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思想知识和能力并重

2015-06-24 14:41曲鸿雁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通识师范生素质

曲鸿雁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才。人才的创新性不仅取决于其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思维能力,还取决于健全的创新人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

大学就是奠大学生的优良素质之基。优良的素质有思想的素质、知识的素质、能力的素质等。高师学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师范生,集学术性和师范性于一体。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则要有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师技能和对自身教育状态善于洞察、反思和创新的思想。从知识的角度看师范生要明白知识是什么,还要对知识的生成逻辑、知识的文化特性以及知识的增长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从能力的方面看,既要有获取知识、整合知识、淬炼思想的能力,还要有一个未来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情境的驾驭能力、教育研究的能力等。从思想的角度说,在获取知识、实践理论的同时还要生成思想,也就是要有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与精神。为此要创新教育模式,构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思想、知识、能力”三合一的培养模式。知识、能力和思想不能分割,知识决定深度,能力决定效率,思想决定方向。只有三者的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人尽其才,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素质全面,有儒雅之气和君子之风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思想是灵魂。有知识不等于有思想,因为思想是对所思之物的刨根问底的思考过程,永不停止的探索过程。高师学生的未来工作是融合复杂性和情境性的教育实践,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观察力、批评力,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这决定了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工作的目的。这句话不仅对科学家适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适用。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和智慧之所在,要培养学生具备这种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观察力就是从感性到理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广阔性的特点,要求未来教师必须具备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洞察力。批评力就是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爱因斯坦曾经精辟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

知识是躯体。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以及自身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人类也是用知识来生活和发展。在大学学习的知识应该有三种: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通识知识是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表现在大学的通识课程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专业知识是教师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是从事将来的工作十分重要的知识。即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比他所拥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丰富、深厚得多。

能力是翅膀。能力是在知识中形成的、由知识而形成的、为知识而形成的。因为能力可以积累知识,改变周围世界与自身世界,汲取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知识和思想通过能力的实践而发展与生成,能力因为知识和思想而有方向。培养师范生的学习的能力、研究的能力、表演的能力尤其重要。高师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会在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之间的协调,并且能迁移所学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研究能力的养成包括:认知能力、假设的能力、搜集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等。合格的教师首先是合格的表演者,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优秀的表演者。教师的表演能力表现在“驾驭”(教师在一定的教育场景中的控场能力)、“演技”(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角色任务和职责使命时所应具备的表演能力)“理解”(既有对教材文本、教育环境的理解,还有对学生、家长、同事、管理者的理解)三个方面。因此,能力是人才腾飞的双翼。

可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培养模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才能为“思想、知识、能力”三者协调统一的高师学生培养模式服务。

(来源: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通识师范生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