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游戏背景下幼儿听说能力发展的设计与实践

2015-06-17 22:47李理新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游戏语言发展

李理新

摘 要:把语言学习与运用整合在游戏玩法的设计中,支持幼儿运用语言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必须准确完整地表达才能达到游戏的要求,利用运用性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人人参与,将教学要求转换成游戏需要。以大班听说游戏“我说你做”为背景,从目标导向、规则设计、游戏发展、幼儿成效等方面阐述合作游戏中幼儿交往性语言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幼儿合作;游戏;语言;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重点强调了幼儿交往性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关注幼儿倾听习惯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往语言领域的目标及内容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儿歌、故事、词语方面的学习,对于交往性语言的涉及比较少。什么样的游戏才能提供说与听的自然情境?什么样的游戏任务才能激发幼儿高频率的言语互动?什么样的游戏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理解能力?在实践探索中,我发现,“合作性游戏”因其游戏交往自然伴随着语言交流机会,需要同伴在配合时“说得清楚、听得明白”,否则很难完成任务。因此,本文主要以大班听说游戏“我说你做”为背景,从目标导向、规则设计、游戏发展、幼儿成效等方面来谈合作游戏中幼儿交往性语言的自主发展。

一、目标导向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出发,新视角挖掘儿童语言发展的实操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强调:从注重语言的学科性到注重语言的工具性;从注重对幼儿语言要素、语言知识、语言形式的学习到注重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教师研究幼儿说话、交流,观察他们在争论中使用的语言策略:说明、警告、威胁、询问、协商……或参与幼儿的角色游戏,扮演角色互动,从而刺激角色语言的丰富运用;在自由活动中师幼同玩“××出去”“小兔子没有完全蹲下”等指令理解的游戏,真正体验在玩中理解他人的表达、学习认真倾听、尝试理解他人的要求并做出反应等等,为听和说积累真实情境的互动经验。

二、设计意图体现语言学习与游戏体验相结合,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增强听说能力

把语言学习和运用联系起来,设计游戏支持幼儿运用语言完成任务。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必须准确完整地表达才能达到游戏的要求,这使游戏语言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且是“真枪实弹”地在游戏中运用。利用运用性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人人参与,将教学要求转换成游戏需要。

大班听说游戏“我说你听”的设计意图就是以“能耐心倾听并根据理解做出回应,体验语言交往和合作游戏的乐趣”为出发点,通过俩俩合作的方式完成搭建的任务:两人一组一块垫板,一个说,一个听和做,“说”的孩子站在栅栏后面,根据备材单告诉伙伴你需要的材料,不能用手提示;“听”的孩子站在垫板后,负责把材料搬运到蓝色垫板上。游戏中发展了“说——规范表达,准确描述物体特征并正确使用方位词”及“听——认真倾听,准确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等能力。这类游戏融合了倾听与表达的目标,使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理解能力、与同伴的合作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三、建构范例的更新对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理解能力提出挑战

1.积塑的种类及数量“从单一、数量少到数量多、干扰大”

2.搭建范例的布局“从上下方位到添加前后、里外方位到添加左右方位”

3.搭建范例的结构“从对称搭建到不规则搭建”

游戏中的“建构案例图”是任务的关键,它的设计隐含了许多潜在的语言发展目标。

首先是“备材单”环节,尝试从物体的完整特征描述开始,设计的重点体现在左右对称上。虽然幼儿在描述时要加以解释,负责搭建的幼儿需要不断提问才能获得答案。第二次的图示则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涉及里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方位。这种“特意”的设计为幼儿在交流中创造了更多描述与调整的机会,语言交流的强度也大大增加了。“不是这样放,这个红色的积木应该放在你的右手边,跟蓝色的插塑对齐。”活动中的八种建构范例成为孩子们继续挑战的目标,这些互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使语言表达逐步有条理的实践练习。孩子们在结束合作时,还在叨叨地交流“你看,其实我刚才说的是这个意思……”“我要说得明白、你要听得清楚、我们才会搭建成功”是孩子们在享受合作成功之后的最大心得。

