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

2015-06-24 01:39王亚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英汉母语句式

文/王亚

一、引言

近年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当今开放的中国,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很多外语学习者通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当自己的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语言能力就停滞不前,足够的练习也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其实是存在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僵化现象,如今已引起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二、中介语理论及僵化现象

“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词是由Selinker于1969年首次使用的,据其观点,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应当被看作是一个内在的语言系统,而不单单是语言错误,这个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和目的语的中间状态。这一系统是不断发展并逐渐向目的语靠拢的,但常常不能变得和目的语一样便产生了僵化。Selinker(1972)认为,“僵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却不会改变”。Selinker把僵化看成是存在于中介语中的一种心理机制,无法消除,它可以出现在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

三、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中介语僵化现象”例析

当母语与目的语形式不同时,因套用母语的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不符合目的语形式的迁移,就是母语负迁移,即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母语干扰的现象尤为严重,不符合英语规范的中介语——中式英语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书面输出中,下面笔者将就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中式英语问题作一剖析。

(一)词汇层面

1.学生在其写作过程中,生硬地将汉语中某些词汇直接引入英语之中,根本没考虑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结果造成表述错误,形成僵化。例如:

In the three years,we everyday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So we should take the right attitude see it.

Treating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we should form different areas to think.

(We should see the problem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have many kinds.

从以上错句中不难发现汉语的“影子”,这些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在汉语里是说得通的。这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时将汉语中的词汇,生搬硬套地拽到了英语词汇中,即把英语单词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填入事先设置的中文框框里。

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忽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语搭配的差异,直接将汉语词汇套用到英语词汇中,造成建立在母语负迁移上的词语搭配不当。例如中国学生常用learn knowledge,look a book,open the computer,receive the telephone,open a check,crowded traffic,heart sick,big rain等一系列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搭配来代替规范的 get/gain/acquire knowledge,read a book,start the computer,answer the telephone,write out/make out a check,busy/heavy traffic,heart attack,heavy rain的表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英语学习者初学时在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方面对母语的过分依赖,他们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任何一个英文单词都有其对应的中文单词,而后逐渐形成一种用英文记忆来填补母语框架的习惯,造成的结果是学习者不会自觉去发现英语词汇之间的差异性,不会形成重要的英语思维模式,也就不可避免得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僵化现象。

(二)句式层面

1.汉语重意合,经常靠语序、虚词、语法助词、上下文关系等来表述内容,句与句之间很少使用连接词连接,句式结构较为松散;英语重形和,非常讲究语法,而语法关系则通过一定的外显形态标记来表现,分句之间多需连接词相连。正如王力先生所说:“中国话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须;西文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受汉语思维的影响,这种只求“意思”,不讲“形式”的句子在学生作文中比比皆是,例如在一篇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作文中,分析作弊原因时有位学生写到:

The students who are not hard working,when the teacher giving a lecture on the podium,they don't listen to it carefully,they may do some unrelated things in the class,they may not take notes.They can't solve their problem about study immediately.They can't consult teacher to have the right answers.The question is accumulated gradually.To solve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When the exams come,they have no choice but cheating.

以上段落并列分句之间仅用逗号隔开,只出现了一个表示时间的连接词when,几乎没有任何表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充分反映了汉语的句式习惯;且有些句子是直接按照汉语思维写出的,完全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让人啼笑皆非。

2.汉语是主题突出 (topic prominent)的语言,主语并非必须,而英语是主语突出 (subject prominent)的语言。受汉语“主题突出性”的影响,中国学生倾向使用“there be”句型引出目标语语篇的新话题,而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与目标语不符的句子结构。例如:

There are many people take part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There is a proverb says“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exist.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play basketball.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walk on the campus.

There are many people think it is wrong.

There are many people get together and celebrate the festival.

以上句子包含了一个共同的结构:There be NP.VP.,即中介语there be句式的假定语从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汉语中的“兼语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并列使用,且无任何形态标记表明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受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往往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并列在一句中,而这是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母语负迁移形成的中介语僵化现象已经渗透到学生写作中,母语负迁移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为了让学生习得地道的表达方式,逐步学会用外语思维,避免错误形式的僵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保证目的语输入的质量

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只有保证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材料,才能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可理解性输入材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宽输入渠道,鼓励学生课后利用多媒体,在大量接触、练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意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逐步形成英语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用语的质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教师语言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而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母语也是汉语,稍不注意可能也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痕迹,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用语的质量,精心备课,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正面的语言输入,促进学生中介语向目的语发展,避免错误语言形式的僵化。

(二)加强英汉对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向学生输入英语中不同于汉语的种种搭配,帮助学生认识到there be句型假定语从句的语言偏离,多收集一些有关母语负迁移的范例与资料,引导学生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式、语篇等方面的不对应现象,不失时机地进行英汉对比分析,并加以强化,使学生明白造成负迁移的原因,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语言习惯,避免永久性僵化。

五、结束语

母语负迁移是造成中介语僵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减少母语负向迁移对于消除语言僵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种种僵化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启示,以期其对英语教学发挥积极作用。

[1] 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217-220.

[2]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42 -54.

[3] Han,Z-H.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黄冰,何安平.中国大学生There Be句型习得初探 [J].现代外语,2007(1):57-64.

[6]钱敏.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之探析 [J].中州大学学报,2006(2):59-62.

猜你喜欢
英汉母语句式
母语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母语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特殊句式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