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树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园林绿化中的引种应用

2015-06-14 10:29邵伟庚王家军邵庆伟宁琳
防护林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干旱区齐齐哈尔火炬

邵伟庚,王家军,邵庆伟,宁琳

(1.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5;2.国家林业局北京航空护林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027)

火炬树(Rhustyphina)为漆树科盐肤木属落叶小乔木。原产北美,常在开阔的沙土或砾质土上生长。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种我国,1974年以来向全国各省区推广。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引种已有30余年,该树种形态独特,秋后树叶变红,十分壮观,是园林绿化的好树种。火炬树单宁含量较高,是生产栲胶的优良原料,而且这种栲胶属混合类栲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其根、叶、花、树皮、种子、木材均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1 自然概况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1]包括齐齐哈尔、大庆及绥化和哈尔滨西部。共计20余个市县,地处大兴安岭东南的松嫩平原。区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指标见表1。年降水量一般在400~450 mm,70%以上集中在6—9月;春季降雨偏少,占全年的10%~15%,春旱频率在70%以上;春风大,全年17ms-1大风日数在20d以上,60%集中在3—5月。分布的土壤主要是风沙土,还有黑钙土、盐碱土、草甸土,与风沙土呈复区存在。自然植被为草原草甸植被,森林覆盖率在5%~8%。

2 引种结果

2.1 火炬树的适应性

2.1.1 耐寒性 火炬树原产北美,在原产地,自然生长海拔高度在1 300~2 200m,年降水量800~1 200mm,适应的最高温度42℃,最低温度-35℃,因此具有极广阔的生态位。引种后在辽宁以南地区能正常开花结实。在哈尔滨以北耐寒性较差,经常出现冻害。在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树木园、齐齐哈尔大学、龙江县错海林场等地有火炬树栽培。总体表现是每年地上部当年干冻死或生长2~4a树干冻死,但都能够重新萌发新干。在讷河土壤肥沃的苗圃地育苗,易发生全株冻死现象。从齐齐哈尔2006—2013年气象资料,期间极端最低气温-34.4℃,说明火炬树在该温度下仍能存活。

2.1.2 抗病虫性 火炬树的叶片上有密密的绒毛,果实上有尖刺,目前没有发现有昆虫取食枝叶,病虫害极少发生,牛羊也不取食其叶片。因此,火炬树的抗病虫性非常好。

2.1.3 耐旱性 火炬树具有耐旱的特性。在齐齐哈尔地区,2013年5—11月进行了生长季土壤含水率测定(见表2)。从测定结果看,本年度土壤含水率范围在9.7%~20.3%,平均14.7%,而火炬树生长正常,说明火炬树耐旱性非常强。

表2 生长季土壤含水率测定

08-08 14.9 17.4 16.1 08-20 12.9 13.7 13.3 09-06 15.9 19.1 17.5 09-20 15.9 18.8 17.3 10-09 14.2 14.6 14.4 10-20 16.7 18.9 17.8 11-09 15.1 19.6 17.35平均13.6 15.9 14.7

2.1.4 对土壤的适应性 火炬树比较耐瘠薄土壤。在齐齐哈尔树木园土壤为碳酸盐草甸土(见表3),有机质含量为1.67%,在营养偏低的情况下,当年生长量在0.8~1.4m。表明火炬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好。

表3 齐齐哈尔引种地土壤养分含量

2.2 火炬树生长特性

2.2.1 浅根性 火炬树根系分布较浅,一般多分布在10~50cm土层中,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其表层根系在30cm以上,水平根分布较长,1年生根可达2.0m左右,且根蘖 萌发能力极强,栽培后很快在母株四周萌发出新植株。

2.2.2 生长特性

(1)物候期:经多年的观察,火炬树在本地区萌动期为4月中旬,展叶期为5月中下旬,开花期为7月上旬,秋芽形成期为8月中下旬,叶秋季变色期为9月中下旬,落叶期为九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火炬树每年生长一节,生长初期树高年生长量0.8~1.5m,以后生长变慢。主干受冻害后,顶端侧芽长出形成主干。若主干死亡,从根部发出多个新植株,形成丛状。火炬树在2a后的当年干的顶端开花。

(3)萌蘖性强:火炬树栽植后,2a以上便在四周萌出新植株,以后向四周迅速扩展,形成火炬树片林。

2.3 火炬树繁殖方法

(1)根据火炬树萌蘖强的特点,在本地区采取萌蘖方法繁殖最好,这样繁殖的苗木适应性好,抗寒抗旱能力强。方法是:2年生以上的火炬树周围萌发许多根蘖苗,可按行距选留,注意修除根蘖及过多的侧枝,培育成树形良好的壮苗。当年苗高可达0.8~1m。繁殖后第2年4月中旬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50cm×40cm,做好浇水、松土、除草工作,培育2年后可供造林。

(2)播种繁殖[2]。在本地区播种宜选用吉林、辽宁等北部地区的种子。

3 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3.1 苗木选择

本地区应用火炬树造林宜选用当地繁殖的苗木,忌南苗北移,容易发生冻害而死亡。造林宜选择3年生以上苗木。

3.2 绿化地选择

由于火炬树抗寒能力不强,因此,造林时宜选择房屋的向阳面,林带的南侧,片林的中部等。

3.3 管理措施

根据火炬树的生物学特性,在本地区应用需注意水肥管理,宜干不宜湿,忌施肥,土壤肥力中等即可。

4 小结和建议

4.1 引种试验表明彩叶树种火炬树在本地区能够繁殖和生长,景观效果好,是不可多得的园林绿化树种,可作为绿化树种进行应用。

4.2 在应用时,只能以灌木和亚乔木标准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栽植的技术措施,防止冻害的发生,加强抚育管理。同时,对于已栽植的火炬树,一定要密切关注其扩散、蔓延态势,必要时采取人为控制措施,防止蔓延。

[1]季红,陈开煌,刘文凯.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及防治途径[J].现代化农业,2007,6(335):9-20

[2]刘继生,金永焕,崔铁岩,等.火炬树播种育苗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1992(4):15-16

猜你喜欢
干旱区齐齐哈尔火炬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黑龙江半干旱区饲用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接过火炬高举起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干旱区旱涝的变化规律
干旱区影响水面蒸发的气象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火炬照亮关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