四、现场问题的整改支持游戏规则的逐渐合理,交流到位造就合作默契

1.第一次游戏

预设规则:无要求、开放性的语言表达。

现场情况及分析:幼儿往往习惯用“手的指示”来辅助语言表达,他们使用“这个这个,那个胶粒……”等指代性的表达方法,表达笼统且模糊。扮演“手”的幼儿理解不了对方的意思,他们会问:“是这个吗?是这个吗?”他们拿的往往不是扮演“眼睛”的幼儿所表述的积塑,双方都因为表达和理解不到位而着急。有的幼儿干脆跑到篮子旁直接用手指出来“就是这个”,致使很多幼儿根据幼儿手指的位置来确定积塑。

2.第二次游戏

规则调整:不能用手提示,只能口述,指导同伴选择相应积塑并按要求搭建。

现场情况及分析:幼儿将手背到后面,使得扮演“眼睛”的幼儿必须用语言进行描述,这就考验孩子该如何规范表达,这时有些幼儿已经能用“红色的胶粒”“四个格子的胶粒”等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描述时需要讲很多次,才能逐渐将物体的几种特征完整地进行表述。本阶段幼儿建构成果的错误率较大,特别是遇到不规则的建构结构时,幼儿在方位上会出现较多错误。

3.第三次游戏

能力提升:幼儿使用方位词,有序地将物体的某几种特征综合起来表达。

现场情况及分析:本阶段,幼儿之间的交流更加默契了,扮演“手”的一方能够正确判断并拿取对应的积塑,还能反问:“是这个吗?是两个筒的还是三个筒的?”另外,幼儿尝试运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物体特征及方位,如“橙色的两个格子的胶粒放在草地前面”。建构成果的错误率逐渐变小,特别是使用方位词后在方位上的把握较为准确。

幼儿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整改,游戏规则也逐渐合理,其间的语言交流也逐渐精确到位。对于每个幼儿而言,个体获得的成长当然不一样,但这样的合作游戏是一个可纵向延续或横向拓展的活动,随着建构案例的改变或游戏玩法的变化,幼儿描述的内容所承载的语言发展目标就有所不同。幼儿组合的合作对象不同,交往语言的发展层次也将有所突破。

五、合作游戏背景下发展幼儿听说能力,并引发同伴交往的良性互动

游戏中真正的合作决定了幼儿频繁的语言互动和行为配合,眼神的交流、语言的认同、倾听的专注等相关品质是决定配合是否默契的细节。因此,该听说游戏在发展语言经验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方面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其表现为:

1.描述得不完整引发同伴间的交流需求

在初次合作时,幼儿在描述的时候习惯说“一个红色的积木”,红色的积木是什么形状?拿几个呢?负责拿的幼儿就摸不着头脑了。但是有些幼儿会反问:“是红色的正方体吗?拿几个?”应该说这种交往互动是建立在自然反应的层面上,一问再问的循环促进了幼儿间的成功沟通。

2.交流失败触动倾听与表达习惯在磨合中养成

一开始,负责“听”的孩子眼睛不看对方,而是关注其他组。负责“说”的孩子拿着“备材单”蒙头说一通,根本不看伙伴。听和说的习惯没有建立在眼神的交流上及认真倾听上,势必造成交流的失败。因此,一次次的“听不清”成了孩子们不断磨合的契机。

3.同伴的肯定促进合作中的成功交流

在合作游戏中的及时肯定是给同伴行为在第一时间内给予的认可,这样下一个任务才能继续进行,这对于默契合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交流。说得越完整合作才会越默契。

4.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要从简单的游戏做起

虽然听说游戏“我说你做”只是语言游戏设计与实践尝试的一个窗口,但在研究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要说得清楚,听得明白”不仅是3~6岁的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还是一个人成长的长远目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就是要从这简单的游戏中发展起来的。

参考文献:

邢春香.试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J]黑河学刊.2012

?誗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游戏语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爆笑游戏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