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6-17 05:18董利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衬词音乐课阿里

董利

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的音乐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励创新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求新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训练掌握新知识,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满怀热情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阿里里》时,我就先播放了一段云南彝族人民庆祝火把节的舞蹈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热情大方;接下来导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听《阿里里》,问学生:“你们听出了什么歌词?”学生一致回答:““阿里里。”教师及时讲解“撒小秧”的意思,让学生明白“阿里里”是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衬词。在训练演唱时,我问学生:“怎样唱这首歌更有意思?”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最后决定一半学生唱歌词,一半学生唱衬词。果然这样一唱,歌曲的层次更丰富了,学生的热情也很高,创造力得到了开发。

二、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展示创新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一些创新性的思维,教师更要及时肯定,确保学生在音乐课上思想不会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这样,学生就会增强学习音乐的信心,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

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发展创新

对于音乐来说,对所学内容的创作改编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音乐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二度创作,进行个性化的创编。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及时把握这种机会,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当今教育形势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应努力落实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学生感受音乐、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衬词音乐课阿里
云上阿里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辰辰带你游阿里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阿里战略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