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对仁化暴动的贡献

2015-06-16 16:29张克兵
党史文苑 2015年8期
关键词:仁化土地革命朱德

张克兵

[摘 要] 仁化暴动时间早、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是粤北湘南农民暴动的典型,被称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到仁化后,采取恢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强化地方军事组织、输送和教育干部、处决土豪劣绅等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反革命嚣张气焰,有效地动员起了群众,迅速地推动了仁化的革命形势。朱德率部队离开仁化之后,依然关心着仁化暴动的情况,继续派人联络和指导农民暴动,为仁化暴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朱德 农民暴动 土地革命 仁化

广东省仁化县位于粤、湘、赣三省交界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域。1927年6月23日至1928年11月中旬,仁化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农民暴动。这次暴动三次攻取县城,吓跑了反动县长,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了农民武装并进行武装割据,数以万计的农民积极参与。这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领导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暴动,被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1]。仁化暴动和海陆丰暴动一起,为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农村革命运动燃起了希望之火。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失败后的部队来到仁化,对仁化暴动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仁化的革命形势,是在“朱德到董塘杀了几十个豪绅地主之后才大大的发展”[2]p106起来的。

一、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移师仁化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军在潮汕遭遇失败。朱德完成了三河坝阻击任务之后,带领起义军余部在广东饶平县茂芝村全德学校召开了茂芝会议,做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决定,途中经过著名的“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赣南三整之后来到湘南。此时驻防广东韶关和湖南汝城一带的是国民革命军范石生第十六军。范石生同我党有着统一战线关系,又是朱德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一起参加过辛亥革命,与朱德私交很深,并且同蒋介石有很深的矛盾,想与朱德联合反蒋。早在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周恩来就给朱德写了组织介绍信,以备可能同范石生部联系时使用。当时范石生部已有共产党组织,在上堡整训期间,范石生派军中的韦伯萃(共产党员)送信到江西崇义县上堡乡,希望与朱德合作。

为保存革命火种,稳定队伍,补充装备,获取给养,谋求发展,朱德同陈毅、王尔琢商量后,并经党组织讨论通过,决定与国民党范石生部第十六军达成暂时合作。经过和范部四十七师师长曾曰唯谈判,范部同意了“朱德所部是共产党的部队,一切行动听从共产党的调动;补充的物资完全由朱德支配;部队内部如何组织,训练工作如何进行,完全由朱德决定,别人不得干涉等条件”[3]p56。朱德以“王楷”的化名被任命为第十六军总参议、第四十七师副师长兼第一四O团团长。范石生随即给朱德部配发10万发子弹,每月军饷1万元和必要的军需用品,解决了部队严重的给养困难,部队实力得到很大提升。

朱德率部在湘南汝城、资兴一带活动时,接到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支援广州起义,并率部向粤北仁化进发。范石生部有向粤北地区发展实力的需要,朱德借此机会率部南下,12月9日进入仁化城口,经由后坑、塘村等地于10日①到达董塘。

二、朱德到仁化后的主要活动和对仁化暴动的贡献

朱德率部来到仁化之后,立刻投入到了当地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中。他带领队伍宣传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调动群众积极性;恢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有效动员群众;组建独立团,强化地方军事组织;输送和教育干部,培养暴动领导力量;处决土豪劣绅,打击反革命嚣张气焰。这些活动很快就把仁化的革命形势推动起来了。

(一)宣传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振奋革命精神,指明斗争的方向,为仁化暴动打牢思想基础。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紧接着李济深等就在广东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全国范围内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大肆捕杀,广东形势尤其严峻。本来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是亲密合作的,各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对突如其来的反革命政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各地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群众当中充满了悲观失望和恐惧气氛,到处都被反革命的白色恐怖所笼罩。仁化地区以大土豪谢梅生为首成立了“清党委员会”,纠集当地地主土豪劣绅和土匪武装,向农会和革命群众进攻,不少共产党员,农会干部、农军家属被杀害,遭关押,白色恐怖严重,革命形势低落[2]p315—316。

在此关头,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张太雷受党中央指派从汉口回到广东,主持改组了广东省委并任省委书记。广东省委制定了广东的农民暴动计划,组织了广州、西江、北江暴动委员会,并派人到各地指导工作[4]p106。由于大革命后北江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省委派人指导没能立刻扭转局面,仁化也是如此。

