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听障儿童沟通能力

2015-06-16 00:37顾德琴
散文百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聋儿儿童情境

顾德琴

河北省永清县特殊教育学校

如何培养听障儿童沟通能力

顾德琴

河北省永清县特殊教育学校

我们在做听障儿童语训工作时,不仅仅要培养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还要重视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不但有好的语言,而且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康复才是全面的,才能使聋儿真正地回到正常社会的大家庭中。在培养社交能力时,不但要方法得当,还要给孩子提供机会。

听障儿童康复;沟通技能;交往能力

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其听觉发展、认知及社会性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不同母语的儿童都遵循基本相同的发展顺序。讨论听障儿童语言的学习,沟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找准影响听障儿童沟通能力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有效的康复方法。收到好的康复效果。

影响听障儿童交往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每个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因素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改善自身因素的策略

1.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由积极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内部动力,是成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我们要增强听障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不再自卑,用乐观积极心态来面对生活,大胆的走出家门与外界沟通交流。培养听障儿童自信心可采用以下措施:

家长和老师应该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信心,消除他们与健听人交往的心理障碍。要多锻炼孩子,培养孩子的各项综合能力。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一个目标,引导孩子去完成,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2.提高语言能力。

想要培养听障儿童的交往能力,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听障儿童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那么听、说话能力的训练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是不可缺少的。

听话能力的训练是加强聋儿语言交往的基本训练。让他们多听一些课堂用语和生活用语来进行模仿学习,同时可以借助看话作为听话的补偿手段。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对话训练;朗读训练;故事复述。利用一些对话、故事情景让聋儿在课堂上感受生活中的交往,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要对听障孩子做好语言、言语、听觉、沟通技巧等训练,在训练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实践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广泛爱好。

友好交往的前提是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话题从何而来?那就是有同样的兴趣。缺乏兴趣可能就会影响你失去某些交往的机会。所以每个聋儿都应该重视自己爱好的培养,这样就可以以更多人成为朋友,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

二、改善学校因素的策略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生动的情境,激起听障儿童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对听障儿童来说用情境教学法能让他们体会到更多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也做不了的事情,是他们参与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方式。而他们要参与到这一情境中就必须要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并且要以角色的角度表达出来,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听障儿童开口说话的兴趣,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情境教学要注重情感,老师要以爱心去征服聋儿,使之喜欢你,愿意和你学。教师应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听障儿童展示自我,享受成功的舞台,使她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成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唤起人的兴趣,因此,新课初始,教学情境的设立一定要新颖,比如听障儿童的3-4分钟舌操,呼吸训练和发音基本训练,如果每节课训练内容都是一成不变的,听障儿童就会感到厌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所以我们每节课的训练都有所变化,使学生感兴趣。如呼吸训练,可让学生“吹泡泡”,你吹我吹大家吹,一会儿五颜六色,大小不同的泡泡吹出来了,泡泡在教室飞舞,非常好看和好玩。这样听障儿童在玩耍中愉快地,轻松地进行了呼吸训练。下一次呼吸训练时就改吹纸青蛙,闻花香,吹蜡烛等进行,这样孩子们就有一种新奇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愉快地进行了语言训练。

2.加强心理教育。

听障儿童的心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运用亲切、灵活、恰当的语言,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儿童说出内心的苦闷,使其郁积的感情得到宣泄和疏导。疏导者要帮助听障儿童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重新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事情的正确观点和态度,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激发听障儿童与人交往的热情和欲望。

3.聋健合一。

学校应经常组织与同龄的健听学生联谊,可以组成对子互相帮助。和健听学生一起学习,游戏会让听障儿童消除心理压力以及自卑感,也给听障儿童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但健听学生要有包容心,用积极的态度接纳听障儿童,杜绝歧视辱骂等现象的发生。

4.管理模式。

学校可以试着改变那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做到半开放式或开放式,让居住在学校附近的孩子采用走读的方式上学,家远的孩子则可选择寄宿。这样那些走读的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人和事,并将信息传递给住宿的学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目的。

三、大力宣传,融入社会

听障儿童完成义务教育的学业后,最终是要走入社会的。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政府机关应该大力宣传聋人文化,让社会来了解聋人,消除歧视。在特殊教育及语训机构也应多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如:让听障儿童做一些公益演出或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等,让听障儿童走上社会,与健听人互动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聋儿们慢慢适应社会,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交往热情,使之不再产生抵触胆怯的心理。大胆的与别人去交流,达到真正融入主流社会的目的。

在重视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的同时,不要忘记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能有完整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达到全面的回归。

猜你喜欢
聋儿儿童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无声之歌 生命之舞——浅谈聋儿芭蕾舞教学
携手聋儿 奉献爱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聋儿语训课堂中快乐情绪的调动策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