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饥饿的女儿》窥探虹影的流浪心结

2015-06-18 09:18余芳
文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虹影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将思想的触角和审美体验伸向了长期以来饱受禁锢的叙事禁区----身体与以及与身体有关的感官体验。虹影1996年-1996年11月期间写成的《饥饿的女儿》,以一位女性的成长历程为蓝本,叙述了一位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在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曲折演变过程,渗透着女性最真实、最细腻、最刻骨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虹影 《饥饿的女儿》 流浪心结

“饥饿”是一种身体感官的体验,却有着深层的社会的和人类心灵的意义。正如虹影自己所说的:“我说的‘饥饿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也是我们心灵深处的饥饿。书中所写的饥饿,是我个人的生存饥饿,精神饥饿,甚至性饥饿,也是一种民族记忆的饥饿。”①

追溯虹影“饥饿的心灵”的轨迹,我们可以窥探到她“流浪意识”的生成原因和外在表现,发掘虹影个体生命背后凝结的家庭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解析“家”的概念对于女性生命意识的深远影响,通过个人抗争,取得的有代表性的女性身份证明。

一.设谜高手----在解谜中展示人物流浪命运

给虹影带来巨大声誉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总体上说,延续的是一种传统的写实手法,写一个女孩的成长,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从而展示了中国人在近半个世纪的生存状态。《饥饿的女儿》和近几年中国人写个人生平回忆又有不同。葛浩文评价:“许多此类书,我看有个共同点,就是想要宽恕自身的劣行,或呼喊受冤,或自我标榜,或有意卖弄……《饥饿的女儿》贯穿的特点是坦率诚挚,不隐不瞒,它就是为什么连续三天时间我一直在读这本相当长的书稿。”②虹影自己也说:“《饥饿的女儿》实际上是一部黑白纪录片。”③就是这样一部用最老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个人成长的历程的故事,也在虹影的笔下扑朔迷离。

小说一开篇就有一个神秘的人,若隐若现地在“我”的身后,带给我,也带给读者好奇。“十九年前,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怀上了我?”“难道我出生前后还经历过别的什么事?”“人怎么都有好多秘密?”类似的问题充实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在追逐秘密的答案的过程中人物的命运一一展开:母亲逃婚到重庆,前后有三个男人,六个孩子:父亲在浙江开台学徒,被抓壮丁,在行军路中掉队,当水手,遇上了母亲;历史老师,平静地在学校教书,他曾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曾在文革中被迫害,亲手杀死兄弟;大姐是袍哥的女儿,一生中换了几个丈夫;亲生父亲是一个工人,结婚生子后,默默守护了“我”十八年,等着告诉我身世的秘密……虹影笔下的人物辗转漂泊,经受着岁月的编排。没有哪几个是安稳的生活,免不了流浪的经历,人物的心绪在命运的波峰浪尖起伏游离。

小说与现实、作者有什么关系?人物的流浪与作者的心态有什么联系?同为女作家,王安忆认为:“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④。林白也有着相关论述。“在我的写作中,记忆的碎片总是象雨后的云一样弥漫……我领会到记忆其实有着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某年某月某日某个事件的起因、过程与结尾,另一类则是往事的某个瞬间所携带的气味、颜色、空气的流动与声音的掠过。”⑤虹影也有将记忆和写作相联系的言论。她说:“我写这本书,就是想把记忆与饥饿永久锁合,我梦里还经常会出现书中写到的情境,与某些已去世的人的对话。醒来也记得非常清晰。只有做梦和临死,处于这两种状态,人才是最真实的。我肯定,在我临死时,会再次看到我不应该忘记的一切。”⑥相比之下,虹影写自传,更倾向与现实的链接,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世界更依赖于生存的现实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说,虹影小说中人物的流浪,更能反映虹影本人的流浪命运及凝结于中的流浪意识。

二.从“饥饿”的生命到“心的流浪”

