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和语言力量来源探析

2015-06-11 18:47李明臻祁永寿
党的生活·青海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言

李明臻 祁永寿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治国理政、改革发展、民生福祉、党的建设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体现了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大理想、政治抱负、为民情怀和聪颖智慧,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学习、研读他的讲话、著作、文稿,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有一种透彻且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的语言或引经据典、博古贯今,或以物喻理、发人深省,或以情感之、催人奋进,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文辞亲切耐人品味,已成为当代中国语言艺术中独树一帜的范式。那么,习式语言风格和语言力量从哪里来?

一、源于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信不疑

习近平的语言风格中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用质朴的大白话,诠释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他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他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喻为“总开关”,指明要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端正行为准则来解决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信念动摇,观念行为渐渐背离了党的宗旨的问题,从语言的角度讲生动形象,又切中要害,从政治的高度讲立场明确,信念坚定。

从习近平的语言风格中,不难看出其对毛泽东思想精髓把握之娴熟。他曾在不同场合顺手拈来毛泽东语录、诗句、典故。如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亮相,也是习近平首提“中国梦”,畅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用毛泽东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概括说明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在华盛顿访问时,引用毛泽东“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名言来勉励青年和留学生,正值奋发有为之时,当不忘报效祖国。他用毛泽东“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名言,要求人民解放军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治军、练兵。他用毛泽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语录,要求全党、全国要狠刹浪费之风,并由此推及反对奢靡之风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源于他长期以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深入研读和学习,从中汲取伟人的人格力量、思想精髓和智慧源泉后的所思所感。

二、源于對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语言风格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著来阐述思想。诸子百家,被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折射出治理现世的态度;唐诗宋词,被其运用自如,寄意深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如“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谈为政;“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谈敬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谈立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此来说明求同存异、合作共赢。这些无不是从当下中国的现实出发,解决为政、民生、社会发展问题的政治格言。

习近平语言风格的又一特点是引用名家名作名言,如用苏轼“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强调干部要有勇气和担当;用“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提醒干部对已经看得清的问题,要深入研判、早作谋划、从容应对;用“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教导干部要临危不乱、处事不惊。他引用于谦《咏煤炭》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诗句要求干部要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又如,“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治大国如烹小鲜”等,从其语言风格中能折射出他的治理理念和执政风格。习近平还“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他谈到年轻时阅读了不少希腊哲人的书籍;在巴黎,他曾说过:“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习近平向外界公开的阅读书单中共包括了41位国外文学巨匠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论法的精神》《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习近平善于从中外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这既是他重视名家经典、史学典籍和文学名著的原因,也是其形成广征博引、纵横捭阖的语言风格的来源之一。

三、源于汲取来自人民群众的充足养分

不少人都认为习近平的语言风格既见“阳春白雪”的昭华,又饱含“下里巴人”的泥土芳香;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一句俗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他在海南省调研谈到“小康”话题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用“老乡”这样的口头禅,来对应“小康”,朗朗上口、举重若轻。“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弓没有回头箭”“苍蝇老虎一起打”等,不仅为国人熟知,也为海外热议。习近平不仅引用中国俚语,也引用外国谚语,如他在爱尔兰发表讲话时说:“爱尔兰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习近平通过这句“接地气”的爱尔兰谚语,拉近了两国人民的情感距离。此外,他引用法国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又提到中国古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分别用中法谚语说明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点滴经营、辛勤耕耘的结果,让听众既觉得入乡随俗又显得恰到好处。这些源于民间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引发了听众的强烈共鸣与共振,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力量与气魄。

四、源于对改革发展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

当语言驾驭能力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时,除中外典籍、文学作品,甚至是时下的流行歌词、网络用语,都可以为我所用。习近平提到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就来自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他在2015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审议时说:“人有惰性,物质有惯性,不能那么任性了”;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他为人民“点赞”,夸干部们“蛮拼的”等,让中国百姓由衷地赞叹这位国家主席“好给力”,有着一双善于捕捉时代特征的慧眼。习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中还擅长运用“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阐释治国理政的举措。除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之外,谈扶贫时“少搞些盆景,多搞些实事”;谈振兴东北时“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谈简政放权时“不能‘自由落体没人管”等语言,有的生动形象,有的振聋发聩,有的轻松幽默,无不源自他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五、源于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的深刻体验

习近平的语言风格与语言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与他持之以恒的学习以及长期丰富的基层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纵观习近平的经历,一路走来,始终没放弃过学习。他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在其知青生涯里,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就是读“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日理万机、夙夜在公,仍不忘读书,可见读书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政治责任、精神追求,从中开阔了时空视野,提升了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也极大地丰盈了知识储备和语言积累,造就了其政治理念和国家情怀的形成。同时,习近平的语言还来自实践。“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习近平到河北考察扶贫重点县,20多个小时往来奔波700多公里,走访两个贫困村,召开两场座谈会。他说:“此行目的是了解中国最贫困地方和群众的真实情况”,阜平县委书记李宁太后来回忆道:“总书记特别和蔼可亲,就像朋友一样同我讨论阜平的未来。车开了一个小时,他问了一个小时。”正是习近平谙熟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所以他才能深刻了解百姓疾苦,掌握群众呼声和关切,坐百姓炕、吃战士灶,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而这种行为的力量无形中又加深了他在人民心中话语的分量,同时形成他语言风格中“下里巴人”的鲜活气息和泥土芳香。

习近平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透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哲理,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揭示了当今国际、国内社会问题,用富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语言艺术,将“中国梦”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将中国风格、中国力量和中国自信展现在世界舞台上。他的语言风格和语言力量,感染着、吸引着、激励着当代中国人,给国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由此更加坚信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国梦的实现。(作者单位: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语言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语言的魅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