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甜柿嫁接技术试验研究①

2015-06-18 04:29高正清等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成活率

高正清等

摘 要 采用单芽片贴接、双芽枝条皮质层插皮腹接、双芽砧木劈接技术对日本甜柿成活率,早花、座果率、单株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芽片贴接技术各项指标均大于另外两种嫁接技术,成活率达91.79%,开花时间提早3~5 d,座果率高出5%和8%,单株均产果量高6.9%和34.05%,抗风断枝情况好,对提高日本甜柿产量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嫁接技术 ;甜柿 ;成活率 ;早花 ;座果率 ;单株产量

分类号 S665.2

据《中国果树志》记载,日本甜柿原产于湖北省罗田县等地,是中国唯一完全甜柿(天然脱涩),亦称“中国甜柿”,果实在树上成熟时自然脱涩,味独特,有鲜美、艳丽、甜脆、爽口等特点,被誉为“国际珍品”[1]。日军侵华时期从錾字石村引种后,日本甜柿专家先后培育出次郎、富有、伊豆等十多个甜柿品种[2]。此次试验用品种为前川次郎,产于日本三重。1988年引入我国,属完全甜柿的次郎系中熟品种。果实大,扁方形。平均单果重165 g,最大果重188 g,大小整齐,外观丰富,果肉细腻。10月中旬成熟,室内存放20 d才变软,耐贮性强,宜鲜食。结果早,丰产,优质,是云南保山目前具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从海南引进在所资源圃试种成功后,在保山干热河谷区的蒲缥,罗明坝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该区甜柿种植面积3 333.33 hm2,产量为44 373 t,产值达17 758万元,前川次郎品种栽种面积2 166.66 hm2,占该区甜柿种植面积的65%,已是本地区主栽品种之一,但在大面积大田栽培上,种植户为节省成本,不愿意购买种苗,自己培养油柿实生苗做砧木来嫁接种苗。在嫁接技术上常用双芽劈接法,即用甜柿木质化接穗直接在砧木中间劈开嫁接,接穗枝条刀削双面斜口进行嫁接,双芽接穗皮质层插皮腹接技术是在砧木皮质层处开直口,在把接穗侧面刀削成双斜面对应嫁接。单芽片贴接是取接穗未萌发侧芽刀削成斜面,在砧木芽部刀削对应斜面进行贴接,这种技术常在温带果树育苗技术上应用[3]。前两种嫁接方法在油柿砧木上嫁接常导致不亲和现象,成活率低下,座果期延长,座果率低[4]。另外接穗遇风容易断裂,给种植户带来很大损失。为了提高甜柿高产稳产,选择君迁子砧木对甜柿单芽片贴接技术与之进行对比试验,为甜柿种苗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砧木为3年生君迁子实生苗,直径2~3 cm,确保砧木质量,因砧木地径与成活率有很大关系,砧木地径较小成活率较低[5]。接穗为热经所试验种苗资源苗圃栽植10年的前川次郎品种。试验地设在蒲缥镇双河村组苗圃,海拔1 200 m,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890~1 200 mm,全年无霜期245 d。

1.2 方法

1.2.1 砧木与接穗处理

为嫁接做好准备,在嫁接2日前浇透砧木苗地,让土壤墒情满足砧木所需水份。选择晚上8点至10点时间段用剪刀剪下接穗枝条,剪口用凡士林或油漆覆盖处理,平整装入干净的麻袋中备用。嫁接时点选择清晨7点至8点完成(避免太阳灼伤)。嫁接接穗部位均选择中部,曾有试验中部接穗成活率87.7%、基部70%、稍部43.3%,表明接穗部位选择性很重要[6]。

1.2.2 砧木劈接(A)

2011年10月1日嫁接于3年生砧木上,接位高度平均10 cm,砧木直径2.5 cm,双芽接穗直径粗1 cm,共64株。11月1日解绑,12月5日调查成活情况,2013年5月10日调查开花情况。6月20日调查座果情况,10月22日测产果量。

1.2.3 砧木皮质层插皮腹接(B)

2011年10月1日嫁接于3年生砧木上,接位平均高度10 cm,砧木直径2.5 cm,双芽接穗直径粗1 cm,共120株。11月2日解绑,12月6日调查成活情况,2014年5月10日调查开花情况。6月22日调查座果情况,10月19日测产果量。

1.2.4 单芽片贴接(C)

2011年10月1日嫁接于3年生砧木上,接位平均高度16 cm,砧木直径2.5 cm,单芽片接穗直径粗0.5 cm,共268株。11月3日解绑,12月7日调查成活情况,2014年5月10日调查初开花情况。6月25日调查座果情况,10月17日测产果量。

1.2.5 嫁接后管理

在管理周期内3种嫁接方法柿子树管理方法一致,单株施肥量等量,施肥时间在7 d内完成,不分先后。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嫁接技术成活率

调查结果表明,3种嫁接方法所嫁接试验样苗,砧木劈接64株,成活34株,成活率为53.13%;砧木皮质层插皮腹接120株,成活86株,成活率71.67%;单芽片贴接268株,成活246株,成活率91.79%。

2.2 3种嫁接技术长势情况

松绑2个月后,ABC 3种嫁接技术嫁接苗随机选一定株数调查其抽稍情况,接口愈合情况,嫁接亲和情况。抽稍情况主要在调查株当中每株随机选择一个枝条计数新抽稍枝条数,并测量新抽稍枝条长度判断;接口愈合情况以接口是否完全包满接口判断;嫁接亲和情况以接口处是否畸形,接穗与砧木成长是否一致,是否出现上粗下细来判断。3种判断均取平均值。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的同一种嫁接方法,在随机抽样调查情况下,应该是所抽取数目越多,发生抽稍不好、抽稍率低、接口不愈合和不亲和情况几率应该更大,但表1中反映好的各项指标却是A