虹影,诞生在1962年的重庆。“饥饿与我隔了母亲的一层肚皮”,在1959-1962年春,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就饿死了3700万人。“饥饿”在虹影不动声色的平和之中叙述出来,偶尔的议论,才有使人敏于心,讷于言的震撼。她借用历史老师的嘴巴说出来的语言,就是如此。“别相信你的肉,别相信你的骨头,把石头扔进腹中。灰火咝咝作响时,我们就能抛开天堂的危险重量。”生理的饥饿是实在而致命的,而情感的缺失则给人带来更深重的灾难。艰辛中人性的经验,才是虹影的用心所在。

可以说,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很清楚的交待了虹影对“家”的感受,她引以为安慰的家,却拒绝和排斥她。身世之谜也在折磨她,她在寻找谜底的过程中,接受成长和成熟的生命洗礼,思想和情感也尽情展示在生命的祭台上,曲折流淌着青春的快乐和眼泪。

和历史老师的一段恋情应该是虹影在小说中写出的,自己在寻找身世谜底,寻觅“家”的味道,摆脱苦难阴影的一种痛苦和幸福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可以理解为少女情感缺失的心理补偿机制。

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人在“情感剥夺”的状态中,对极其微弱的刺激也会产生高度的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往往还会出现某些奇异的认知现象,产生错觉和幻觉等。虹影总觉得“他的确与所有的人不一样,很轻易就能让我为他哭泣,他总能使我忘掉自己……。”“你知道吗?我在心里对他说:我惟独藏起了我的孤独,我拒人千里之外,我绝望的需要时想把自己交给一个人。”

历史老师的上吊自杀结束了这一段思想畅游,也让少女反思“我从你身上要的是安慰,要的是一种能医治我的抚爱。”在虹影看来,当时少女唯一摆脱心灵饥饿的方法是确定一段爱情。令人唏嘘的是,这段爱情的男主角有如同父辈的身份。在弗洛伊德看来,压抑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使本能有效地屈从于压抑性控制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从作为统治愿望的原始父亲那里,作为文明史标志的奴役----反抗----进一步统治这样一个连锁反应就已经开始形成了。而这种挣扎和依靠却以失败告终。少女强烈的归属情绪的“饥饿”刻骨铭心。

《饥饿的女儿》的题记是四个字:“献给母亲”。母亲的一生是一代女性生活的缩影。从逃婚到与袍哥老大的婚姻,与父亲的婚姻,与生父的偷情,一位“打我有记忆就从未见到我母亲美丽过,甚至好看过”的女性,一生中也有曲折忧伤而美丽的爱情故事。母亲的爱情故事,串接起每一个事实片段,成为少女的身世谜底。

“你的身世,你千万不要透露给任何人,不然你以后一生会吃大苦,会受到许多委屈。”这是母亲这样一代女性的人生经验,宿命的观点被虹影选择放在小说标题的下面。如果她信了母亲,信了命,也许就没有了虹影。“我是在这个时候坚定了要离开家的决心。”“只要是一刀斩断以往的生活,就行了。对我来说,在这一刻里,什么样的代价,我都甘心情愿。”

“家”对虹影化身的“我”的拒绝、排斥和抛弃,使得她感觉压抑和奴役,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抗,促使她开始了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可称之为“心的流浪”,实质上是对“家”这个概念张所蕴含的爱欲本能的再释放。从对“家”的向往,到离家出走的强烈决心,虹影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描摹了一位少女的心路历程。她从寻找身世之谜的答案,寻求一种“家”的归属感到开始逃离家庭,走上流浪的旅程,体现的是女性对传统家庭观念的颠覆和女性独立人格的确定。在种种命运冲突中,实现爱欲本能的释放,去探求生命超越的途径,是虹影“心的流浪”的根本动因,这也许是虹影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性写作的不同之处。

注 释

①谢友顺.应该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第287页。

②葛浩文.饥饿的女儿---一个使人难以安枕的故事,饥饿的女儿[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第234页.

③张英.及其他---虹影访谈录,K[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第274页.

④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扉页.

⑤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一个人的战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第241页.

⑥文章中所有引用的原文,均出自于虹影.饥饿的女儿[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作者介绍:余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虹影
人生路上的珍珠
爱与美食
爱与美食
作家虹影:我爱女儿,但不惯女儿
作家虹影:我爱女儿,但不惯女儿
作家虹影:我爱女儿,但不惯女儿
遥远
虹影:儿童文学的闯入者
虹影:比文字真实的爱情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