去。

上善若水,不一定要像丁一样的智慧、博学,你也可以为世界增添一份关爱与温暖。

模拟评分

内容: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开头提出论点,中间论证论点,结尾总结论点。在论证部分,作者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积累,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小悦悦、菲力等事例,信手拈来,有力地支撑了文章的论点。故本项评19分。

表达:本文采用了段落式排比的方式行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此外文章语言精炼,兼具文采美和哲理性。故本项评19分。

发展等级:作者没有简单地叙述事例,而是和议论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故本项评18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佳作展示二】

明哲保身,生存之道

王曦

一株奇艳有毒的植物置于眼前,斩棘为民的勇者不在少数,慈悯为其做标志的善人亦非独一,但绕道而行却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我亦不免于其中。

明哲保身,才是生存之道。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耄耋高龄的屠呦呦获此殊荣,人们不免生疑,为何如此长的岁月中,“屠呦呦”一名鲜为人知?原来,年轻的屠呦呦在初得成果时便深谙国内学术界的复杂多变,从不涉足学术炒作,埋头研究,终成大业而不玷身。面对学术界的种种不良现象,屠呦呦选择了避之绕行,寄情钻研。面对“毒物”,何必时刻奉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敢精神,若想“不中毒”,只如屠呦呦一般避开“毒物”便可,自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之时。

《道德经》中有“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一言,汉初三杰之一的张子房便深谙此道,他明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因此,群臣邀功,唯子房“不敢当三万户”;刘帝封赏,子房言病杜门不出,行“辟谷”术;他人沉浮于官场,子房“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汉初三杰中,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身的淮阴侯遭戮,萧何亦沦为阶下囚,唯子房一人未受摧折,正因他懂得明哲保身。“谋圣”之称实至名归,明哲而保身,实为生存之道。

今年七月,叙利亚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德国难民数量骤增。德国国内一些所谓的“人权组织”认为德国应拥有“大爱”,为所有难民提供庇佑。也有记者报道,“难民来德国抢劫,偷窃,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难民已经多到了威胁自身发展的地步,难道还要继续做好人吗?帮助别人,应首先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不是每一件事你都有能力管,衡量能力,再做决断。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妇孺皆知,“识时务者为俊杰”老生常谈,明此哲理方可保身。孟获一身勇胆却被七擒七纵,贻笑大方,非无勇,奈何是愚勇。在“毒物”面前,愚勇是危险的,唯如履薄冰,明哲保身才为上计。

《左传》中有“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的话。危险来临时,若力量不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只会落得遍体鳞伤,不如退避三舍,明哲保身,乃得进退自如。

面对一株有毒的植物,避之绕行才为巧炒。明哲保身的,并非都是懦夫,知难而进的,并非皆是勇士。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乃生存之道。

模拟评分

内容:本文观点新颖独特。一般人认为,面对危险,我们要敢于亮剑,拿出舍我其谁的精神。但本文作者不这么认为,面对危险,我们要善于保护自己,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故本项评20分。

表达:作者引用了大量名言警句,使语言表达简练而精辟,也提升了文章的论述水平。故本项评19分。

发展等级:本文所举事例典型而又鲜活,切合题旨,加强了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故本项评19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9分=58分。

【同步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上升。没有差错。人们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是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意愿。”

它决定了这样的自我尊重,不再留意外面的天气了,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有人说它是废物,就把它摔在了地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审读该则寓言故事,应抓住寒暑计的独白与心理来揣摩其深刻内涵。寒暑计认为“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意愿”,“它决定了这样的自我尊重,不再留意外面的天气了”,它的我行我素,它的唯我独尊,它的自以为是,它的与外在世界隔绝的“自由行动”,导致了它的最终命运——“有人说它是废物,就把它摔在了地上”。这给我们一个启发:人是社会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自由必须有他律的制约;否定了他律,自由也没有保障。基于上述寓意,可以切入的立意角度大致有:(1)自尊与他律。(2)个人自由与社会职责。(3)适应社会与张扬个性。(4)尊重自我与遵守规则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垒是负面的。——莫言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第二段是莫言的话语,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也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还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猜你喜欢
明哲保身上善若水安静
王艮“明哲保身”说的历史叙事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之三)
楼上请安静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