2.3 3种嫁接技术对花期、座果率的影响

在正常管理下3种嫁接技术的日本甜柿,第2年有部分初花,试验选择嫁接3年后观察初花情况和座果情况。初花情况主要调查初花日期和株初花率(株初花率为5 d内初开花株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座果情况主要调查单株平均座果率(单株平均座果率为调查单株成果数占开花数的百分比之和除以调查总数)和单株平均产果重。于2014年5月开始对ABC 3种嫁接技术的日本甜柿随机抽样(通过原记录电脑随机抽样),观察其开花情况;2014年6月调查座果情况。见表2。

经过对3种嫁接技术嫁接日本甜柿初花期观察,其最早初花的是单芽片贴接株(5月10日),其次是砧木皮质层插皮接株(5月13日),最后初花的是砧木劈接株(5月15日)。从表2可以看出, 单芽片贴接技术初花期与初花率均高于另外2种嫁接技术,同样单株平均座果率单芽片贴接技术日本甜柿均高于另外2种嫁接技术,高达23%,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日本甜柿座果率一般都在10%~20%,此次试验中单芽片贴接技术均高于20%,2014年调查产量时,该试验测产属于初产果期,嫁接4~5年后进入盛产期,试验中单芽片贴接技术处理的日本甜柿最高单株产果量达130.15 kg,试验的单株平均产果为116 kg,均高于另外2种嫁接技术处理的单株均产果量。说明单芽片贴接技术是提高日本甜柿综合长势的关键技术之一。

2.4 3种嫁接技术对日本甜柿产量的影响

3种嫁接技术的日本甜柿在正常管理下,3年后进行测产,于2014年9月中旬开始对ABC 3种嫁接技术的日本甜柿随机抽样(通过原记录电脑随机抽样),进行测产。见表3。

以上测产选择在日本甜柿8成熟时间,从表3可以看出,3种嫁接技术处理对日本甜柿产果量的最低单株产果量、最高单株产果量和单株平均产果量最好的是单芽片贴接(C处理);采果时间上,C处理分别早于B处理2 d,早于A处理4 d。从植物生长规律来看,后采果应该果子还在生长中,果重还在增加。为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安排单芽片贴接处理(C处理)提前采果称重。从试验情况看,单芽片贴接处理(C处理)各种测产结果均高于另外两种嫁接技术。这也充分说明单芽片贴接(C处理)技术对嫁接日本甜柿是比较好的嫁接技术之一。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技术对日本甜柿成活率、初花、座果及产量等影响甚大,在试验中单芽片贴接(C处理)技术嫁接日本甜柿总体表现较为优异。

在不同嫁接技术研究上,潘新建做过芽片接、切接、切腹接和劈接技术对比试验,结果成活率分别为81.25%、73.75%、55.00%和50%,其芽片接成活率最高为81.25%[7] 。还有周瑞金等[8]也做了高位嫁接和单芽腹接技术研究,其研究重点在管理技术上,没有表明其嫁接后各项性状指标,而单芽片贴接技术试验成活率91.79%,亲和率、均高于相关研究数据。

综合上述情况和目前对日本甜柿相关研究查询,在成活率、亲和利率方面研究相对较多,有一定的比较性,但嫁接技术对产量、品质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嫁接技术对成活率、亲和现象影响与嫁接技术选择、嫁接技术熟练程度、嫁接时间选择、温度、砧木选择等有极大的关系[9-10]。试验也看出,嫁接技术对日本甜柿产量也有很大影响,分析原因应该是成活率高、亲和好,整棵果树在同等管理水平、土壤、水肥条件下吸收养分、光照利用、果糖积累等能力具有相当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毕绪岱,许振华,安忠民. 太行山中部地区日本甜柿引种试验[J]. 中国果树,1999(3):28-29.

[2] 百科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NmkX-1thzdE7ffxU5f9qoXG1TKT56IEadIfrs4IeMshrXyLFuQUajgxNSLVPdPrZkhoBRAN1hBMHl-dWqslLK.

[3] 陈淮安. 果树嫁接新技术—单芽贴皮接[J]. 北方园艺,2005(3):30.

[4] 日本甜柿的快速幼苗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03(7):1.

[5] 王晓春,马建臣,邢自生,等. 柿树嫁接培育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1995(3):28-29.

[6] 高启明,宋建伟,李瑞慜,等. 柿树嫁接技术试验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1):27-28.

[7] 潘新建. 日本甜柿不同嫁接方法的对比试验[J]. 林业科技开发, 200(5):25-26.

[8] 周瑞金,吕兰兰,陈双凤,等. 对‘阳丰甜柿高位嫁接管理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J],2011(6):162-163.

[9] 王桂权. 影响果树嫁接成活率的因素[J]. 湖北林业科技,2000(1):78-79.

[10] 段成钢. 影响果树嫁接成活率八因素[J]. 河南农业,2002(4):56-57.

猜你喜欢
成活率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台湾泥鳅水花两种不同池塘培育方式的效果比较
微生态制剂对河蟹养殖成活率的影响
青蛤苗种繁育技术及不同盐度对青蛤发育各阶段的影响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试分析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的策略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