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良性互动

2015-06-11 17:40刘红梅
党的生活·青海 2015年9期
关键词:西宁爱国抗战

刘红梅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将抗战精神进一步发扬和转换升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融入抗战精神弘扬之中,以彰显抗战精神的价值与功能。抗战精神弘扬应结合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在选择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机和载体时,不能忽视抗战精神的弘扬,抗战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抗战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植于中华民族博大厚重的文化土壤中。抗战精神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愿意为祖国奋斗献身的价值取向。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被充分激发出来,举国上下用血肉筑起一座抵御侵略者的钢铁长城;抗战精神倡导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而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质和高尚追求。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前赴后继,表现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抗战精神倡导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英雄气概是为了祖国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抗战时期,中国军民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威胁义无反顾,表现出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抗战精神倡导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必胜信念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心和顽强信念。中国人民在持久抗战中顽强抗击敌人,最终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离不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应该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与升华,它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发挥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的作用,伟大的抗战精神全面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因而,抗战精神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所定、行无所依。而抗战精神恰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归。因此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不仅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伟大抗战精神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历史资源、历史启迪和历史支撑,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3个层面24个字,三个层面与抗战精神之间有一种历史的连贯性,抗战的主题是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论是国家层面追求的富强、民主,还是社会层面追求的自由、平等,前提都必须是国家独立。个人层面追求的爱国更是与抗战时期的爱国精神一脉相承。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精神发展的一种凝结和提升。伟大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坚定信念、不屈意志、高尚气节、献身品质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

抗战精神涵养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抗战的主题是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抗战精神能彰显国家富强对于民族存亡、人民幸福的意义,亦能诠释文明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性。而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追求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几个要求,如果没有国家独立的基础,一切都不复存在。弘扬抗战精神,让国人反思历史教训、保留历史记忆,就不难体会国家富强对于民族存亡、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所以说抗战主题——民族解放的主题,为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一个根本的、长远的历史基础。

抗战精神涵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自由和平等,而这二者的前提同样也是建立在国家独立、民族自由的基础上。抗战精神表达自由的价值,彰显正义的力量,体现法律的威严。我们要从抗日战争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自由的角度看到它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价值追求的意义。

抗战精神涵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个人层面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弘扬抗战精神能使民众感知爱国主义的力量,体察敬业的多维表征。我们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第一位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节点,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得更强烈、广泛和持久,充分体现了抗战精神的本质。弘扬抗战精神,让国民回溯海内外中华儿女种种爱国壮举,深思抗日戰争胜利的原因,可使公民体察爱国主义的力量,感知作为中国人为什么要爱国、什么是爱国、如何去爱国,这是涵养“爱国”价值准则的重要资源和方向指引。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说的爱国精神和抗战时期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从抗战精神中,我们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历史资源。我们要弘扬抗战精神,并正确地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和体现,又反过来促进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是一种“在深层理念上的互动关系”。当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其后,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又战胜了无数的曲折和困难,而蕴含于其中的伟大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对抗战精神的继承。如今,抗战精神依然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选择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机和载体时,不能忽视弘扬抗战精神的作用。弘扬抗战精神应结合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融入弘扬抗战精神之中。我们总结抗战精神,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如何才能将抗战精神转化为西宁建设的精神动力?

以新的价值期待呼唤弘扬抗战精神意识的觉醒。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核心价值观的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首先需要从内心深处增强价值观自信。这种自信要以弘扬抗战精神来巩固。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标识。弘扬核心价值观需要仰望历史的星空,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营养,需要珍视我们的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使抗战精神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固本培元才能行之久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过程中,利用弘扬抗战精神作为平台,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

以弘扬抗战精神的觉醒推动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抗战精神作为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之一,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抗战精神不仅对确立全社会的理想目标、价值取向有着鲜明的导向作用,而且对于作为个体的道德修养、行为方式也有教化的作用。我们必须把弘扬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必须加强对抗战精神的总结宣传和研究,充分挖掘它的深刻内涵,必须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形成弘扬抗战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风尚,鼓舞西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弘扬抗战精神与涵养核心价值观互动中寻求西宁发展的思路。一个人要有点精神,才能有所作为;一个城市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才能加快发展。城市崛起的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和推动,这就需要弘扬抗战精神。弘扬抗战精神与涵养核心价值观互动,它凝聚着全市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激励着全市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和竞争力,也是一种潜在的城市发展推动力。如何因势利导,把激荡在城市里的蓬勃激情和强劲力量转化为激励大家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加快城市发展的动力,成为西宁人民的热切企盼和关注焦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西宁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发展起来的西宁城市,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抗战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升华,需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西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西宁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当在弘扬抗战精神与涵养核心价值观中实现西宁发展的良性互动。要让抗战精神、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增强西宁城市发展的精神纽带。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西宁爱国抗战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Dynamical signatures of the one-dimensional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青海西宁兰州格尔木往来更畅通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