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施处方实时点评效果及评价

2015-06-23 09:54袁承军张晓芬周祖宏兰思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使用率药学处方

袁承军,张晓芬,周祖宏,兰思宇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施处方实时点评效果及评价

袁承军,张晓芬,周祖宏,兰思宇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目的 评价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HIS)对门急诊处方实时点评效果。方法 应用HIS系统中的药物使用监控系统对门急诊处方实行实时点评,对比分析医院实施门急诊处方实时点评前后处方质量、评价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门急诊处方实时点评后,不规范处方数明显减少(P< 0.05),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P< 0.01)。结论 利用医院HIS系统开展处方实时点评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His 系统;处方点评;评价

我院为地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患者较多。为了提高我院门急诊处方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我院药学部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逐月对我院处方进行分析点评。随着医院自主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我院于2014年实现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HIS)中的药物使用监控系统对门急诊处方实行实时点评,并将处方点评结果及时上传到医生作业界面,提示每位医生不合格处方比例及具体内容,大大缩短处方缺陷信息反馈时间,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通过不断改进,减少类似缺陷处方重复产生的几率,提高门急诊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并按规定每月定期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1],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3年1~3月门急诊处方313984张为研究组,2014年1~3月实施HIS实时点评后同期门急诊处方332618张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处方管理办法》要求,按照有关参考书、说明书和医院信息系统处方点评标准模块,进行处方点评、统计和对比分析。将处方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处方评价表》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新编药物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等,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剖析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处方点评前后情况比较 医院开展实时处方点评后不规范处方数及处方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详见表1。

表1 处方点评对比情况

2.2 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处方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医院开展实时处方点评后不合格率、各项处方评价指标中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合格处分百分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用药不适宜处方数无明显改善,见表2。

表2 处方评价指标变化情况

3 讨论

3.1 处方点评效果分析

3.1.1 不规范处方情况 实施处方实时点评后,不规范处方数明显减少(P< 0.05)。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医院药学人员利用医院HIS系统对门急诊处方进行实时处方点评;另一方面医院加大不合格处方处罚力度。并根据需要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作为医院职能考核临床科室和医生的依据;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及时了解自己不合格处方的具体情况。提高了信息反馈速度,帮助医生及时整改落实,减少类似处方再次发生概率。

3.1.2 用药不适宜处方情况 因医院药品使用监控系统还处在研制中,部分功能尚未完善,不能对医生处方进行有效的提示或预警。加之医生每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药物使用、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缺陷,虽进行实时处方点评,但改进效果仍不理想,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改进。

3.1.3 超常处方情况 2013年1月医院曾出现超常处方193张,药学部门立即将超常处方情况汇总上报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业务副院长。由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令医务处对责任医生组织培训和提出整改要求,并规定药学部门今后发现超常处方必须立即上报医务处或业务副院长,医院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对当事人进行循证质询,所以改进工作较为彻底。

3.2 处方评价指标分析

3.2.1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40种,达到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的标准1.6~2.8种[2]。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组数据变化不大。

3.2.2 抗菌药物使用率 抗菌药物是目前医院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其整体使用情况可以体现一个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16.44%,根据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规定,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该结果低于20%指标要求。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相关规定后,医院及时制定了相应制度,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对抗菌药物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进行分级管理。组织抗菌药物培训、考试,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纠正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虽然使用率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合理使用还需临床医师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的指征,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合理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

3.2.3 注射剂使用率 我院门急诊注射剂平均使用百分率为16.57%,符合WHO制定的标准13.4%~24.1%[2]。且注射剂使用率两年变化不明显,说明每年同季节疾病发生类似,治疗方案、用药情相近似。但频繁使用注射剂,会使机体处于开放状态,易引起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增多,故应采取相应措施适当降低其使用率[3]。为了降低注射剂使用率临床医师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口服制剂可以收到治疗效果的就不选注射剂;能够肌内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必须注射的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积极采用序贯疗法,即病情好转稳定后改为口服制剂;严格掌握注射剂量和疗程。

3.2.4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 按照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的书写必须使用药品通用名。使用药品通用名能避免重复用药,有助于正确用药,降低药费,有利于医院用药管理,也便于医疗文书追溯和用药信息共享。我院从2003年开始采用电子处方,药品名称均是电脑HIS系统维护,从而使我院门急诊处方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达到100%。

