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谆谆嘱托 弘扬中华文化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致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5-06-13 09:52
当代贵州 2015年23期
关键词:贵州大学阳明社科

牢记谆谆嘱托 弘扬中华文化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致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丨杨 波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考察贵州大学,在中国文化书院参加了师生读书会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考察贵州大学,在中国文化书院参加了师生读书会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中国文化书院牢记习近平同志谆谆嘱托,积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成为贵州省的一个文化品牌。

延续百年文脉建设精神家园

2002年12月,百年学府贵州大学成立了中国文化书院。2006年9月,总投资600多万元、占地2600平方米的中国文化书院新址落成。2013年,贵州大学阳明文化研究院在书院挂牌。

经过多年的软硬件建设,书院现有专职科研人员14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省管专家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兼职科研人员数十人。书院以院内专职科研人员为主体,整合校内外资源,拥有贵州大学阳明学研究所、清水江学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本土知识与文化产权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水天竞碧,岭原扬清。黉宇依蔼蔼停云,斋堂流悠悠琴声。不居闹市之中,唯亲花树之馨。门前瞻孔圣之像,室内聆仁德之音……”这是诗人笔下的中国文化书院。

研究中华文化继承优良传统

中国文化书院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列为全国“十大学术指导机构”之一。书院在中华传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儒学与阳明文化、古籍整理、宗教文化、民族与社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近年来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 项、国家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12项、省市级课题10项、校级课题 20余项,获省社科奖12项。完成并出版各类图书105 册,发表科研论文323篇,研究报告7篇。

贵州省是中国研究王阳明思想的三大地区之一,书院充分发挥贵州作为王阳明悟道之地的地域与学术优势,积极开展阳明学研究。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贵州阳明学地域学派研究”成果经鉴定为“优秀”等级,这是贵州省第二次获此殊荣。

书院扎实开展清水江文书研究。张新民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就“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并获立项,实现了贵州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的公布,成为研究明清及民国时期贵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

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书院是贵州省大学生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

书院藏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诸子集成》《乾隆大藏经》《西南文献丛书》等影印、线装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数万册,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书院还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介绍文史经典,传播文化精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年来,书院主办、承办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及硕博论坛、溪山论道、贵山论坛、学术沙龙、名师讲坛、道德讲堂、琴艺雅集、书法展览等具有贵大特色的文化活动200多场。2014年,以书院为中心开展了重温习近平同志“5·9”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活动,近5万师生参加。书院参与的诗词创作、鉴赏、评比等活动积极推进了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学校被评为全国、全省“诗教先进单位”。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参加师生读书会活动,为师生的精彩发言鼓掌。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作者供图)

牢记谆谆嘱托,弘扬中华文化。如今,贵州大学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中国文化书院在文化研究、传播方面的平台和载体作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摄影/李 枫 责任编辑/杨彦荣)

猜你喜欢
贵州大学阳明社科
谢以家绘画作品欣赏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档案见证贵州大学百年文脉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百年贵大生生不息
人文社科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