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梦里水乡
——镇远县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城市升级版

2015-06-13 09:15文丨徐世钊
当代贵州 2015年12期
关键词:精品古城景区

文丨徐世钊 本刊记者 付 松

穿越千年的梦里水乡
——镇远县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城市升级版

文丨徐世钊 本刊记者 付 松

把文化和生态有机结合,推进旅游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镇远“快旅慢游”的道路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宽广。

“漫步在它的街道上,你会感觉到它古老的脉搏微微地跳动;倚在河边的餐椅上,你会误认为历史的长河在这一瞬间停止了流淌。”游客陈宇新说,这座小城太安静了,舞阳河太安静了,那山、那水、那人、那船,无不如此。

陈宇新所说的小城,就是被称为黔东门户的古城镇远。在这里,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留给现代人的是随处可见的巷道、码头、城垣和古井。

于镇远旅游而言,文化是灵魂,传承的是历史根脉;生态是根本,展现的是自然风物。

当“青山尽头是绿水,绿水无处不青山”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镇远留住的,不仅是游客的脚步,还有游客的心。

把文化和生态有机结合,推进旅游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镇远“快旅慢游”的道路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宽广。

绿水青山绕古城

2月25日,春节上班第一天,镇远县1000多名领导干部带头义务植树造林250余亩。这是镇远县参与“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次实践,也是镇远县打造“绿色名城”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镇远县以“城在林中隐、人在画中游”为主题,大力实施城区周边环境整治,对城区改造路面以及公路沿线同步实施绿化,着力打造河滨步道杨柳湾林园休闲区域,在彰显古城新韵的同时,也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镇远古城的河边客栈小住数日,体验了一下宁静、悠闲的日子,那有别于大都市的日子。”陈宇新说,当街上的游人渐渐涌现,繁杂之声渐多——“十一”长假到来之时,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当然,我肯定还会再来。”这一句道出了曾经到过镇远的多数游客的心声,这个穿越千年的梦里水乡,竟然如此让人流连忘返。

当高过河成为夏季漂流者的时尚选择,曾经的“天然氧吧”,成了“一条会唱歌的河”。

在铁溪农家乐示范点,公路边各种车辆挤得满满的,山庄里楼上楼下都坐满了人。“既可以看美丽风景,又可以品特色美食。”这是很多游客选择铁溪的主要原因。

穿城而过的舞阳河,秉承了文化与自然的极致魅力,清澈明净,沧桑厚重,成就了“太极古镇”的完美格局。

于镇远旅游而言,文化是灵魂,传承的是历史根脉;生态是根本,展现的是自然风物。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镇远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草木枯黄的寒冬天气,乘坐游船游览舞阳河,感受山与水呼应,人与景交替,松柏点缀两岸群山,枯草与山木交替呈现的壮丽之景,让人仿佛回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暖春季节。

山水古城,美丽镇远。青山绿水的背后,是镇远人始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美,百姓富”协调统一的发展理念。

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镇远县共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旅游通道绿化各类工程造林面积5.3万亩,全县公益林面积达113.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32%。同时以“热爱绿色、保护绿色”活动为载体,镇远县还不断打造生态经济圈,推进旅游的快速发展。

文化为魂兴镇远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在镇远这座仅3.1平方公里的小城,至今仍然保存着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驿道5条,以及难得一见的有“歪门斜道”之誉的古巷子7条。

每一个古迹,都有一个久远的故事;每一处风景,都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镇远县的文化旅游做得风生水起。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古城居然有一台这样有品位的演出。”在看完《古韵镇远》大型歌舞演出后,来自上海的游客林梅连声称赞。

如今在镇远,游客除了看山看水看演出,还可以走进古巷古宅古院落,感悟时光流逝的印迹,体验古城独有的宁静。

文化是镇远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国发2号文件提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镇远县深度挖掘特色文化,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在石屏山景区规划一批重点项目,重塑军旅文化、河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

——依托传统赛龙舟、报京“三月三”、尚寨“八月八”、涌溪“九月九”等节庆活动,丰富民族民俗民间文化。

——通过文庙、镇远衙门、府城垣的修复和明清影视文化产业园、青龙洞宗教建筑文化区的建设,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

“积极谋划创建5A级旅游景区,打造精品旅游城市;积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积极做到生态美,百姓富;积极做到让游客记得住乡愁。”镇远县委书记刘建新说,镇远县将以创建国家AAAAA景区为目标,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城市升级版。

打造精品旅游城市

“我是四川人,我只是一个随心来到镇远的旅行者。”对《我在镇远等你》的作者周雪峰来说,十多年前他以一个游客的身份邂逅镇远,而十多年后他是以“镇远往事客栈”掌柜的身份接受记者采访的。

“离开一个人,找到一座城。”周雪峰说,镇远古城的宁静与安然,散发着的是一种与现代都市截然不同的气息。

像周雪峰这样到镇远旅游,随后决定留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开客栈的大概有十多个,开酒吧的大多都是,还有一些在酒吧里驻唱的外地歌手。”

镇远县精品旅游城市的建设,为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找到了理想中的栖息地。

从2013年开始,镇远县抢抓20个省级重点示范旅游景区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兴县”战略。

以镇远古城为核心,以舞阳河流域为纽带,以农业旅游观光和特色乡村旅游为支撑,以传统文化体育节庆活动和旅游宣传营销为推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积极围绕历史文化、自然山水、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加快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精心开发一批古城景区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镇远古城文化旅游内涵。

此外,镇远县还结合黔东南州实施的“一连线、两提升”工程,积极主动抓好与剑河、施秉、黄平旧州的连线开发,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集中力量实施好镇远景区拓展提升工程。

两年来,镇远县先后投入5亿多元,打造古老、美丽、有文化内涵的镇远古城。先后开工建设古城道路改造、小菜园至芽溪滨河道、四里桥至黄桑田道路改造、羊场至尚寨公路改造4个道路建设项目;芽溪五星级酒店、西峡温泉度假酒店等6个酒店建设项目;文德关、五里牌、芽溪3个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云龙洞景区开发、古城灯光亮化提升工程、标识标牌系列建设、东关观景亭建设等4个景区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元。

“酒好也怕巷子深”,在旅游宣传营销方面,2014年,镇远县投入了营销宣传经费3000多万元,拍摄了微电影《我在镇远等你》和宣传片《心居何处·自在镇远》,开通了景区直通车,与雷山西江、铜仁梵净山在杭州共同推出“水云间”精品旅游线路展示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驻点营销”等方式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2014年6月19日,首届“同心圆梦·美丽中国行”国际旅游论坛在镇远举行,30多位驻华使节、多位各国旅游局驻中国区代表、上百家国内旅行社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共同发表了《镇远旅游宣言》,使镇远旅游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

2014年,镇远县共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和25.2%。

“我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古城保护开发为重点,全力推进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确保到2017年,将镇远打造成‘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5A级精品旅游景区。”镇远县委副书记、县长杜贤伟说,打造精品旅游城市,镇远县有明确的时间表,有清晰的路线图。(责任编辑/付 松)

猜你喜欢
精品古城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良渚古城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