此时,正在江西上堡整训的朱德派出第十二支队10名指战员来到仁化董塘,通过扎根、串联、座谈、开会、恢复农会等各种形式宣传八七会议精神,用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这个总方针武装党员和革命群众,使他们认清革命形势,消除思想障碍,振作革命精神,明确革命任务和斗争方向。随后,朱德在汝城召开湘南暴动准备会议,“为准备湘南暴动,我们在汝城召开了衡阳所属各县委书记会议进行讨论和布置”[5]p396。仁化有共产党员参加并于会后回到仁化宣传贯彻汝城会议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确大革命失败后,党的根本任务是以革命的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政权。

会后不久,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以国民革命军番号进入仁化城口,沿途宣传革命,动员群众,在后坑逮捕土豪劣绅彭挺生。10日进入董塘,当晚,朱德连夜在共产党员邓祝三家里开会,接着又在泰丰店里召开中共仁化支部、第五区农民协会及农民自卫军党员干部会议,对参会人员进行动员并组织农会干部和农军乘夜分头出发到安岗、麻塘、石塘、历林等村逮捕了土豪劣绅,打击反动地主。朱德派代表藤铁生来到石塘,与石塘农民协会常务执行委员李载基等人一起收缴地主武装、粮食,烧了地主李志春的屋。在安岗发动群众,缴了地主几十条枪,杀了4个土豪地主,没收地主财产,拆了地主一间炮楼。在麻塘杀了5个地主,连塘坝杀了4个地主豪绅,岩头杀了1个地主,历林村杀了几个地主,并没收四五百担粮食及物资一批[2]p361—362。各乡共抓捕土豪劣绅33人,分别押往董塘。

11日,朱德在董塘禾坪岗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土豪劣绅、反动官吏。朱德历数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劣迹。号召群众,求生存就要干革命,要革命就要实行武装斗争。并指出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武装力量。朱德通过群众大会直接宣传八七会议的精神,号召群众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党员群众接受和理解,深受他们的拥护。朱德还让受苦群众上台现身说法,根据自己的亲身遭遇来控诉反动官吏、土豪劣绅们的种种罪行,使在场群众深受感染,群情激昂,怒潮澎湃,会场不断响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建立工农政权!”等口号。控诉完毕,宣判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谭学云等24名罪犯死刑,立即执行,使革命群众感到大快人心,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1928年1月4日,朱德从曲江第二次来到仁化董塘,会合当地农军攻破仁化县城,并“在南校场开了一个大会,朱德、陈毅、龚楚和县城许多群众都参加,陈毅在会上讲了话,宣传土地革命”[2]p362,号召农民起来,通过武装斗争保卫土地革命,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

朱德抓住一切机会宣传八七会议精神,做了大量深入群众的实际工作,并且身体力行地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活动,进行现场教育,因此能够卓有成效,使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观念在当地深入人心,调动广大革命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仁化暴动能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朱德对八七会议精神的大力宣传。因此,朱德为仁化暴动打牢了思想基础。

(二)重视党组织建设,恢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为仁化暴动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仁化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建党。1926年冬,中共仁化支部干事会成立[8]p649。党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学习新文化、新思想,宣传革命道理;开展二五减租,揪斗和枪毙土豪劣绅;成立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势力[2]p645—646。董塘区农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并派宋华、邓祝三带领100多人北上支援北伐[2]p315—316。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仁化地区的农民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就在革命形势蒸蒸日上的时候,蒋介石和李济深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开始迅速反扑。仁化地区的大土豪谢梅生组织“清党委员会”,纠集反动民团和土匪,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农会干部和革命群众。4月28日,敌人在石塘杀害农会会员6人,抓捕几十人。安岗有6户干部和群众被抄家,各乡农会干部和会员被抄家,抢走财物牲畜不计其数[2]p315—316。在此情况下,仁化的党组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927年11月,朱德派出第12支队10名指战员来到仁化董塘,恢复这里的革命活动。他们找到了原第五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邹耀胜,又与共产党员蔡卓文等取得了联系,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帮助恢复了中共仁化支部干事会,使党员振奋了精神,加强了团结,明确了革命任务,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第12支队成员和中共仁化支部成员一起,到各乡村先后恢复了区农会和23个乡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组织,并带领他们开展秘密活动。朱德到了仁化之后,又召集中共仁化支部的党员开会,讨论打土豪、加强组织建设、恢复农会等事宜。

