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出师的爱,连通生的心

2015-06-17 06:05路东菊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田某小星星小鸟

路东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基础,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爱更是我们做好工作、教好书、育好人的重中之重。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所以,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触动孩子爱的心弦,启迪孩子爱的情感,萌生孩子心中爱的春芽,播撒孩子意识中爱的种子,点滴渗透。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师爱惠及学困生,应是雪中送炭,三冬暖阳,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表现着爱;批评、处分也凝聚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一致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一、爱是关心

我的学生于某某,近两个月都没有按时来学校上课,学生对此议论纷纷。经过多方打听,我了解了情况,原来孩子的父母正在闹情感纠纷,妈妈提出离婚,爸爸不同意,把孩子留在家中,想让孩子起纽带的作用,维系住这段感情。来学校后,孩子变得孤僻了,既不爱说话,又不爱和同学们玩耍,总是一个人呆坐着,眼睛里满是茫然,像只失群的孤雁一样显得无依无靠。对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让她感受到有老师在爱着她,有学生在关心着她,有集体这个大家庭在她身后。

一次上课的时候,一只小鸟飞进了教室,学生都活跃了,有的说关好门,有的说关上窗,有的说捉住它,只有她说出了与众不同的话:“老师,让小鸟飞走吧!她的爸爸、妈妈找不到她,一定会很着急的。”我鼓励她说:“这只小鸟的问题就交给你来解决吧!”她站起来走到教室门口,打开了门,小鸟立刻飞了出去。我带头为她的行为鼓起了掌,学生更是掌声雷动。

“老师,小鸟的爸爸、妈妈找不到她会伤心的。”这是她跟我说的话。“好孩子,小鸟的一家都会感知到你的爱心的。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明天一定会是美好的。”我把她抱在怀里,“我们也是一个家庭,如果找不到你,大家也会伤心的。”

二、爱是尊重

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关注差异。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

一个案例一直清晰地记在我的头脑里,一位教师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将彩纸剪成许多小星星粘在裙子上,这将是学生得到嘉奖的奖品,课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那些小星星逐渐地发放到了学生的手中,得到小星星的学生如获至宝,这是莫大的荣誉和鼓励,教师在教室里走动的时候有一颗小星星调皮地滑落了,一个小男孩把她捡了起来,他多么想自己有一颗小星星呀,他有好几次都想把星星贴在自己的小手上,可是一直到下课了,他也没有粘上去,下课后他去了教师的办公室,认真地对教师说:“老师,你的小星星掉了。”那位教师接过小星星,随手就扔进了垃圾箱,这个已经没有用了。男孩沮丧地离开了,这样一颗明亮的星星、诚实的星星,在教师的眼里都没有被发现,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是只有那些耀眼的光环才能配上星,这些小星星更是那么淳朴、那么本色,他们的光亮更应该进入我们的眼中和心中。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利益需要的尊重,这才是我们应该保持和做到的。

三、爱是宽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有了宽容,才能够等待;有了宽容,才能去唤醒;有了宽容,才会有教育。

我班有一个学生田某,因为父亲离世,母亲改嫁,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所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性格孤僻、好与同学发生冲突、不服管教。有一次我去上课,田某正在教室里慢慢地擦着黑板,我当时就来气了,“都已经上课了,还这样慢吞吞的,不是耽误大家的时间吗?”冲上去夺过板擦冲他吼着:“擦个黑板都干不了,你还能干点什么?”他当时无辜的看着我,小声地说:“老师,我怕擦的太快,粉笔灰飞您一身。”原来是我误会他了,我心里一怔,是我太鲁莽了,没有弄清楚就乱下定论。“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请你原谅。”一次小小的事件竟然让田某有了巨大的转变,他不再无故旷课,上课听讲也认真了,纪律上、学习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当我问他原因时,更是给了我一次震撼,“老师,你当众向我道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以前接受的都是批评,您是第一位,您与众不同,所以,我也要给老师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孩子就是孩子,只要你用心中真诚的爱,加上对错误理解的宽容,就能收获始料不及的成效。

爱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教育是爱的战场与阵地。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用爱去赢得教育的阵地,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田某小星星小鸟
一闪一闪小星星
”追寻“变成的“追杀”
未成年少女纠结闺蜜打劫男网友被判刑
小鸟
一起来看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