3.2.5 基本药物使用率 我院门急诊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平均使用率从2013年的为45.0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4.00%左右,基本药物使用率明显提高(P< 0.01)。说明医院高度重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真执行卫计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具有深远意义。

3.2.6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 我院门急诊处方的平均金额是126.74元,且两年变化不明显(P> 0.05),与其他同等级医院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或略高[4,5]。这与医院大处方比例呈正相关系,应该加强大处方控制,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3 效果评价 利用医院HIS系统对医院门急诊处方进行实时处方点评后,提高了医院处方点评信息的利用率,加快了信息反馈时间,方便医生即时了解不合格处方比例、缺陷内容,促进其改进,降低了不合格处方数量,提高了医院处方合格率。同时通过处方评价指标来反映医院药品使用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规范医院医生习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督促医院药学人员加强药学专业知识、临床诊疗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水平,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和技能,减少处方点评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率。对处方点评内容进行固化,便于对点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和利用。为医院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料。对处方进行实时点评是对处方进行事中审核的一个过程和措施,体现处方点评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保证门急诊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4 结论

利用医院His系统中的药物使用监控系统对门急诊处方实行实时全面处方点评,在提高处方合格率、降低不规范处方方面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首先,在医护方面:由于新药不断上市,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临床医护人员不能第一时间掌握相关知识。药学部门应及时向临床医护人员发放新药品的说明书或及时修订完善医院药品相关电子信息,使其掌握给药途径、适应症、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内容,规范给药剂量及用药间隔。其次,在药师方面:由于低年资药师加入处方点评工作存在专业知识、临床诊疗常识、处方点评标准掌握不到位的情况,往往容易造成点评错误或不规范的情况,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些错误信息。因此应加强对低年制药师的处方点评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到标准统一,点评规范,减少处方点评不规范现象发生几率,提高处方点评质量。

改进措施包括:①对不合格处方应用医院HIS系统及时公布,使医生能及时了解相关处方信息,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及处方书写质量;②注重药品信息维护,及时修订或完善医院药品信息,提供医院药品信息共享平台。③对病人以专科治疗为主,辅助用药要求在门急诊或住院病历中详细记录,以防重复用药。④尽快完善药物使用监控系统中合理用药监控、提示功能,将合理用药审核工作前移,帮助医院医生在处方时能及时发现、改正处方在药品选择、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方面存在不缺陷或错误。⑤加强药学人员毕业后药学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提高审方“把关”能力。⑥尽快开展住院医嘱点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密切医、药、护三者的关系,携手共同努力,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品。

总之,我院利用医院HIS系统实施门急诊处方实时点评工作以来,实现了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全覆盖,使门急诊处方质量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因此,临床医师、药师仍需共同努力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加强协作,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S].

[2] 栾家杰,吕丽丽,汪平君.定量评价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事,2008,22(4):289

[3] 吴秀梅.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580

[4] 赵大贵,张晋丹,张永丽.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门诊处方点评与典型处方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2):113-1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EB/OL].2011-05-27.http://www.moh.gov.cn/ publicfiles/// business/cmsresources/mohbgt/cmsrsdocument/doc12294.pdf.

Assessmen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scription real-time review by using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YUANCheng-jun,ZHANGXiao-fen,ZHOUZu-hong,LANSi-yu

(MianyangCentralHospital,Mianyang621000,China)

ZHANGXiao-fen

Objective To appraise the effect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in real-time comments on prescriptions for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Methods The synchronous comments on prescription for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 drug monitoring software in the HIS.Then,the prescription quality and change of evaluation indicator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HIS.Results After the real-time comment on prescription,the number of ill-formed prescription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0.05),and the rate of 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0.01).Conclusion Synchronous comments on prescriptions by means of the HIS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prescription quality,and may accelerate the rational drug use in hospitals.Thus,it is considerable that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be widely used in the futur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Rational drug use

张晓芬

R95

A

1672-6170(2015)03-0083-03

2014-08-28;

2014-12-01)

猜你喜欢
使用率药学处方
人间处方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处方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