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大屠杀之后,仁化党组织人数锐减,“只有七个同志”[2]p59。在第12支队的影响下,到1927年冬,仅安岗乡就有共产党员18人[2]p360。当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阮啸仙来到仁化发展党组织,成立中共安岗乡支部时,“大约四十多人举行入党宣誓仪式”[2]p364。到了1928年8月,仁化县党员更是达到200人[2]p136。

由于仁化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党员、干部和群众革命斗志高涨,农民运动又重新蓬勃发展起来。

(三)武装农民自卫军,组建独立团,为仁化暴动打下坚固的军事基础。朱德1927年12月第一次来仁化就立即组织召开农民自卫军会议,会后派起义部队和农军逮捕枪毙土豪劣绅,收缴他们的武装,用来武装农民自卫军,仅在董塘就缴获枪40多条[2]p361。1928年1月4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从曲江鸡笼乡再次来到仁化董塘。晚上,朱德召集仁化党组织、区农会、农军领导人会议,讨论攻打县城。5日,朱德指挥南昌起义军一部和农军、群众500多人占领县城,破监救出农友50多人,筹款2000多元,缴获枪支、弹药、物资一批。6日,在朱德主持下,仁化农民自卫军在董塘改编为(仁化)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下辖4个营,团长由刘三风担任,营长都由仁化农军领导人担任,整团1000多人,有枪四五百条。朱德还送了子弹两箱、红旗一面给独立团。同时,抽调藤铁生等8名武装人员留在仁化,加强对当地革命武装的领导。随后朱德离开董塘,经乐昌转向湘南进行暴动。

朱德离开仁化后,范石生部和民团700多人进攻当地农军和革命群众。(仁化)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团长刘三风和藤铁生等率领2000多名军民转移至凘溪山打游击,同敌人进行对抗。他们按照朱德关于游击战的军事原则,一直与敌周旋,并袭击土豪劣绅,没收地主谷子2000多担,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阮啸仙来到仁化之后,于2月4日亲自主持把(仁化)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下设3个营。团、营长都换了新人,“由朱德派来的滕代顺、藤铁生、蒋国杰等军事干部担任”[6]p5。第八独立团动员各区乡农民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建立赤卫队,轮流训练,守卫和放哨,在仁化进行武装割据。至23日,第八独立团在县委、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下,攻占仁化县城,发表仁化县《革命委员会政纲》和《暴动宣言》,之后在董塘、华阳寨、石塘寨、凘溪山等地迎击国民党5个团和民团2000多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如果没有朱德提供军事人员和武器物资援助,组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作武装基础,仁化的革命活动不可能顺利地开展,阮啸仙到仁化后也不可能迅速地发动武装暴动、占领县城。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德为仁化暴动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军事基础。

(四)派驻和训练了一批干部,为仁化暴动打下了干部基础。早在上堡整训期间,朱德就派第12支队10名干部来到仁化董塘,到各村去进行宣传工作,并访问农民家属,还通知在外的干部和自卫军及会员等回来恢复农会,重新开展革命工作[2]p299。1928年1月6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离开董塘前,留下了藤铁生、杨开平、石生根、蒋国杰、孙德隆、刘海、范卓、何大修等8名军事骨干充实(仁化)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的力量,他们在政治、思想、作风及军事作战上都是表率,对这支队伍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仁化地区的革命活动做出了重大贡献。当阮啸仙组织成立广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时,团营长都由他们担任。他们协助阮啸仙创建了安岗乡苏维埃政府[2]p363。

