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精神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

2015-06-24 01:39殷红玲杜连东梁瑛楠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信仰对象问卷

文/殷红玲 杜连东 梁瑛楠

一、调查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祖国发展强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前进发展步伐,而他们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壮,更重要的是精神维度和价值取向的正确。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大学生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坚守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底线,帮助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时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变化,重视研究当代大学生精神信仰显得格外重要。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通过随机抽样,对辽宁省部分高校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5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最终收回问卷495份,其中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99.6%,包括男生221人,女生272人;覆盖工、文、理、经管类和艺术类各年级学生。

三、调查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1、信仰迷失。在调查中,针对“信仰对当代大学生重不重要的问题”,有44.3%的学生认为信仰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有45.3%的学生认为信仰对大学生来说一般重要,有6.4%的学生认为信仰对大学生来说不重要,还有4.0%的学生认为一切都无所谓与自己毫不相关。对“当代大学生是否缺失精神信仰”这一问题,有48.7%的学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认为当代大学生确实缺失精神信仰,有12.9%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不缺乏精神信仰,另有38.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当代大学生是否缺乏精神信仰。此外,在大学校园中,还有部分大学生面对人生重要课题,如择业、社会交往、恋爱与婚姻时,总是感到迷茫困惑、前途未卜,产生了畏惧与恐慌的不和谐心理状态,这些负性情绪更加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2、信仰形态的多样化。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他们的信仰对象有超自然的信仰如宗教和神学,所占比例13.1%;有社会信仰如共产主义,所占比例45.5%;有实用信仰如崇尚拜金主义,所占比例3.6%;还有社会信仰如来自自然科学方面,所占比例54.9%。由此可见,在信仰对象的选择上,既有来自东方的,也有来自西方的,还有传统与现代相交集的。正是由于信仰形态的多样化,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精神信仰的迷茫。此外,在调查中我们也能够看见共产主义、自然科学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信仰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物质的创造已是应有尽有,当代大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追求已占据主导地位。总之,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信仰上逐渐呈现多样化。

3、个体认知的差异。个体存在着个性差异,加之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受教育的程度和方式等等原因导致了个体的差异性。在调查中,就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注重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这一问题时,有44.9%的大学生认为精神生活对他们很重要,有17.9%的大学生认为物质生活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有24.7%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清楚,有12.5%的大学生觉得都差不多。可见近半数的大学生表明对精神信仰的需要和渴求,仍有37.2%的学生没有明确立场。问卷中当问到关于幸福的定义时,47.5%的大学生认为幸福就是有自己的信仰,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有32.6%的大学生选择家庭和谐健康,2.6%的大学生选择腰缠万贯,17.3%大学生选择享受生活无忧无虑,这一方面可能与大学生自身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不稳定期有关,另一方面体现出认知程度的差异性。

四、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表明,辽宁省高校中52.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信仰,仍有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或没有。16.7%的调查对象认为信仰能够带来事业上的成功,11.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仰能够带来家庭幸福,24.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仰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45.9%的调查对象认为三者兼有,另有1.4%的调查对象认为信仰还能够带来其他方面的东西。在当今的大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迅速带来了多种多样思想形态,各种诱惑带来刺激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以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态去面对,将会趋从于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而导致自我迷失、信仰迷失。

五、结语

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关心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关注、关心的同时,也应该静心去认真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如何强化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问题,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依然任重而道远。

[1]平方.不可忽视大学生的精神文明 [J].探索与争鸣,1996

[2]马永忠.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 [J].甘肃社会科学,2007(4)

[3]宋兴川.大学生精神信仰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3

[4]李幼穗.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2002,(6)

猜你喜欢
信仰对象问卷
神秘来电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问卷网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