仁化第五区的蔡卓文、黄梅林、廖汉忠、刘镇平、刘三风、刘太丰、李载基、李翠基、谭广泉、邹耀胜等几十名干部都亲自聆听过朱德的教导,直接在朱德的带领下开展过革命斗争实践活动,深受朱德的影响。他们遵照朱德的教导积极为仁化暴动进行各种准备,宣传发动群众,秘密串联,组织武装,揪斗土豪劣绅,提供粮食武器,确保暴动的顺利进行。在他们的带领和努力下,仁化暴动取得了空前胜利,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仁化暴动中,阮啸仙主持成立了县革委会、区乡苏维埃政权、赤卫队、各级农会、共青团、妇女解放协会、慰问队等大批组织。这批干部就成了这些组织中的中流砥柱,成为各种革命活动的领导力量。

正是朱德留下和训练的这批干部,带领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仁化暴动,严重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动摇了反动派在仁化的统治基础,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朱德离开仁化后对仁化暴动的帮助

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为仁化当地群众的革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当地群众在心理上对朱德有很大的依赖,当他离开仁化之后,群众心理产生了一定的恐慌,一直盼望朱德部队能够返回仁化继续领导革命活动。广东省委给北江特委指示信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状况:“对于朱德部队问题,北江特委须尽力利用其影响以发展北江工作,但一定要打破同志幻想朱德现在来粤的心理。”[2]p145省委并指示北江特委与朱德保持好联系,以利用其影响鼓舞群众士气,“函朱德同志请其务要与仁化、乐昌一带农民保持好的关系,鼓舞他们的群众斗争,说明只有群众斗争起来他们才能来,而且才能给群众很好的帮助”[2]p145。

朱德对仁化革命怀有很深的感情,他离开仁化之后,也一直关心和帮助着仁化的革命活动。他派人与北江特委之间保持联络,以便指导和必要时帮助当地革命。阮啸仙在给北江特委和广东省委信中说:“此间用特委名义,主张以前的办法,带信给朱德去,查朱已正式成立第一师,枪支由七百增至一千四百支,子弹仍甚充足云。”[2]p73阮啸仙到仁化不久,“朱德部队达宜章,拟由郴州下城口再来仁化”[2]p73。群众得悉后,欢呼雀跃,异常激动。但由于湖南反动派占领郴州,遂没能成行。即便这样,朱德仍然给仁化人民很大的鼓舞。直到1928年9月,朱德依然挂念着仁化暴动的发展,他派人到仁化凘溪山联络仁化县委。“朱德现在江西瑞川,已派人来找我们,指定胡鳌与龚楚带武装六百多杆,在桂东南洞等待我们报告情形即马上来仁,并指定工农军第十一师在坪石一带,叫我们将广州状况报告他好定计划南下。”[2]p138仁化暴动失败后,县委不坚定分子逃跑,县委几近无形解散,后来与欧日章部联络之后才改选补选县委,并把部队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赤卫队。朱德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派人来联络指导仁化革命。“朱已派人来找我们,同时又派人去通知欧日章,叫我们部队无论如何不可解散灰心。就此观察,朱确实有时时准备南下决心。”[2]p139仁化县委接到朱德消息后,将情况汇报给北江特委,北江特委指示仁化:“朱德部队能来自然是好,然而不一定要他南来,只要他们和我们上述工作计划去发展他们的游击战争工作便是有益的事情,但南来将会令我们北江工作全局更易于发展。”“我们同样的写一封信给朱德同志。”[7]p70—71朱德部队虽然最终也没再返回仁化,但他离开仁化后,一直关心、支持仁化暴动的发展,鼓舞群众的士气,并派人来指导暴动,依然对仁化暴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朱德及其领导的部队指导并直接参与了仁化暴动,他为仁化暴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仁化暴动的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他的光辉名字将永远留在仁化暴动的丰碑上,留在土地革命的光辉历史中。

注释:

①朱德到达仁化的时间有1927年10月10日、10月19日、12月10等几种说法,据邵雨强考证应为12月10日。参见《关于仁华暴动若干史实问题的考证》,载《仁化党史研究资料选编》,中共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编,1997年版,第608页。

参考文献:

[1]纪念死难诸先烈[N].红旗周刊,1929(1).

[2]仁化党史研究资料选编[G].中共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1997.

[3]朱德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中国共产党北江地方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5]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邓锐祥,邵雨强.浩气贯神州——阮啸仙烈士传略[G].中共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1994.

[7]中国共产党仁化县地方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冷 波

猜你喜欢
仁化土地革命朱德
习仲勋与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探析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和土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